其實老年照護的議題早已在日本被長期關注,日本運用iPad及專為銀髮族客製化的App,提醒爸媽該吃藥與運動的時間,然後將數據回傳到日本郵政士,讓他們定期關心,不知道台灣什麼時候也能引進這樣的服務,來協助遠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得以用另種方式照料爸媽的日常生活。
作者:IBM台灣總經理黃慧珠
身邊有越來越多的熟年、銀髮族朋友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熱衷於社群網路、通訊軟體,近期熱門的許多穿戴式裝置也貼心的內建心跳、血壓、睡眠品質監測等監控數據,而未來是否能有機會進一步拓展到銀髮族全方位的日常照護上呢?
走回辦公室的路上,我不斷思考著這些問題,並將老年照護的議題帶回辦公室與同事分享,有個同事說:「其實老年照護的議題早已在日本被長期關注,日本運用iPad及專為銀髮族客製化的App,提醒爸媽該吃藥與運動的時間,然後將數據回傳到日本郵政士,讓他們定期關心,不知道台灣什麼時候也能引進這樣的服務,來協助遠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得以用另種方式照料爸媽的日常生活。」那天回家跟婆婆聊天,她拿著iPad跟我說孩子們介紹的遊戲app多好玩,現在運用簡單的科技結合人性化的關懷,用手指滑一滑不只可以累積遊戲分數,還可記錄健康狀態。
日本目前超過 3,300 萬老年人佔日本人口的 25%,預計未來 40 年將增長至 40%*。而台灣85歲以上超高齡老人所占比率在103年就達到11.5%,預估150年約會達到人口的四分之一**,高齡化與沉重的扶養比成為社會中重要的問題。雖然科技不是萬能,但科技卻能默默的貢獻一點力量,透過與銀髮族的日常結合,讓孩子們能夠以不同形式付出關心並感到放心。想想,爸媽身邊多了一個萬能的機器人看護,懂一般常人所使用的自然語言,更貼近爸媽們的真實生活及說話方式,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提醒買藥及日用品採買,提供運動與飲食的建議,讓爸媽不用跟年輕人擠健身房就有私人貼身教練。
這個科技照護案例目前只在日本實行,不過在高齡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或是全球將會有越來越多類似的案例實現,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路上的爺爺奶奶們人手一台「看護」,讓電腦不只會挑土豆、還能挑出生活小毛病呢!
*「2013 年生活狀況全面調查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Living Conditions)」,日本厚生勞動省
** 103年至150年人口推計報告,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