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是需要個性的,特別領導者的個性幾乎就等同於公司的文化。個性為什麼重要?那是因為我們經常在市場語言中提到面對競爭最好的方式是「差異化」。
在台灣,我們好像每個人都「長得」差不多,那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絕少重視你「個性化」的一面,甚至直接壓抑孩子之間的「差異性」。我們成長的年代,老師只在乎成績與升學,不在乎你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優異表現;學校要你穿制服,理平頭,甚至最近還有某中部高中女校學生,為了能穿短裙跟學校抗爭;爸媽要你當乖孩子,不要和別人不一樣。
我敢說,很多男人的人生,至今都有驚人的雷同:國小、國中、高中,老師只要你好好念書,追求成績排名,每天就是作業、考試、補習、聯合測驗、模擬考試,上了大學只好過一兩年,大三之後又開始煩惱研究所的事,考上的繼續念,沒考上的入伍當兵,最後大家都在科學園區,到處都是同學、學長、學弟。
成績滿分,專業滿分,技術滿分,但人文藝術的洗禮、戀愛的應對技巧、對生活的感知能力近乎零分。零分的原因不是學不會,而是根本沒有機會讓你接觸學習。
長期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許多人的特色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跟其他人一樣的行為、思考方式、價值觀。小時候的你也許很想表現你的差異性,但長大之後的你甚至已經不敢也不願表現那樣的差異性,因為那讓你感到安全,也讓身邊的人感覺安全。
創業,是需要個性的,特別領導者的個性幾乎就等同於公司的文化。個性為什麼重要?那是因為我們經常在市場語言中提到面對競爭最好的方式是「差異化」,但如果你的人生不曾與別人差異化,你又如何能理解或創造一個真正差異化的事業體?如果你從小到大的生活體驗都與別人一樣,你該怎麼跳脫出這樣的框架,創造與眾不同的新價值?
近年來,我在中部組織了不同領域的小社群,其實也是讓不同產業、不同專業、不同年齡層的朋友,能有固定時間聊聊聚聚,最後成了與官方合作的大型跨域論壇。其真正目的,不外乎希望讓不同領域的朋友彼此激盪,相互交流自己不同的生活體驗、觀察,與見識,因為多數情況下,大部份的人往往只生活在自己的某個小領域裡,每個人的生活基本上是不斷重複的,鮮少有人可以四處閱歷。
這樣的情況下,要創造出絕妙的點子是有難度的,這也進一步阻礙了我們創造新產品、新概念、新構想的機會。此刻與未來,創業的競爭會加劇,因為許多服務開始漸漸成熟,成熟到只要你付錢就有專家可以幫你完成90%以上的事,你唯一需要的,就是絕妙的點子產生的絕妙產品或服務,而這件事卻是我們的環境所缺乏的。
成功的發明家並不是因為成功才多產,而是多產才成功。那麼,也許你可以問問自己,你的創意是否夠多?是否夠協助你產生源源不絕的點子?而這些點子又能有多少可以真正進入開發成產品或服務?從這些角度去看你就會知道,你被困在「點子貧乏」的階段,以至於永遠在參考別人,而不是透過自己的體驗去挖掘新概念。
讓你的創業帶著一些個性吧朋友,個性就是差異化的來源,要想有差異化,就得有與眾不同的體驗與觀察,放下你熟悉的、慣用的資訊獲取來源,偶而上班時走不同的路,看不同領域的書,接觸不同的人,我相信你更能從中找到價值非凡的創意。
這或許就是下一個偉大產品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