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海外工作的人都會質疑自己,這樣做真的值得嗎?這個階段是,你看到異鄉的一切都覺得刺眼:人講話很大聲、食物不乾淨、文化氣氛薄弱、連空氣的氣味都能抱怨……然後你開始想,為什麼我要放棄熟悉的一切來到這裡?
作者:路怡珍
大學時代幸運地有機會到四個不同的國家交換學生,不管是第幾次出去,飛機起飛前,我總會興奮到雙臉通紅,有一次甚至還有點呼吸困難,惹來空姐小跑步關心我(搭訕空姐小技巧之一)。我總是如此期待一片嶄新的土地。
出征到香港:
從確定工作到在香港拆開行李的那一個月。辦簽證、找住的地方、發信給朋友的舅舅的前女友的小學同學打招呼拜託照顧、馬不停蹄吃惜別餐會、走訪從小到大的初戀景點、還要打電話給小學導師。
這個階段是過渡期,眨眼即逝。
你們對香港是熟悉的:走到哪都有滿滿的人龍,高樓商廈被高級奢侈品和跨國企業的亞洲總部填滿,這一城那一座全部被人行天橋串在一起,社交中心在中環蘭桂坊,有數不清的異國餐廳和clubs,銀行家夜夜「夜蒲」,週末則換上辛苦的勞工席地而坐和家鄉講著手機。
香港有著最氣派奢華的風情:飲食、精品、飯店、流行文化不一而足;各國人士匯聚,談生意或過生活,大街一次可以聽到三到四種語言;商界一個廣泛流傳的說法是,全世界唯一一塊地方,走路10分鐘內就可以找齊所有投資鏈,但首先你得站在中環馬路的正中間。
這就是讓我們嚮往和陶醉的香港,一個快速、效率、富饒的代名詞。
在外生活沒有想像中簡單
如同童話故事中仙杜瑞拉在舞會晚宴驚豔四座,沒有人會想到她在家裡砍柴燒水的辛酸。一座華麗的香江,當然能在各種程度上鍛鍊你的心智:剛到香港,老舊破爛的房子,房租隨便都新台幣四萬起跳,裡頭還不附家具,因為香港人不愛「用二手」;對外地人來說,身分證、工作簽、報稅申請的手續細瑣而繁雜,想要求助香港「師奶」公務員,軟硬釘子會碰得一身傷;計程車司機很像角頭老大,地名說錯被司機痛罵是家常便飯;在我的工作職場,兩岸三地的同事一起共事,大家的國族情懷、語言習慣、甚至幽默感都是天差地遠,許多潛規則得把神經繃緊才不會踩線。
休閒生活方面,每天蘭桂坊、家裡、公司三角折返,一開始很刺激,畢竟誰不愛看中東美男?但是久了眼神開始渙散,還發現女生也會長啤酒肚;常常,新朋友見面之後,連名字都還不太會念,就又踏上遙遠的征途;台北可以恣意享受的華山藝文展、光點紀錄片、誠品新書講座,在香港打燈籠滿大街都找不到,我文青的靈魂疼痛異常(寫得出來這句話足夠證明自己有多文青),於是發現那種空虛與不踏實雖然隱藏在表象之下,但強烈到能掩蓋所有光鮮亮麗的頭銜、照片、臉書文章。
最低潮的時刻是在異鄉生病。
相信我,依香港人口和住宅的密集程度,你會生病的。第一年的感恩節,我因為病毒感染,又嘔又吐,半夜找到一間公立醫院,發現光抽血就要等 5 個小時;好不容易撐到私人醫院,溫文儒雅的醫生用英文和英國口音來看診,說需要住院觀察兩到三天,押金 5 萬元港幣;當時我在病床上從昏迷邊緣清醒過來兩秒鐘,確認真的是 5 萬元港幣的押金之後又再重重的昏迷。
這都是發生在我身上的親身經歷。
真的想出國工作嗎?
所以,他和她說要「潮流出走」,我們從小被教育要追求的「菁英的背影」,書上說要跳脫舒適圈,這些理論究竟怎麼了?浪漫的情懷在哪?在我搭上飛機之前,沒有人一個人跟我說過,海外的工作會是這般辛苦慌亂,而且你能依靠的人,就是你自己,沒別的了。
但我想所有旅居或工作海外的人都會經歷到這一個階段,會質疑自己,這樣做真的值得嗎?這個階段是,你看到異鄉的一切都覺得刺眼,一切都跟家鄉如此的不同:人講話很大聲、食物不乾淨、文化氣氛薄弱、連空氣的氣味都能抱怨……然後你開始想,為什麼我要放棄熟悉的一切來到這裡?
旅居新城巿的曲線
過來人會說這是一個曲線:來到一座新城市的新鮮和刺激感,一開始會帶著你的情緒曲線一路往上衝,這個速度會衝得很快,然後到達頂峰後,維持一段時間的平穩或是微幅上下,這段時間很幸福,心飛在天上;但很快的,你會碰到一個時間點,發生了一件或一連串的事件,這條曲線開始直直下墜,速度之快如同自由落體,然後就會一路探底,比低還更低,比還沒離開家鄉時還低。依照自然的定律是,山不轉人轉,我們是在這個階段,才開始看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忍耐不適應的一切,開始重新篩選出自己離鄉背井的真正原因。大多時候,我們在這一段低谷裡,認識一個新的自己:可能是暴跳如雷的自己,可能是一個八面玲瓏的自己;可能你發現,原來飛了大半輩子,最懷念的還是媽媽的菜;或是,你理想的人生要素有哪些可以捨棄,有哪些不能妥協。
找尋自我的開始
中國人說這是一個「坎」,坎過去了,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個階段的線條是,如果你找到一個自己心安理得的答案,不論留下或走,都會讓情緒曲線回到健康的水平;還是會有高有低,但是會在一定的範圍裡震盪,不會坐雲霄飛車般,今天和明天不同天差地遠。
低谷的這一段時間最辛苦,這是當然。但這也是海外經驗能夠給我們最好養分的時候。我覺得這一段時間,反而比一開始曲線衝上天的時候還要珍貴。
因為它讓我們更清楚自己的有限和可能,逼你看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往哪裡去。許多朋友,在低谷的磨練中找出一個答案,然後我們就會看見一個更包容、更自信豁達的人,這個力量可以伴隨他長長久久;反過來,如果在這段低谷沒有突破,無論搬去哪個地方,都還是會經過同樣的曲線上下,同樣的循環,一直到找到一個中心為止。
自我問答更了解自己
問一個在北京時尚圈奮鬥的台灣朋友,她想留下來的原因是甚麼,她說,她知道接下來世界時尚的重心會在中國,而她想參與甚或改變這個過程。「帶入更多台灣人的活力和美感,多好!」她常常笑著說,然後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扎實地進步著。這是她的答案,我們,也要找到自己的答案才行。實驗分析,一個好的工作需要滿足五個要素:金錢、地位、影響力、尊重、自由度。這五個向度當中,哪一個部分最重要,會是因人、也會隨著時間改變的。但是「你在哪裡?要做什麼樣的事?」這個自我質疑和自我回答的過程,卻是所有海外就職考量的第一步,並也是終其一生都必須一直持續保持警覺的。
這一次我回台北家的時候,意外發現了那顆我非常喜歡的地球模型。但它早就不能轉了,上面都是灰,有一點故障。
我忽然想起來小時候,我期待一片新土地的興奮感。後來想想覺得,與其說是我期待新的國家,倒不如說,我是期待一個嶄新的自己,我可以和未知的自己相遇,而期待在新的環境中,我能更有彈性、更寬容、更有熱情和愛。我相信我自己可以。而對我來說,這才是接受海外工作的最核心的原因。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路怡珍
東森財經主播,前香港鳳凰衛視旗下鳳凰URadio主持人。主要負責國際科技潮流報導,發現科技溫度足以融化人們之間的冰冷距離,更能推動產業革新。期許自己能用精采的科技專業報導,使台灣更靠近國際社會。
深度的訪談、知性的風格、流暢的中英雙語,讓她經常受邀主持兩岸三地科技公司和新創產業的座談,2014年擔任國際科技最大盛會TechCrunch的北京峰會中英雙語主持人,為台灣第一人。
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美國哈佛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的交換生。曾在台北、香港、北京與紐約的工作經驗,讓她見證全球年輕勢力的不可逆。
關鍵評論網、女人迷、數位時代……等,各大網路平台專欄作家。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ateinbigcity
部落格:http://myinterviewlife.blogspot.tw/
書名:世界太精采,請你趕快站出來
30世代的勇氣與挑戰
出版:圓神出版
目錄:
PART 1
台北TAIPEI
我們在這裡努力著,希望被全世界看見
台灣,30世代,美麗不少,哀愁更多
魚在水中游,對台灣來說,「水」是什麼?
搬來台灣的外國人,在想些什麼?
這樣的台灣女孩,在你我身邊
因為科技,我重新愛上了新聞播報的工作
我要真實的主播
不露胸的勇氣
PART 2
北京BEIJING
不自我設限的底氣
比我年輕的同事,比我寬闊的野心
台北到北京的距離有多遠?
你不知道Google培養接班人的秘方
載著求婚鑽戒的無人機,除了討好章子怡,還做了什麼?
誰能在科技中體驗真實的愛?
PART 3
香港HONG KONG
跟著不停地轉動,發現另一種冒險的節奏
秘密警察的降落:24歲,我在香港
不教學生「成功」的香港教育
台灣主播在香港:你不知道的海外工作心路
香港的動詞:改變
談感情,也需要經營戰略
PART 4
紐約NEW YORK
最性感的未來都在這裡發生了
出發:我和我的紐約100天
治療公主病的藥方:千萬別放棄治療
科技迷如我,來到紐約市中心的孵化器
紐約魅力:15分鐘換來大師演講
我們在臉書上說話,究竟想說給誰聽?
小學生Maker報到,改變世界看他們
歸零的必要性
紅磚屋頂上的微風
城市女孩的寫作慾望
路怡珍
東森財經主播,前香港鳳凰衛視旗下鳳凰URadio主持人。主要負責國際科技潮流報導,發現科技溫度足以融化人們之間的冰冷距離,更能推動產業革新。期許自己能用精采的科技專業報導,使台灣更靠近國際社會。
深度的訪談、知性的風格、流暢的中英雙語,讓她經常受邀主持兩岸三地科技公司和新創產業的座談,2014年擔任國際科技最大盛會TechCrunch的北京峰會中英雙語主持人,為台灣第一人。
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美國哈佛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的交換生。曾在台北、香港、北京與紐約的工作經驗,讓她見證全球年輕勢力的不可逆。
關鍵評論網、女人迷、數位時代……等,各大網路平台專欄作家。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ateinbigcity
部落格:http://myinterviewlife.blogspot.tw/
書名:世界太精采,請你趕快站出來
30世代的勇氣與挑戰
出版:圓神出版
目錄:
PART 1
台北TAIPEI
我們在這裡努力著,希望被全世界看見
台灣,30世代,美麗不少,哀愁更多
魚在水中游,對台灣來說,「水」是什麼?
搬來台灣的外國人,在想些什麼?
這樣的台灣女孩,在你我身邊
因為科技,我重新愛上了新聞播報的工作
我要真實的主播
不露胸的勇氣
PART 2
北京BEIJING
不自我設限的底氣
比我年輕的同事,比我寬闊的野心
台北到北京的距離有多遠?
你不知道Google培養接班人的秘方
載著求婚鑽戒的無人機,除了討好章子怡,還做了什麼?
誰能在科技中體驗真實的愛?
PART 3
香港HONG KONG
跟著不停地轉動,發現另一種冒險的節奏
秘密警察的降落:24歲,我在香港
不教學生「成功」的香港教育
台灣主播在香港:你不知道的海外工作心路
香港的動詞:改變
談感情,也需要經營戰略
PART 4
紐約NEW YORK
最性感的未來都在這裡發生了
出發:我和我的紐約100天
治療公主病的藥方:千萬別放棄治療
科技迷如我,來到紐約市中心的孵化器
紐約魅力:15分鐘換來大師演講
我們在臉書上說話,究竟想說給誰聽?
小學生Maker報到,改變世界看他們
歸零的必要性
紅磚屋頂上的微風
城市女孩的寫作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