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自己檢核帳單正是一種執行力的體現,避免雇主的錢平白流進別人的口袋裡,所以必須比花自己的錢還要負責。
十六歲那年,我即將從中學畢業,家人原本打算讓我繼續就讀大學,但是後來念頭一轉,覺得最好還是先送我到克里夫蘭的商業學校學習數個月。學校裡教授簿記與商業貿易的基本原則,雖然訓練僅僅為期幾個月,卻讓我獲益良多,但如何找工作才是一大問題,我花了幾個星期走遍大街小巷,到處詢問商家與店主是不是要僱人,但是我的毛遂自薦全都未獲賞識,沒有人想要僱用小孩。最後,我在克里夫蘭碼頭遇到一個人,對方告訴我在午餐後再回來找他。我非常興奮,看來我似乎能夠開始工作了。
我感到極為焦慮,深怕會失去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終於到了約定的時刻,我向未來的雇主報到,並且自我介紹。
他說:「我們會給你一個機會。」但卻完全沒提到關於薪水的隻字片語。這一天是一八五五年九月二十六日,我滿心歡喜地上工了,而這家企業的名稱是休伊特與塔托(Hewitt & Tuttle)。
我在開始工作時其實已經先擁有一些優勢。正如前所述,父親的訓練很實用,而且商業學校的課程也教導我商業的入門知識,因此具備一定的工作基礎。再者,我很幸運地遇上一位優秀的簿記員指導工作內容。這位前輩自律甚嚴,而且很願意指點我。
當一八五六年一月到來,塔托先生支付我五十美元(約當現今一千二百美元)當作三個月的工資。這無疑是我努力工作應得的報酬,我相當滿意這個數字。
隔年,我的職務不變,還是在學習與公司業務相關的細節和文書工作,但月薪已是二十五美元(約當現今五百七十五美元)。公司從事批發衍生的佣金與運送事宜,而我所任職的部門負責行政事務。我的上司是公司的總簿記員,年薪二千美元(約當現今四萬六千美元),其中包含他身為公司股東所獲得的分紅。第一個會計年度結束時他離職了,我因此接任文書與簿記的工作,而我的年薪也調漲到五百美元(約當現今一萬一千五百美元)。
當我回首這段學徒時期不免感觸良多,我可以看見它對我後續的事業發展影響深遠。
全心投入工作,從小處鍛鍊執行力
首先,我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中完成的。當他們討論公司事務、制定工作計畫並決定行動方針時,我幾乎總是在場。因此,雖然其他同齡的孩子可能比我更伶俐,運算與寫作技巧也都比我來得優秀,但是我卻比他們累積更多的優勢。這家公司經營的業務繁多,所以我學到的經驗也十分豐富。公司擁有一般住宅、倉庫、辦公大樓等出租作為辦公室或其他用途,由我負責收租;公司也藉由鐵路、運河及湖泊運輸貨物,許多不同的談判和交易接連進行,而我也都密切參與這些工作。
因此,我負責的工作比當前許多大公司的辦公室人員來得有趣。我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享受工作帶給我的樂趣。慢慢地,查帳的工作也交給我承辦,我會經手所有的帳單,並且認真執行分內職責。
某天,我記得自己當時正在隔壁的辦公室裡,正好碰上一名當地的水管工人拿著厚厚一疊帳單來收帳。這位鄰居是一個大忙人,在我眼中總覺得他管理的業務彷彿多如牛毛。他僅僅瞥了這疊煩人的帳單一眼,就轉而對簿記員說:
「請付清帳單。」
當我在仔細察看同樣一名水管工人的帳單時,我都會鉅細靡遺地確認,核對每一筆費用,即使是一分錢也不放過,並且盡力找出公司最大的利益,而不是像這位鄰居一樣隨便。這種自我訓練的觀點無疑也與當今許多商業界的年輕人相符,訓練自己檢核帳單正是一種執行力的體現,避免雇主的錢平白流進別人的口袋裡,所以必須比花自己的錢還要負責。我堅信以這種隨性的做事方式來經營事業肯定不會成功。
堅守經營原則,最終會為公司帶來好處
可能會失去最重要客戶的這件事對我的合夥人造成極大困擾,但是我打定主意必須堅守經營原則,不能答應客戶的無理要求。這個關於公司恪守經營原則的故事也為我們帶來許多好處。
第一筆貸款
我去找一位熟識的銀行總裁商量。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焦急萬分地想得到那筆款項,也極渴望與這位銀行家建立良好關係。這位紳士就是漢迪(T. P. Handy),他是一位親切又溫和的老先生,並且擁有高尚的人品。五十年來,他一直不遺餘力地幫助年輕人,而且當年我還在克里夫蘭念書時,他就已經認識我了。我一五一十地告訴他關於公司的業務─我們想要把錢用在哪裡之類的細節。然後我就戰戰兢兢、殷殷切切地等他開口。
「你想要多少錢?」他問道。
「二千美元(約當現今五萬美元)。」
「沒問題,洛克斐勒先生,我們可以借你這筆錢,」他回答道:「你只需要給我倉庫收據就夠了。」
我離開銀行時,當下的興奮心情簡直難以形容。我昂首闊步——心裡想著銀行願意借我二千美元! 我真的覺得自己是業界裡的重要人物了。
這位銀行總裁後來與我成為多年好友;每當我有需要時,他就會貸款給我。
堅守經營原則
漢迪先生相信我們會以保守而適宜的經營策略來管理新公司,因而對我十分信任。我仍記憶猶新,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要堅守自己認定正確的經營原則有多麼困難,當時公司才剛剛成立,我們最重要的客戶(也就是貨運量最大宗的客戶)要求我們在拿到提貨單前就能先把貨物運送給他。我們當然希望能答應對方的要求,但是以我身為公司財務人員的立場,卻依然拒絕,儘管擔心會因此失去這位客戶。
情況變得很棘手;我的合夥人對我拒絕妥協感到不耐煩。我進退維谷,於是決定親自拜訪這位客戶,試試看能否說服對方。由於我和別人面對面打交道時運氣通常相當不錯,都能贏得對方的友誼,加上合夥人不滿之情溢於言表,在在加強我放手一搏的勇氣。我覺得當我和對方接觸後,一定能說服他先前的提議將會形成不良示範。我還自我感覺良好地認為,我的理由符合邏輯且令人信服,很能讓人埋單。雙方見面後,我立刻滔滔不絕地陳述所有悉心研擬的論據,沒想到卻惹得對方暴怒不已。最終不得不羞慚地向我的合夥人坦承失敗,顯然我一事無成。
當然,可能會失去最重要客戶的這件事對我的合夥人造成極大困擾,但是我打定主意必須堅守經營原則,不能答應客戶的無理要求。而我們後來又驚又喜地發現,對方繼續和我們保持合作關係,彷彿什麼事都從未發生,同時再也沒提出提前收貨的要求。後來我才得知,在俄亥俄州諾瓦克(Norwalk)有一位地方銀行家約翰.嘉德納(John Gardener)與這位客戶走得很近,他在上述事件發生的期間一直密切關注。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認定是嘉德納建議這位客戶採取這種方法,來測試我們是否會違反自己宣稱的經營原則。而這個關於公司恪守經營原則的故事也為我們帶來許多好處。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約翰‧戴維森‧洛克斐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1839-1937)
美國知名實業家、慈善家,因革新石油工業和造就慈善事業現代化結構而聞名,是美國近代史上最具傳奇色彩與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1870 年,洛克斐勒與人共同創立標準石油公司,在全盛時期壟斷了全美 90% 的石油市場,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他被視為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人,財富總值約當今日 3,000 億美元以上(根據《富比士》雜誌於 2007 年的推算)。
在人生的後四十年,他將大部分財產捐出資助慈善事業,主要是教育和醫藥領域,今天的兩所美國頂尖大學——芝加哥大學與洛克斐勒大學——都是他創辦的。現今紐約市也有許多洛克斐勒家族出資建立的地標,如聯合國總部大樓、洛克斐勒中心等等。
書名:一美元開始的修練:從不浪費任何一塊錢到超過三千億美元的精采人生
出版:商周出版/城邦文化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老朋友
第二章 籌募資金是一門高難度藝術
第三章 標準石油公司
第四章 石油業的經歷
第五章 其他的商業經歷與商業準則
第六章 贈予的高明藝術
第七章 慈善信託──贈予的合作原則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