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設法補救很重要;但面對失敗的態度更是關鍵,因為這股力量有時能讓單純的失敗變成美好的挫折。因為解決問題的主控權掌握在他人手裡,要是對方願意原諒你造成的麻煩,問題自然能夠解決。因此,解決問題絕對不是光靠自己就能辦到的,你能做的,就是懇切地面對問題。
我想25歲的你應該嘗過不少失敗,不是惹事生非,就是造成別人的困擾。我也曾經無意識地傷害他人,做過不少讓人難過的事。我從失敗的過程中學到一件事,那就是:「重要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如何面對問題」。
一旦發生問題,任誰都會急著想解決;但年紀尚輕,閱歷不深的你,想憑一己之力解決問題,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問題發生時,最重要的不是設法解決,而是如何迅速應對。馬上向對方道歉,直接約對方碰面,誠心誠意地說明一切,不要一味辯解,而是確實地反省自己的缺失。
誠懇又迅速地應對,能讓原本的弱點變成優勢,還能將失敗與難題轉化成正面力量。畢竟有時就算努力想解決問題,也不見得能獲得正面效果。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解決問題這件事的主控權掌握在他人手裡,要是對方願意原諒你造成的麻煩,問題自然能夠解決。因此,解決問題絕對不是光靠自己就能辦到的,你能做的,就是懇切地面對問題。
對年輕人來說,失敗乃家常便飯。好比危機就是轉機,失敗也是一種機會。成功時,只能得到他人的掌聲;但失敗時,卻能從「今後該怎麼辦?」這種好奇心出發,一躍成為備受矚目的黑馬。
人類有著喜歡看見別人不幸的天性,所以不拘任何形式地激發他人的好奇心,也是抓住機會的一種方式。雖然設法補救很重要;但面對失敗的態度更是關鍵,因為這股力量有時能讓單純的失敗變成美好的挫折。
乍看是個失敗經驗,但卻能讓自己從中思考、學習,所以反而是成功的體驗。例如:腳不小心骨折,也能讓你從中學到一些事,像是因此認識醫術精湛的外科醫生,或是變得很會包繃帶之類的。
我認為一件事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取決於個人。雖然解決問題的主控權掌握在別人手裡,但能讓失敗與成功有所連結的人,只有自己,這就是所謂「失敗的美學」。
25歲時,我經常提醒自己,所有事情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都能轉換成能量。無論遇到多麼討厭的事,只要懂得「正面思考」,便能讓麻煩事成為茁壯自我的養分。積極地面對任何事,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深度探究喜歡的事物,培養自己成為專業人才
找到一件「喜歡的事」吧!
即便和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沒有直接相關也無所謂,就算不曉得是不是真心喜歡也沒關係,因為喜歡的心情是可以培養的。也許你現在還無法明確察覺喜歡這件事,但只要有可能就請探究下去。
也許在深度探究後,無法從中獲得任何感動,也無法勉強自己喜歡,那就再找尋另一件喜歡的事物就行了。不過,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必須深入探索才能看見的東西,若你為這東西感動的話,不妨試著挖掘下去。
重要的是,真正喜歡的事物絕對無法一蹴可幾,而是必須深究後才能明白。
如此一來,就會冒出更多有趣的東西,再繼續探究到你厭煩為止。我建議一定要深入探究,直到再也發現不到任何東西。
就算喜歡的是難以啟齒的事物也沒關係,只要深入探究,也許它能成為你的獨特觀點,因為你比任何人更加了解這項事物的本質。
充滿自信地向別人陳述一件事,真的很厲害。很少有人能陳述得這麼有深度,說不定只有你才能做得到,也成了令人尊敬的對象。
我認為,今後每個人的存在就像個策展人。雖然一個人也能應付各種事情,但現今的社會趨勢,是將工作分門別類的外包制。
也就是說,工作形態將從團體戰逐漸變成小組制。匯集優秀人才,成立專業小組,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還可以節省時間。總之,金錢與時間的運用形態將產生莫大的改變。
無論你是上班族或是自由工作者,都必須具備足以應付各種狀況的基本能力,然而,今後光靠這項基本能力是行不通的,因為工作形態已經改變。具備專業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想要成為專業人才,就必須找到一項專長,而深入探究事物,正是能讓自己具備專業能力的一種訓練。
就算是不合情理的事也無妨,比起什麼都只懂個皮毛的傢伙,對於某項事物特別有研究的人,更能在社會上立足。
成為別人心中的「不二人選」
年輕時的我不擅長與人溝通。25歲的我,更是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只想到自己。這樣的我既傲慢又沒有能力,內心充滿「只能等待」這般無處宣洩的怒氣與焦慮。
那時的我覺得自己滿懷理想,雖然非常不擅長與人溝通,卻還是受到不少前輩的照顧。也常被勸說:「你若老是這樣的話,永遠也無法改善人際關係,勸你還是改改個性吧!」
其實,即使知道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但就是改不了,所以身邊結交的都是比自己年長的朋友。後來,十幾歲的我遠渡重洋去了美國,果然被同年齡的人嫌棄,一回神才發現自己連半個朋友都沒有,也才認真思考什麼是溝通,以及溝通時應有的態度。
有人曾告訴我:「溝通就像投接球,你不能一味地投球,也要學會接住別人投來的球。」一直不曉得如何與人溝通的我頓時開了竅:「原來如此,就像玩投接球啊!」也才了解到什麼是溝通。
只要將球以容易讓對方接到的速度投出,對方也會回以能夠讓你順利接住的球。換句話說,就是要有一顆體貼他人的心。這番道理讓我嘗到與人溝通的樂趣,在愉快的互動過程中,拉近彼此的距離,在別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溝通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能夠帶給對方多少感動,只要自己真心感動,對方也能感受到真正的喜悅,絕對不僅止於傳達事情、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已。
懂得如何投接球,才懂得經營人際關係,成為別人想再見面的對象,進而拉近彼此的距離。想想,以前的我滿腦子只想著自身的事,一味埋怨別人不瞭解自己,老是憑喜好隨意投球,卻不接住別人投來的球。
有些人看似不起眼,卻能讓人三不五時想起他,這就是擅於玩投接球的高手。譬如:想找人一起吃飯、想找人一起去玩,或是想找人合作新案子,要是能成為別人心中的「不二人選」,會是多麼令人開心的事。
就算你年紀尚輕,只要肯用心,一定能成為他人心中的首選。
越是微不足道的約定,越要遵守
我是那種絕對會遵守約定的人。我常問工作夥伴:「什麼是約定?你覺得約定是什麼?」我想,比起必須遵守的意義,約定更像是讓人喜悅的東西。
這麼說來,約定就是有一種非得做什麼,像是盡義務的心情。我覺得,再也沒有比遵守約定更美好的事了。
信用來自於每一個約定的累積,「越是微不足道的約定,越要遵守」這般認知非常重要。換言之,遵守約定,就是一次最小的成功經驗。
20幾歲的我,總覺得和別人訂下約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為對於那時的我來說,要是沒有可以約定的對象,根本成就不了什麼事,所以當自己「又訂下一個約定」時,真的很開心。遵守約定就是一個機會,我常常思索如何能讓對方開心。
每個約定都代表一個信用,任誰都不願意和不守信用的人約定什麼,對吧?若能遵守約定,就能提升信用度,並不斷地累積信用,進而成就大約定。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再微小的約定也要遵守。
像是「下次一起吃飯」、「下次一起去喝點東西」等,常被人掛在嘴邊的這些話,往往只是說說而已的社交辭令;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我是那種一旦說出口,即便需要花點時間,也會設法遵守承諾的人。
大部分的人都會被我嚇一跳,卻也很開心地說:「沒想到松浦先生還記得呢!我都忘了這件事。」我也會回道:「當然啦!我們不是約好了嗎?」我認為,再怎麼渺小的口頭約定都要努力遵守。
我想就算沒履行承諾,絕大部分的人也不會覺得「松浦先生怎麼沒有遵守承諾」。但基本上,要是我沒有秉持這般原則,就會覺得自己的信用儲金變少。
當然,我並不是要求對方回報什麼,只是單純認為這麼做能夠讓對方牢記彼此的約定,同時也是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一大要點。
越是微末的約定,越要確實履行,而且不宜過分張揚。對方也許會因為你記得連他自己都忘記的小事而開心不已。
試著從上位者的高度看事情
我想告訴25歲左右的你一個基本道理,那就是試著從老闆或頂頭上司的高度看事情,這一點非常重要。
或許你平常少有機會與上頭的人溝通,但其實上司每天都在關注、確認交辦給部屬的各項事務,所以多少有機會與他們接觸。這時,若能展現自己從他們的高度看事情的能力,一定能突顯自己的存在,加深對方對你的印象。
其實,上司不是只看業績與評價,也會觀察部屬的態度與個性,並將這些列入人事考核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這部分與個人的年齡與職銜無關,重要的是能否贏得他人的敬重。
某位擁有2百名員工的企業老闆曾告訴我:
「我很尊敬我們公司的一位工讀生,他每次都會大聲地對送東西過來的快遞說:『老是麻煩你,謝謝囉!』真的是一位很有禮貌的人。當我知道以後很感動,也打從心底尊敬他。」
聽到這番話的我也很感動,一個貴為大老闆,一個是工讀生,兩人的身分地位有著雲泥之差,卻讓我們看到身為人最真誠的本性。足見無論處於什麼立場,只要肯用心,都能感動別人。
年輕的你更是要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不論是沏茶也好,整理書櫃也罷,不妨找個理由,訓練自己從上位者的高度看待事情。
這樣並非為了刻意突顯自己努力做些雜事的模樣,畢竟這種伎倆馬上會被識破;主要是希望讓別人知道你的存在,以及發現你積極的態度。因此,平常就要訓練自己從上位者的高度來看事情。〈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找到一件「喜歡的事」吧!
即便和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沒有直接相關也無所謂,就算不曉得是不是真心喜歡也沒關係,因為喜歡的心情是可以培養的。也許你現在還無法明確察覺喜歡這件事,但只要有可能就請探究下去。
也許在深度探究後,無法從中獲得任何感動,也無法勉強自己喜歡,那就再找尋另一件喜歡的事物就行了。不過,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必須深入探索才能看見的東西,若你為這東西感動的話,不妨試著挖掘下去。
重要的是,真正喜歡的事物絕對無法一蹴可幾,而是必須深究後才能明白。
如此一來,就會冒出更多有趣的東西,再繼續探究到你厭煩為止。我建議一定要深入探究,直到再也發現不到任何東西。
就算喜歡的是難以啟齒的事物也沒關係,只要深入探究,也許它能成為你的獨特觀點,因為你比任何人更加了解這項事物的本質。
充滿自信地向別人陳述一件事,真的很厲害。很少有人能陳述得這麼有深度,說不定只有你才能做得到,也成了令人尊敬的對象。
我認為,今後每個人的存在就像個策展人。雖然一個人也能應付各種事情,但現今的社會趨勢,是將工作分門別類的外包制。
也就是說,工作形態將從團體戰逐漸變成小組制。匯集優秀人才,成立專業小組,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還可以節省時間。總之,金錢與時間的運用形態將產生莫大的改變。
無論你是上班族或是自由工作者,都必須具備足以應付各種狀況的基本能力,然而,今後光靠這項基本能力是行不通的,因為工作形態已經改變。具備專業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想要成為專業人才,就必須找到一項專長,而深入探究事物,正是能讓自己具備專業能力的一種訓練。
就算是不合情理的事也無妨,比起什麼都只懂個皮毛的傢伙,對於某項事物特別有研究的人,更能在社會上立足。
成為別人心中的「不二人選」
年輕時的我不擅長與人溝通。25歲的我,更是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只想到自己。這樣的我既傲慢又沒有能力,內心充滿「只能等待」這般無處宣洩的怒氣與焦慮。
那時的我覺得自己滿懷理想,雖然非常不擅長與人溝通,卻還是受到不少前輩的照顧。也常被勸說:「你若老是這樣的話,永遠也無法改善人際關係,勸你還是改改個性吧!」
其實,即使知道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但就是改不了,所以身邊結交的都是比自己年長的朋友。後來,十幾歲的我遠渡重洋去了美國,果然被同年齡的人嫌棄,一回神才發現自己連半個朋友都沒有,也才認真思考什麼是溝通,以及溝通時應有的態度。
有人曾告訴我:「溝通就像投接球,你不能一味地投球,也要學會接住別人投來的球。」一直不曉得如何與人溝通的我頓時開了竅:「原來如此,就像玩投接球啊!」也才了解到什麼是溝通。
只要將球以容易讓對方接到的速度投出,對方也會回以能夠讓你順利接住的球。換句話說,就是要有一顆體貼他人的心。這番道理讓我嘗到與人溝通的樂趣,在愉快的互動過程中,拉近彼此的距離,在別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溝通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能夠帶給對方多少感動,只要自己真心感動,對方也能感受到真正的喜悅,絕對不僅止於傳達事情、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已。
懂得如何投接球,才懂得經營人際關係,成為別人想再見面的對象,進而拉近彼此的距離。想想,以前的我滿腦子只想著自身的事,一味埋怨別人不瞭解自己,老是憑喜好隨意投球,卻不接住別人投來的球。
有些人看似不起眼,卻能讓人三不五時想起他,這就是擅於玩投接球的高手。譬如:想找人一起吃飯、想找人一起去玩,或是想找人合作新案子,要是能成為別人心中的「不二人選」,會是多麼令人開心的事。
就算你年紀尚輕,只要肯用心,一定能成為他人心中的首選。
越是微不足道的約定,越要遵守
我是那種絕對會遵守約定的人。我常問工作夥伴:「什麼是約定?你覺得約定是什麼?」我想,比起必須遵守的意義,約定更像是讓人喜悅的東西。
這麼說來,約定就是有一種非得做什麼,像是盡義務的心情。我覺得,再也沒有比遵守約定更美好的事了。
信用來自於每一個約定的累積,「越是微不足道的約定,越要遵守」這般認知非常重要。換言之,遵守約定,就是一次最小的成功經驗。
20幾歲的我,總覺得和別人訂下約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為對於那時的我來說,要是沒有可以約定的對象,根本成就不了什麼事,所以當自己「又訂下一個約定」時,真的很開心。遵守約定就是一個機會,我常常思索如何能讓對方開心。
每個約定都代表一個信用,任誰都不願意和不守信用的人約定什麼,對吧?若能遵守約定,就能提升信用度,並不斷地累積信用,進而成就大約定。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再微小的約定也要遵守。
像是「下次一起吃飯」、「下次一起去喝點東西」等,常被人掛在嘴邊的這些話,往往只是說說而已的社交辭令;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我是那種一旦說出口,即便需要花點時間,也會設法遵守承諾的人。
大部分的人都會被我嚇一跳,卻也很開心地說:「沒想到松浦先生還記得呢!我都忘了這件事。」我也會回道:「當然啦!我們不是約好了嗎?」我認為,再怎麼渺小的口頭約定都要努力遵守。
我想就算沒履行承諾,絕大部分的人也不會覺得「松浦先生怎麼沒有遵守承諾」。但基本上,要是我沒有秉持這般原則,就會覺得自己的信用儲金變少。
當然,我並不是要求對方回報什麼,只是單純認為這麼做能夠讓對方牢記彼此的約定,同時也是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一大要點。
越是微末的約定,越要確實履行,而且不宜過分張揚。對方也許會因為你記得連他自己都忘記的小事而開心不已。
試著從上位者的高度看事情
我想告訴25歲左右的你一個基本道理,那就是試著從老闆或頂頭上司的高度看事情,這一點非常重要。
或許你平常少有機會與上頭的人溝通,但其實上司每天都在關注、確認交辦給部屬的各項事務,所以多少有機會與他們接觸。這時,若能展現自己從他們的高度看事情的能力,一定能突顯自己的存在,加深對方對你的印象。
其實,上司不是只看業績與評價,也會觀察部屬的態度與個性,並將這些列入人事考核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這部分與個人的年齡與職銜無關,重要的是能否贏得他人的敬重。
某位擁有2百名員工的企業老闆曾告訴我:
「我很尊敬我們公司的一位工讀生,他每次都會大聲地對送東西過來的快遞說:『老是麻煩你,謝謝囉!』真的是一位很有禮貌的人。當我知道以後很感動,也打從心底尊敬他。」
聽到這番話的我也很感動,一個貴為大老闆,一個是工讀生,兩人的身分地位有著雲泥之差,卻讓我們看到身為人最真誠的本性。足見無論處於什麼立場,只要肯用心,都能感動別人。
年輕的你更是要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不論是沏茶也好,整理書櫃也罷,不妨找個理由,訓練自己從上位者的高度看待事情。
這樣並非為了刻意突顯自己努力做些雜事的模樣,畢竟這種伎倆馬上會被識破;主要是希望讓別人知道你的存在,以及發現你積極的態度。因此,平常就要訓練自己從上位者的高度來看事情。〈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松浦彌太郎 Matsuura Yataro
1965年出生於東京。高中輟學後,在完全不會半句英文的情況下,隻身前往美國闖蕩。回日本後,逐步實現開設書店的夢想,並將自己感興趣的攝影集、藝術、繪本等書籍,展示於店內與讀者們分享與交流。以書商、作家、譯者活躍著,現任《暮しの手帖》總編輯。
1992年 成立以販賣舊雜誌和專業書籍的《m&co.booksellers》。
2000年 創立以貨車運送的移動書店《m&co.traveling booksellers》。
2002年 與GENERAL RESEARCH創辦人兼設計師小林節正,以「自由」主題於中目黑開設《COW BOOKS》書店。
2003年 於南青山設立《COW BOOKS》分店。
2006年 擔任《暮しの手帖》總編輯。
著有:《最糟也最棒的書店》、《自在的旅行》、《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放下包袱的輕生活練習》、《日日100》、《謝謝你》、《找到你的工作好感覺》、《嶄新的理所當然》、《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旅行的所在》等;近作有《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輕聲說再見》、《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給40歲的嶄新開始》、《思考的要訣》、《品味入門》、《創造人生的夥伴》、《綻放幸福花朵的小種子》等。
COW BOOKS http://www.cobooks.jp/
暮しの手帖 http://www.kurashi-no-techo.co.jp/
出版:悅知文化
書名:松浦彌太郎說-假如我現在25歲,最想做的50件事
目錄:
前言
以成為社會的齒輪為傲
累積「小小的成功」
訓練自己在三個月內成為領導者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失敗有時能讓我們更強大
絕對不能替人作保
堅持每次只買一本最想擁有的書
學會4個步驟,輕鬆享受成果
隨時保有好奇心
深度探究喜歡的事物,培養自己成為專業人才
培養獨特觀點
養成列出十大清單的習慣,讓思考活絡
每天都要開拓新的人際關係
養成攜帶紙筆,隨手記錄靈感的習慣
成為別人心中的「不二人選」
讚美與道謝不是隨口說說,而要出於真心
思考不想做的事,從中找到自我核心價值
結交能一起探索各種問題的朋友
留意措詞
越是微不足道的約定,越要遵守
爭鬥並不能讓你真的開心
別讓「異性關係」成為工作的絆腳石
適時去一下「洗手間」,緩解緊繃的情緒
不要單憑外表評斷一個人
打造自己專屬的發聲平台
不要輕忽百分之五的獲利
小勝美學
學會獨立
厚臉皮也是一種積極的表現
過分客氣反而失禮
培養旺盛的求知慾
模仿是塑造自我風格的重要過程
做好健康管理
「會議」是表現自我的大好機會
設法讓別人成為你最強的後盾
時常檢視你的工作狀況,決定優先順序
別忘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星巴客是打工的首選地方
「蘋果」與「Google」不是唯一的就業目標
歷練5年,就可以考慮自立門戶
英文絕對是必備利器
景氣低迷的產業,反而更有創新機會
改變觀點,才能提升層次
建立自我品牌,迎來更多機會
別總是把「沒辦法」、「不會」掛在嘴邊
試著從上位者的高度看事情
每天至少閱讀兩份報紙,並比較報導內容的差異
鍛鍊觀察力
忠於基本原則
確立自我價值,時常自我革新
以身為日本人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