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客戶或同仁報告時,必須把複雜的資訊簡化,且不失完整,若能輔以故事表達,則讓人更印象深刻,是職場上比別人更勝一籌的技能。
這代表的意義,是人類在短時間內處理的數量與資訊有極限,篇幅太長、議論太多是無法使人專注的。因此,要向客戶或同仁報告時,必須把複雜的資訊簡化,且不失完整,若能輔以故事表達,則讓人更印象深刻,是職場上比別人更勝一籌的技能。
《哈佛商業評論》指出,「說故事」是無可抗拒的商業利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發現,不論廣告的內容為何,內容的「結構」才是決定廣告是否受到歡迎的關鍵,演講、簡報亦是如此。
經典的演講、廣告,往往套用在「佛瑞塔格金字塔(Freytag's Pyramid)」結構都是適用的,莎士比亞善用此結構,編寫出曠世巨作;在日本掀起「A4工作術」風潮的提倡者三木雄信,也是依照美國頂尖編劇羅伯‧麥基(Robert Mackie)的故事建構法改良,把結構分成「成就」、「開端」、「衝突混亂」、「危機」、「高潮」5個部分,敘述自己或公司的經驗與歷史,好的故事架構,不約而同的大致包含以上這些項目。
遵守5步驟,成功把演講故事化
三木雄信以軟銀(SoftBank)創辦人孫正義闡述公司時的演說為例,推演出他演講內容的結構:
1.成就(一開始就把成功的事實、現況帶出):公司規模已成長為年營業額2兆日圓以上的綜合通訊公司。
2.開端(再用倒敘的手法從頭說起):1981年,租用九州某間綜合大樓的辦公室,開創電腦軟體通路事業。某天,他站在紙箱堆起來的講台上發表宣言「總有一天,這家公司年營業額會變成1、2兆的大公司。」公司唯二的兼職員工在1週內辭職。
3.衝突混亂:罹患慢性肝炎,醫生宣告不能工作,3年來過著反覆進出醫院的生活,之後卻奇蹟似痊癒,於是推動公司上市,每每推展一項新事業,就遭受媒體各式各樣的批評。
4.危機:西元2000年網路泡沫化,股價暴跌;投入寬頻網路事業又因牽線速度慢、客戶服務不完備,加上接連虧損讓他飽受批評,卻仍保持信念,繼續向前走。
5.高潮:寬頻事業營收逐漸上升,併購日本Telecom和Vodafone,成為綜合通訊公司,最後再回到「1.成就」,闡述經歷一番波折而站上高峰。
一帆風順的經驗是無法引起共鳴的,受挫、衝突、矛盾的故事更能撼動人心,遵守5步驟,觀眾的心自然會緊繫演說的內容。
近年來,最具溝通魅力的總統,非歐巴馬(Barack Obama)莫屬。其演講內容的幕後功臣之一的法夫羅(Jon Favreau)在2014年「說服的藝術(the Art of Persuasion)」研討會中,分享撰寫動人演講,必須掌握說服觀眾的5個原則,其中一項則是「保持簡單」。
「簡單」為原則 最長不超過20分鐘
「長篇大論的演講,是最容易撰寫的,卻也是最容易被遺忘的。」法夫羅表示,演講或是報告的內容,最長不超過20分鐘,人愈多、組成愈複雜,愈是要遵守這個原則,搭配通俗的用語、比喻,或是具有代表性、權威感的事例,在觀眾心中描繪出具體輪廓。
首先,必須先設想主題,以及相對應的答覆。以「如何讓老品牌創新局」的主題為例,相對應的答覆為「成長衰退的老品牌,不只是要產品創新,更要擁抱科技。」接著,就必須找到具有說服力的事證,輔以「5W1H」來明確說明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或人物,如此一來主題不會偏離,結尾加入「令人感動、感性」的要素,演說的效果會更好。
確切的數據的確可以說服我們,但是無法勾起我們進一步採取行動,多半參與情感、高潮迭起的故事,才能誘發聽眾跨出第一步。
若是能利用1張表單,把自己的訴求故事化、佐以具體、簡潔明瞭的鋪陳,勾勒出聽眾的願景,引起對方的同理心,進而產生共鳴,便能成功促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