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39歲的張錫是ING安泰投信最年輕的投資長,在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力邀半年下,再以不到40歲之姿就接下國泰投信總經理一職。這位兩度空降的職場王者,如何從本土跨到外商?又是如何率領國泰躋身國內前五大投信?
張錫從群益投信的小研究員做起,一路到資產管理部協理,熟悉本土投信作業模式的張錫,職涯的第一個驚喜是:壓根兒就沒想過會到外商投信工作。
挑戰既有投資模式與慣性
「當初受到ING安泰投信力邀擔任投資長時,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我的英文很差喔!」回憶當初被外商投信延攬的始末,張錫不禁莞爾一笑,「還記得當時對方曾鼓勵地說,挖我去不是因為我的英文好,而是看中我的專業能力!」只是,2003年張錫在接下ING安泰投信投資長的第一場全球連線跨國會議,就面臨到前所未有的尷尬場面,「說真的,那場全程使用英文的會議,我還真是
聽不太懂……」為此,張錫不但請家教惡補英文,就連假日陪家人出遊,車上以往放送的「流行歌曲」也全數改成「美語教學」,短短半年,張錫的英文能力已足以應付大小會議的溝通。
但在外商投信服務期間,要突破的不僅是溝通,還得挑戰該公司既有的投資模式與慣性。「還記得當時我帶著一位同仁去香港和兩名老外開會,爭取基金投資系統模式的彈性,沒想到同事臨陣倒戈,變成了三對一,我當場就吵輸了!」原來,公司打算全面用量化模組作為基金操作依據,但張錫卻堅持台灣、新興市場,甚至中小型或科技基金,必須搭配有基本面的質化參考指標。
那晚,當同事們熱情邀約去蘭桂坊喝酒放鬆時,張錫卻沮喪地一個人在大街閒晃,「我當時一直苦思,該如何說服老闆,支持我的想法。」幾天後,赴深圳洽公的張錫,想到大陸基金公司也是量化系統與質化搭配的操作模式,他以對岸的成功運作經驗,說服了老闆,不但有助績效提升,也吸引更好的基金經理人加入。「雖然我平常喜好與人為善,但不隨市場起舞的專業堅持,是我一貫的
行事風格。」張錫笑著說,「我常告訴自己,老闆請我來就是要做出成績的,不然請我來幹嘛?」就是這樣不斷地自我要求與力求突破,才讓他勇於接受不同的挑戰。
那晚,當同事們熱情邀約去蘭桂坊喝酒放鬆時,張錫卻沮喪地一個人在大街閒晃,「我當時一直苦思,該如何說服老闆,支持我的想法。」幾天後,赴深圳洽公的張錫,想到大陸基金公司也是量化系統與質化搭配的操作模式,他以對岸的成功運作經驗,說服了老闆,不但有助績效提升,也吸引更好的基金經理人加入。「雖然我平常喜好與人為善,但不隨市場起舞的專業堅持,是我一貫的
行事風格。」張錫笑著說,「我常告訴自己,老闆請我來就是要做出成績的,不然請我來幹嘛?」就是這樣不斷地自我要求與力求突破,才讓他勇於接受不同的挑戰。
不斷自我要求與突破
進了國泰後同樣如此,2009年第三季,國泰投信創國內先例,與中國規模最大的華夏基金香港子公司連手合作,幕後最大的推手就是張錫。
原來,早在中國基金市場剛啟蒙時,張錫就曾赴北京與中國投資專家分享台股與基金發展經驗,不同於同業總是中高階主管「大排場」的應酬式交際,張錫卻單槍匹馬僅帶著一位基金經理人,赴對岸提出具體合作的互惠方案,「當時我談了幾家,也總是明確告訴對方我的計畫與定位,說明華夏基金公司是我的合作首選,並要求對方3個月回覆決定。」也正因張錫這番「把事做好」的明快作風,國泰投信就爭取到與中國華夏基金公司的合作機會。
兩岸簽訂MOU(金融監理備忘錄)後,加上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雙題材下,近期張錫更積極赴大陸洽談其他可能的合作機會,「堅持專業,做出差異化跟成績」是張錫的堅持,也是他不論處在什麼職涯位置,都能成為老闆賞識的最大成功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