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高權重者對他週遭所發生的事情缺乏敏銳,不易傾聽別人意見,也比較不會不恥不問。權位越高,自我感覺也越好。
自我感覺良好是人之常情,是個人活下去、往前走的自我保護色,一方面證明自己活得有價值,另一方面,有了這層保護色,面對失敗時不會覺得太糟糕,對未來還是可以保持樂觀。所謂「不會駕船,嫌溪灣(隘)」、「生不出孩子,牽拖厝邊(鄰居)」就是保護色。
我們可以應用心理學上的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概念,來描述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現象。所謂自利偏誤,是指我們都有一種傾向把成功歸於自己,成功是自己的能力、努力、特質、條件或自己應得的成就,這些因素是個人可以掌控的。
相對的,我們會把失敗歸因於外在的因素,包括別人或情境或運氣,是自己無法掌握或難以控制的。
例如學生考試成績好,會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用功所造成的;考試失敗,就會認為是自己的運氣不好、題目太難,或老師沒有教好。
贏了比賽和競選時,會歸因於自己的內在因素如能力好、技能高、策略用得好;輸了,自己就不必負責,因為那些失敗因素都是外在的。
員工獲得升遷同樣歸因於自己的努力和專業知能,認為自己應該升遷而沒有獲得升遷時,最可能的是歸因於獎懲制度或老闆處事不公。
自我感覺良好雖是人之常情,但權威角色比較容易自我感覺良好。當孩子出事時,父母親比較不會馬上扛起責任,自我反省,通常比較容易指責子女或環境,例如孩子交到不好的朋友;但孩子成功時,父母的自我感覺更好。
當老師的也不例外,當學生得獎或表現良好時,校長、老師比較會站出來亮相。這種現象在政治的舞台上更加明顯。
荷蘭學者Rus等人,更進一步研究領導者的權力與其自我感覺良好之間的關係,發現位高權重者對他周遭所發生的事情缺乏敏銳,不易傾聽別人意見,也比較不會不恥下問,官大學問大就是這個道理。果然,權位越高,自我感覺也越好。
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領導人,會受他們自認為什麼是有效領導的信念所左右。如果他的信念是認為,有效領導者應該犧牲團體或部屬,以追逐自己的野心或目標,他就會充分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資源爭取個人的利益,而不會投入個人的時間和努力來幫助其他員工或團體的發展,肥貓就是這樣養成的。
中階領導人的權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比較不受有效領導的自利偏誤左右,反而會考慮外在線索,如果他們相信自己的表現好,就會覺得應該得到更多權益,當然也就會做一些決策犒賞自己良好的感覺,例如加薪、權益、認可等等,他們如果可以從客觀事實知道員工的表現真的很好時,也會給予該有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