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長期言,由於公教人員總數不變,民營企業員工不會因為公教調薪而轉入公職,所以公教調薪並不會影響勞動市場的供需,自然很難改變長期工資水準。
這次公教調薪的政策目的有哪些?公教人員自二○○五年調薪至今,已有五年未調整薪資。所以官方主要的說法認為,調薪是避免待遇落後他人,提振公教人員士氣。
不過台灣很多行業的薪資待遇均長期停滯,甚至不增反減。根據主計處最近的受雇員工薪資調查統計,台灣的工業及服務業合計,無論平均薪資或經常性薪資,從○五年到○九年間的增加率,均小於此次公教人員的三%調薪幅度,○八年的平均薪資甚至還低於○五年。
故以公教人員薪資長期未調整作為此次的調薪理由,似乎有一些勉強,也沒有必要辦理追加預算,趕在會計年度中間實施。
不過,政府在此次調薪過程中強調,希望藉此帶動民間企業共同加薪。如果將這個政策目的納入考慮,則此次公教調薪顯然就有較大的意義。
因為台灣過去十多年來,受到產業外移影響,不僅失業率居高不下,而且薪資水準停滯,造成以薪資收入為主的中位數家庭所得水準不增反降。所得分配因此惡化,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故若此次公教調薪,能夠帶動民間薪資成長,進而縮短社會貧富差距,則調薪政策自然更能符合社會期待。
問題是公教調薪是否能帶動民營企業加薪呢?經濟理論告訴我們,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所決定,工資亦然。只是市場變化必須經過時間調整,所以勞動市場供需決定工資的論點,通常只適用於長期觀察。
就長期言,由於公教人員總數不變,民營企業員工不會因為公教調薪而轉入公職,所以公教調薪不會影響勞動市場供需,自然很難改變長期工資水準。
但政府的確可以採取干預措施,提升短期工資水準,並且利用工資向下調整的僵固性,維持短期工資水準於長期工資水準以上。
日前政府部門採取道德勸說方式,要求某些指標性的大企業為員工加薪,期望藉此帶動整體薪資水準上升。這個政策就是干預措施,它比公教調薪政策,更能有效提升短期工資水準,也無需配合公教調薪才能實施。
另外一項干預措施就是提高基本工資。提高基本工資比道德勸說企業加薪,更具有強制性,而且改善所得差距的效果也更明顯。但凡事有其利,往往也有其弊,提高基本工資的幅度越大,弱勢勞工的長期失業機會也將越高。
所以,公教調薪和企業是否為員工加薪,其實並無關聯。道德勸說或提高基本工資政策,即使能帶動企業加薪,也將是有限的短期效果。國內薪資水準停滯的長期結構性問題,恐怕不是任何短期措施能夠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