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即使好轉,但競爭依然熾烈,企業也不像以前那麼愛惜人才,職場要和悅不易,要當超級上班族只是偷閒不夠,得好好製造空檔、利用空檔。
在組織裡的上班族,不時遇到工作早處理完,或商談對象突然取消約會,出現意外的空檔,要怎麼打發呢?多項調查發現,低收入者利用這些空檔喘氣、吐氣,或許在Café店喝杯咖啡,歪枕在沙發裡,便能忘記上司討厭的嘴臉,或用月票搭電車,搖搖晃晃,外加上午飯的滿腹感,打盹讓自己恍惚進入另一個世界,不偷空發懶、逃遁一下,怎麼能繼續混下去!
空檔是上班族人生珍貴的片刻,但調查顯示,年收入一千五百萬日圓以上與年收入五百萬日圓的人,關於時間用法相當不同,高收入者近半數表示,「突然出現的空檔或等待時間,都有固定用法」,但五百萬日圓的人只有兩成有固定用法;低收入上班族,空檔都花在娛樂、吐氣上,亦即收入越多的上班族,越有效利用空檔。
或許原本高收入者沒有想像的那麼忙,而是低收入者被無聊雜務操個半死,沒有餘裕去想如何利用空檔,低收入上班族因此抱怨:「午休空檔有辦法與情婦到賓館休息的都是上層高收入者,我們只好去電車裡吹冷氣!」
但在正常組織裡,原本隨收入增加,會越來越忙,空檔會越來越少,實際上高收入而忙碌的人,都很會為自己創造空檔,擠出屬於自己的時間,為了空檔而有效率地把工作做完,因此對空檔有固定的活用法,也往往因為善於活用,才有高收入。
空檔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工作要有設定目標時間的習慣,像「報告絕對一小時內做好」,若提前十分、二十分做好,則就多出空檔;或與客戶的商談原本一小時完成,但報備九十分鐘等是最常用手法,而且拜會客戶等,其實是早點離開較好,等到受訪的人說出「今天就到此為止」就太慢了,讓受訪者還有點意猶未盡,就是恰恰好,過度囉唆常收反效果,因此能早離開就早離開,而回辦公室晚個三十分鐘也沒什麼問題,要製造空檔很容易。
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扣除周末,先綜觀五天的一百二十小時,究竟要做什麼,有空檔要做什麼,用在嗜好或促進涵養也不錯,畢竟人生的滿足度不是全用收入計算;但去拿某項資格或參加業界的研討會、演講會等,更能取得跳槽、創業的武器;資格不用說,在聚會培養的人脈很有用,至少可以認識一些過來人,從中尋找自己想走的路。刻板印象上是年輕人才創業,但統計上顯示中高年上班族創業的更多。
景氣即使好轉,但競爭依然熾烈,企業都盡量節省人事支出,動輒裁員,也不像以前那麼愛惜人才,職場要和悅不易,要當超級上班族,只是偷閒不夠,得好好製造空檔、利用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