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務員到上班族,大家對加薪的話題又熱了起來,失業、職訓、徵才等指標透露不少正面訊息,但加薪還要看未來經濟復甦情況而定。
科技大廠相繼調薪,公務人員調薪的話題也吵得沸沸揚揚,無論是「加薪」、「調薪」或「薪資」的網路搜尋量,近期都攀上新的高峰,這是○八年總統大選以後,國人再度展現對「薪事」的高度興趣。
調薪議題再起,一部分與景氣回溫有關,一部分則與指標性企業的調薪效應有關。大陸富士康大舉調薪,加上台積電、聯發科等科技大廠調薪,都讓不少員工對加薪充滿期待,不過,科技產業因競爭特別激烈,加上兩岸掀起人才爭奪戰,故留住人才或吸引人才的動作頻頻,這種現象未必能反映到所有產業。
究竟台灣有無調薪的條件呢?可從失業率、工作機會、消費力與物價等指標來觀察。台灣「失業」的搜尋量,幾乎已回到○八年金融海嘯前的低點,「職訓」的需求也明顯緩和,職訓是轉業必須採取的一個具體行動,間接顯示職場穩定度已經提升。
對照主計處的資料,七月畢業季後通常會帶動失業率的增加,但今年失業率為五.二%,增幅創下歷年七月新低,而國人平均薪資已回升接近至金融海嘯前的高點,這都是好消息。在工作機會方面,「徵才」的搜尋量持續穩定增加,金融海嘯後,政府透過「徵才活動」帶動就業,今年「企業徵才」關注度更是提升,顯見確有需求,其中「銀行徵才」列熱門搜尋第一位,因銀行從業人員寬度較大,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但現階段還看不出職場有全方位徵才需求。
進一步觀察「找工作」的搜尋量,發現近期幾乎回到前年金融海嘯前的高點,另外「人力銀行」的搜尋量,也自去年初落底後一路攀高,顯示工作機會確有動起來的跡象。在消費力方面,暑假內需經濟表現不錯,至於「物價」的關注度,自○八年上半創高峰後,已平穩了一段時間,沒有民生物價上漲的不利因素,也提供企業加薪的正面條件。
從種種跡象來看,台灣失業問題逐漸趨緩,就業機會也在特定產業釋放開來,內需經濟也提供有利支撐,但還沒到景氣全面反轉、企業大舉加薪搶人才的時機,必須再觀察經濟復甦的情況,才能判斷加薪是否真有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