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能力好壞,天生占多數成分,但仍可靠後天努力讓遺傳達到最佳化,專家建議可透過下棋、打牌、玩益智遊戲等,提升邏輯分析能力。
一想到數字就頭疼?對不少人來講,小時候上數學課簡直是夢魘一場,當了父母後則不知如何教小孩加減乘除以外的複雜運算;其實,數字力的養成除了埋頭苦算,也可藉由下棋、打牌、玩益智遊戲等獲得提升。
數字力好壞是天生的嗎?培育高、國中生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達十四年,累積拿下二十三金、四十九銀、十五銅的中央大學統計所所長傅承德表示,看過這麼多優秀學生後,「我個人感覺,兩者相關性約○.六到○.七。」
也就是說,數字能力好壞,先天因素的確占了重要比率。父母數字能力比較好的,子女有六至七成的機率,數字能力會比一般同儕要好。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李俊仁說,這也代表,不是什麼事情都能夠人定勝天,類似「數字金頭腦」速成或養成班之類的說法,廣告或噱頭成分大,提醒家長們勿揠苗助長。
後天訓練 多接觸數字,創造潛移默化效果
儘管數字力有其遺傳上的限制,但李俊仁說,透過後天訓練,善用環境給予的彈性,仍可在遺傳的限制範圍內,把數字力拉高到最佳狀態。
就這點來講,李俊仁認為,「目前學校的課程設計太難,已經注定要給絕大多數學生挫折」。參與審核高中數學教科書編纂的傅承德也主張,「數學應該教得簡單一點」。
傅承德說,小孩對數字有興趣,大部分來自外在的肯定,考試考得好、成績好、有信心,就會想繼續念,形成良性循環。
他自己就是個例子。出身台北市工寮,父母親不識字,國小時成績普通,直到國中二年級,全校數學科模擬競試考了全校第一名,導師送了一本《白鯨記》,外在肯定激勵下,從此愛上數學,日後成為傑出學者。
傅承德說,數字力可簡單分兩種:計算能力與邏輯分析能力。前者與年齡的相關性高,年紀越輕學得越快;後者牽涉到生活經驗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累積,並非越早學效果越好。
計算能力雖然越早學越好,但不代表晚學就一定不好。傅承德講了一個春香媽媽賣豆漿的故事,說明數字力的養成或許並無所謂的關鍵期,亦即不會有過了某個年齡後,再學就來不及了的問題。
引起興趣 接觸數獨,保持頭腦靈活
春香媽媽是傅承德老家的鄰居,與母親同輩,丈夫沒過世前,這位年約四、五十歲的嬸嬸,從來不算錢,數字能力被認為很差;後來丈夫過世,被迫扛起家務賣豆漿,算錢、找零,百位數字以下的運算非常快,看得大家嚇一跳,凸顯計算能力就算到了四、五十歲,還是可以展現才華。
傅承德說,計算能力與邏輯分析能力的相關性只有○.四到○.五,計算能力強,不代表邏輯分析能力也好。計算能力要如何轉換成邏輯能力?他建議可讓小孩多接觸數字,比如玩些簡單的數字遊戲,或是幾何圖形、立體拼圖,以創造潛移默化效果。
為了引起小孩對數字的興趣和好奇,傅承德說,學圍棋也是個不錯的方式,建議從小學一年級就可以開始學。因為據他觀察,數學好的人喜歡下棋,國內數學領域的學者,就有不少人是圍棋、象棋或西洋棋好手,其中,圍棋的規則相對簡單,適合幼齡學習。
年齡大一點的話,可以開始學打牌,橋牌、拱豬都不錯。傅承德說,單純從學習能力來講,國中就可以學打橋牌,但打牌必須專注,晚上可能睡不著覺,加上升學壓力大,為了避免過度沉迷,建議可以到大一時再開始學。
此外,有空時透過網路或報紙,玩玩時下流行的數獨(Sudoku),在狀似拉丁方塊的九宮格中,邊推敲解答、邊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可保持頭腦靈活及持續與數字接觸的機會。
傳統教科書所培養的數學力,偏重三個能力:數字與代數運算能力、基本邏輯思考能力、直觀幾何能力,被批評與日常生活脫節。傅承德認為,可提高數學的應用能力,例如對數字不確定性的統計解讀能力。
以民調、氣象預報、股價、投資報酬率等為例,均牽涉到統計數字的解讀,因為存在不確定性,如何正確解讀成了關鍵,關於這項能力,目前雖已放入高中教材,但不論老師或學生,解讀能力依然偏弱。
以某候選人民調支持度四五%、正負誤差三%、信心水準九五%為例(註:正解為:若連做一百次調查,有九十五次的機率該人民調支持率會落在四二%到四八%),此一報章雜誌經常有的統計與機率問題,問問自己,知道如何解釋嗎?如果只能苦笑,代表數字力有待提升,可以花點時間充實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