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鋼三十年,從黑手工程師開始做起,王鍾渝一路學習、一路攀升,在他看來,走出校園之後的人生反倒是另一階段學習的開始,一邊做、一邊學,不但能夠隨遇而安,點滴累積後的實力,也是能在職場中出人頭地的真正關鍵。
中原大學畢業後,我原本希望能進入當時工作環境及待遇都最好的中油,或是美商出資的慕華尿素公司,但天不從人願,我到了中央研究院的化學所上班,接著進了亞東化纖,後來再轉赴中鋼任職,但這些工作都脫離不了化工領域。
在挫折中找到成長機會
在我的就業過程中,當然也會遇到挫折。譬如,我想進去的公司進不了,但並不表示在其他的工作環境中就沒有成長的機會。例如,到亞東化纖服務不是我的第一志願,但當時的亞東化纖正在建廠,我從中學習到不少經驗,特別是和德國設備供應商技師的互動方式,以及跟德國人打交道的經驗。這些經驗當時看起來不怎麼了得,但後來我到中鋼時卻都能派上用場。
此外,在我考上中鋼初期,本來一心想到鋼鐵廠的心臟「煉鋼廠」工作,但當時的長官認為,以我的化工背景和參加過亞東化纖的建廠經驗,應該要到煉焦廠歷練。而如今回想起來,那段經驗對我管理鋼鐵事業有很大的助益。所以,在每個當下認真學習,都會產生正面的化學作用。只要你是抱學習心態,那麼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處之泰然、獲得成就,端視你自己用怎樣的心態及心情去面對。
也因為抱持這樣的想法,我不認為在我的工作過程中,有特別不順或是不愉快的經驗。
相較之下,現在的社會新鮮人和我們比起來已經幸福太多了。社會的多元化,加上父母以及師長的包容與鼓勵,比較容易隨興發揮本身的興趣與專長,但相對的,對壓力的接受度較低、換工作的頻率也提高不少,甚至有些人只重視光鮮亮麗的工作表面,並且希望能夠快速致富,而忽視工作的實質內涵與成就感。
不過我也同時看到,社會的多元化能讓每個年輕人根據自己的天賦去自由發揮,因此儘管工作的內容與在學期間所學的專業不見得相同,卻因為這些不同元素的衝擊,造就了一批有創意的人,也有機會成為拉動社會創新與進步的另一股新動力。
面對時代快速變化,新鮮人要具備更快速適應社會的能力,才能夠生存。從我的經驗以及現今職場的要求,新鮮人應該要準備四大能力。
隨時開始都不嫌晚
首先是國際觀。在國際村的概念下,你要面對的競爭不僅止於台灣,而是國際人才,你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專業能力,以符合國際職場需求。從不同的高度與角度,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同樣的,不同的眼界讓人日後的發展,也會出現極大的差異。
其次就是良好的語言能力。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語言溝通能力,是職場中必備的基本條件。譬如,我經常參加需要使用到英文的會議,倘若我的英文能力不夠好,很多場合恐怕就無法參加。
此外,隨時充實自己是必要的態度,知識累積需要如同堆砌金字塔一樣,讓基礎扎實穩固後,再往上增加新知識,累積出來的知識跟經驗,就會堅若磐石。譬如我念書時,懂土木和化工的人吃香,後來要懂電子的才熱門,現在,又演變成不光是要有基本的專業,譬如財務、法律的基本常識都要懂一些,才不會一不小心就觸法、犯法。
最後,是要有刻苦耐勞的精神與持久力。職場經驗是需要靠耐心和持久力累積出來的,你必須能堅守工作崗位,遇到困難也要設法克服,倘若常常換工作,就無法在同一個工作地點累積經驗與年資,晉升的機會也會比較少。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麼幸運,一畢業就找到能夠充分發揮所學的工作,但也不要氣餒,至少可以先讓自己獨立起來,然後再去尋找跟自己興趣相關的工作,山不轉、路轉,也許過去的興趣可以因此成了專長、專業,再創一片天。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人,每一個時期的工作經歷,都是我喜歡的,若要問我,我還欠缺什麼?那就是學習不夠。
不過,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能開始都不嫌晚,也許在校期間的學習不夠,但畢業也是另一種學習的開始,抱持這樣的心態,在社會大學中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與機遇。
▲利用「巡迴教官」的機會,王鍾渝在當兵時練就口才,也為日後的職場生涯加分不少。
(圖片來源/王鍾渝提供)
王鍾渝
出生:1945年
現職:東隆五金副董事長
學歷:中原大學榮譽博士、中原大學化工系
經歷:立法委員、中鋼總經理、董事長
第一步的智慧:
「不要心急,先讓自己獨立起來,再去尋找有興趣的工作。」─東隆五金副董事長 王鍾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