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變化的腳步不斷加速,人們的工作壓力沉重,對長期策略也失去信心,形成權謀鬥爭的主要因素。透過《職場叢林小白兔法則21》,揭發典型的鉤心鬥角把戲,協助培養職場必備技能,在正直誠實的原則之下,安然度過職場生涯的生存挑戰。
基於企業的本質,我們承認,這個世界的競爭激烈,所有企業都有政治權謀存在。我們不會天真到以為世上真有烏托邦,或以為那才是理想境界。不過,賤招和權謀的主要問題是,企業界因為內部權力鬥爭以及耍弄花招所造成的財務損失高達數十億英鎊(作者註:根據Reed Report 二○○二年估計,光是為應付政治權謀和權力鬥爭所耗費的時間,就令英國企業耗費七十八億英鎊)。而且,員工會因此分心,無法全心工作,對於公司的承諾也隨之減弱;比較專心一致的競爭對手則坐收漁翁之利。
賤招不光會危及個人的事業發展,近年來各大企業、組織爆發的醜聞也和這些脫不了關係。
像是安隆(Enron)、世界通訊(WorldCom)、公平人壽保險(Equitable Life)、殼牌石油(Shell),都陷入權力鬥爭和負面權謀的泥淖中。我們挖掘得愈深,就會發現愈多的權謀花招。這些招數為什麼可以在我們的企業、組織中歷久不衰?為什麼能力架構、角色定位、願景以及價值觀無法讓我們規避這種剝削?言行之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鴻溝?
視若無睹、舉棋不定、保持沉默再也行不通了;雙手高舉,宣稱自己「不搞權謀」,也一樣於事無補。耍弄權謀的管理者長久以來就是利用這種情形大出花樣,誠如我們所說,擬定有效對策,預防和規避這些權謀鬥爭,會比較有收穫,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如此。
人人都會揭隱私
我們從小就學會「揭人隱私」,而且在成長過程中一再演練精進。我們小時候都會「告狀」,並發現這一招可以迫使別人就範,而這也是「揭人隱私」的起源。我們也發現到,大人往往同意這種威脅的方式,讓我們更加相信這是達成目的的好辦法。除了大人同意之外,還能夠打贏對手,在這樣雙重好康的吸引之下,也難怪我們會一再演練以便日後運用。
當然,如果是為了全體利益,以及職責在身,那也無可厚非。如果小孩揭發同學打破學校的窗戶,動機是為了保護學校和其他同學的安全與健康,這就是應該的,而不是耍計謀。不過,如果故意隱匿不報,只是藉此威脅打破窗戶的同學,或是要求回報(或許是要糖果),那麼就是耍賤招。
我們小時候如果出於善意而告發,卻被父母、師長等人視為「打小報告」,甚至更糟糕的行為;這一點會對我們早年觀念的建立造成混淆。等到我們進入職場時,已經知道這一招雖然有風險,但是能夠奏效。不過別緊張,這種招數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其普及程度超出我們的想像。
若有人暗示:如果不配合,就會給我們好看。這個「好看」的部分就是計謀的開場白。如果是真心溝通,態度堅定的話,那麼是透過公平的利益交換達成「雙贏」。而「揭人隱私」則是威脅要公布我們的祕密,以達到「你死我活」的目的。我們必須避免這種伎倆對本身和公司造成傷害。
簡單來說,「揭人隱私」這一招就是公司裡的勒索,我們只要有想要隱瞞的訊息,不論基於什麼動機,都會讓別人有機可乘,對你進行勒索和威脅。不管是企圖掩飾什麼重大問題(接受治療、發生意外、女兒濫用毒品、誇大自己的資歷等等),對於想耍計謀的人而言,都是利用「揭人隱私」這一招的大好機會。
破解招數:開誠布公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一開始就不要惹上這種麻煩!真誠和公開是最好的預防策略。如果已身陷其中,這個建議雖無濟於事,但還是有挽回機會。
這類招數在比較極端的情形下往往會構成犯罪,所以威脅要「揭人隱私」的人本身也面臨極大風險,可能被你反將一軍。「加害者」耍弄這一招的段數不論如何,其實是在賭你在壓力和恐慌之下,不會注意到本身持有的籌碼,以及此舉令他們自己陷入險境。
另一個策略就是搶在他們行動之前坦白。跟需要知道事情真相的相關人士「懺悔」,這樣的溝通雖然困難,卻能讓威脅你的人無以為繼。搶在別人揭發之前招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別人諒解和支持的程度會讓你感到驚訝,特別是如果你的專業能力很強的話。這樣一來,下回「揭發者」企圖威脅你時,你就立於不敗之地。只需告訴對方「真相已經大白」,他們再也威脅不了你。
想想看,如果你的工作毋須「耍手段」就能順利完成,會是什麼樣的光景?你可以省下多少時間?你跟團隊夥伴和所屬公司又能提升多少效能?增加多少收穫?現在是著手改革的時候了!就讓我們齊心扭轉辦公室政治的權謀文化,重新談判政治契約。這項挑戰已經開始,現在就讓工於心計的職場小人無所遁形吧!(本文摘自前言、第四章)
/小檔案/
職場叢林小白兔法則21
作者︰麥克‧菲普斯(Mike Phipps)、柯林‧高特利(Colin Gautrey)
麥克‧菲普斯是英國「企業權謀」和「正面力量」領域的權威人士。身為知名顧問和培訓專家,菲普斯曾與全球三十多家最大規模、最知名的企業巨擘合作。
柯林‧高特利是傑出的企業家、良師和諮商顧問,對於現代企業界的複雜情勢有獨樹一幟的見解;他的經驗都是在充滿政治權謀的環境中累積得來。
譯者:胡瑋珊
出版:財訊出版(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