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而戰謂之殺,沒有人是天生具備職場技能的,若不經過適當的職前訓練,就把新人送上職場,不但對員工殘忍,對公司也是很危險的。
良好的員工職能培訓發展,可以讓員工的才能與學識,在工作上做最大的發揮。在聯電,我們認為,主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訓員工,協助員工排除工作上的障礙,使員工的能力得以充分發揮。
我自己曾經接受過許多訓練課程,觀察到很多課程只是為訓練而訓練,並未考量到員工工作上的實際需求,而且缺少效果驗收的機制。
此外,管理顧問公司都傾向推銷更長時間的課程,而員工似乎也覺得上課時數愈長愈好,結果把員工訓練的本意忘掉,更沒有人去評估培訓的效益及效率。如果員工培訓像補習班一般,老師為了耍噱頭,把很容易的東西複雜化;或是老師很快就教完,但下課時間還沒到,為了打發時間,講一些有的沒的笑話,或是叫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把時間填滿。
這樣的教學方式,造成時間上很大的浪費。我常常問我們負責員工訓練的主管,能否降低一半的時間卻又創出雙倍的效果呢?
不管是內訓或外訓,我鼓勵用更好的方法,用更短的時間達到更高的效率,為此公司可以付出更高的報酬。換句話說,就是要把企業講求結果、效率的概念,應用到員工培訓上。
某些外訓也有一些副作用,有時講師為了強調某項職能或專業的重要性,往往會強調該工作是公司最重要的項目,缺了此工作,公司無法成功。這種過度強調某項職能價值的說法,有可能造成員工見樹不見林的本位主義。就像一輛車子有四個輪子,每個輪子都一樣重要,若每個輪子都認為沒有自己不行,自己比別的輪子重要,甚至比引擎、方向盤都重要,獎金和分紅都要拿最多,那就有問題了。
還有一點很值得注意,許多管理上的用語往往是含混模糊的,譬如「宗旨」、「目標」、「策略」、「方針」等,沒有一定的定義,每個人解讀都不同,當員工到不同的管理顧問公司上課後,對這些管理用語解讀的差異,也會造成內部溝通的困擾。日本的全公司品管(TQM)的概念是,要做好品管,需從建立共同語言開始,如果沒有共同的用語,很難建立共識,更無法定出共同的目標。
另外,就是有不少人認為員工培訓是人力資源部門的事,但是人力資源部是否真正了解各部門的需求呢?我認為人力資源部門只是執行單位,至於哪類員工該上哪些課程內容,如何驗收成績,以及在工作崗位上如何追蹤成果等,都應由各用人單位的主管訂定。
在職訓練,再加上自我不斷地終身學習,可以讓員工不斷提升能力,驅動公司不斷創造更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