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華,月薪八、九萬元的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有個穩重又老實的好先生,還有可愛而乖巧的子女。這些建構家世好、家庭美滿的社經條件,讓郭敏華得以在不景氣的水流中屹立不搖。
郭敏華走的這趟「亞洲行」,不是什麼十天遊三國的行程,而是一堂四十小時、為想要有所改變的人所設計的心靈探訪課程。
二○○○年底,一名非本科系的旁聽學生到研究室找郭敏華聊天,聊著聊著,這名學生居然介紹老師去上一堂課。雖然一學期以來,郭敏華已察覺到這名學生的改變:以前比較內向、羞怯,不敢接觸老師,現在卻能和老師討論課業,對前途很有主見和企圖心。儘管有這麼活生生的「人證」站在眼前,郭敏華還是不覺得自己有去上課的必要。
坐世界都想改變別人──我想改變自己
但當聽到學生說的「我可以更好」這句話時,郭敏華的心像被電擊般猛力地跳了一下,而這一跳,不但力道大得讓郭敏華無法「靜」下來,更讓她推翻了托爾斯泰的說法:「全世界都想改變別人,就是沒有人想改變自己。」
於是,決意要改變的郭敏華一口氣從基本、高級上到溯源課程,除了花掉近七萬元外,最後一堂與生活結合、定型的溯源課,居然長達三個月。「第一次上基本課程的整個過程,讓我很shock(震驚)。因為發現,天啊!我竟是這樣的人。」回想時,郭敏華忍不住地睜大眼睛說。
由於每位上課的學員都與亞洲行簽有保密協定,郭敏華無法描述具體的課程內容,但她還是試圖點出這堂課對現代人的價值:「大家真的太忙了,忙到跟自己的關係都很疏離。以致於凡事外求而少自省。在這裡的第一件事,也是最困難的事就是,面對自己。當你能面對自己、與自己相處了,還有什麼不能面對?還有誰不能相處?」
面對自己以後的郭敏華,再站在學校教室的講台上,跟以前有什麼差別嗎?
已經念到大學四年級的學生,當時並不知道老師去上了課,但卻也感覺到老師變了。幾位同學正在瑣眉思索最貼切的詞句之際,一位女生說:「變仁慈了!」其他同學用笑聲認同了這位女同學的看法。原來在之前,郭敏華可是系上有名的「女殺手」之一,不少學生的學分就「當」她手下,自然沒有學分敢接近她。現在,郭敏華在上課時仍然很嚴格,但下了課就很能與學生談心。
場子有她──絕對熱的起來
「她的感染力很強。若辦學生活動,有她在,就可以把場子弄得很熱!」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系主任郭迺峰說。另一個有趣的插曲是,今年八月郭迺峰剛接任系主任,從專擅的學術研究轉到陌生的行政管理,應接不暇的溝通與協調事務,讓郭迺峰頗為苦惱,結果系秘書就建議他不妨學學郭敏華,也去走一趟「亞洲行」。
學生和同事看到郭敏華的改變,先生當然也察覺到了。但以他對太太的刻板印象,認定這樣的變化最多只維持三、五天。但兩個多月後,他也走進了「亞洲行」的教室。
在別人眼中,他是標準的好先生,但與他朝夕相處的郭敏華卻被他的盔甲擋在心房之外,就像羅伯‧費雪(Robert Fisher)寫的寓言故事《為自己出征》中的主角武士一樣。
費雪筆下的武士,為了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可以出發打仗與搶救人,他發現最有效而方便的方法就是整天穿戴盔甲。戴上盔甲的他,很努力地證明自己是個「心地好、善良、充滿愛心」的好武士。
但久而久之,這樣的裝扮,讓太太覺得疏離、無法親近,孩子也覺得陌生。家人想看到武士的真正面貌,就只能望著牆上很久以前的畫像。面對家中親人覺得武士不關心他們的抱怨,武士開始自問:「我真的是這樣嗎?這與善良、心地好又有愛心的我,是一致的嗎?」為了尋找答案,武士又出征了。只是這次的出征,是一場學習如何愛自己的「內戰」。
認識自己──天下無難事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大家只能武裝自己。」郭敏華說,因為有了武裝的面具,與家人、朋友、同事不會有真的情誼,與自己的距離更是越來越遠,甚至會覺自己一無是處。再遇上大環境的不景氣,無力感和挫折感就會更大。無怪乎,郭敏華會在課程中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由於基礎課一上就是一、兩百人,顯然社會上陷入低潮的人還真不少。
郭敏華認為,失去工作、失去金錢的問題其實容易解決,自己的瓶頸才是最難解,「但如果認識自己、看到生命的價值,從內心出發、從愛出發。再大的挫折、再不好的環境都能克服和度過。」看到現在有許多人深陷痛苦,尤其是即將畢業但卻要花半年找工作的學生,郭敏華覺得像「亞洲行」這樣的心靈成長課程應該會對他們有幫助。「很想建議他們去上這堂課,但實在是太貴了,所以……。」郭敏華心有不忍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