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前陣子台灣工業銀行創業競賽剛落幕時,報紙、雜誌等媒體紛紛以斗大的標題,報導「六年級」(民國六十年到六十九年出生〕和「七年級」(七十年到七十九年出生〕的大學生、研究生在創業競賽中優異的表現,這一群學生創業在望,彷彿前途不可限量,令許多在職多年的人坐立難安。得獎固然不是偶然,比賽團隊的成就也並非一蹴可幾,但是在他們的背後,有許多資源與力量支持著他們,得獎、創業的光環落在他們的身上,似乎就不是那麼令人意外。
相較於團隊成員的低調, IC 設計可是紅透半邊天,這個領域向來受到創業競賽評審的青睞, 回顧去年研華科技所舉辦的創業競賽 TIC100,以 CMOS 製程生產的 IC 設計團隊「威炬科技」亦奪得首獎,更不用說網發科技所跨足的領域,是現在最熱門的無線通訊 IC, 這個事業計畫一提出,在各團隊之中自然是獨領風騷。
呂學士是聯發科技勝出關鍵
無線通訊的 IC 設計在一九九九年前一直受到軍方的管制,所以技術的發展有很大的限制,國內 IC 設計大廠包括瑞昱半導體、聯發科技、和威盛電子都在研發更低成本的產品。在這樣的技術難度之下,網發科技的技術團隊表示,「經驗」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也是其他大廠最大的門檻。
帶領網發科技的指導教授||台大電工所教授呂學士,在無線通訊 IC 設計技術上研究多年,是網發科技勝出的關鍵人物。
不只如此,網發科技在試產階段,還有聯華電子協力,試產一次要六、七十萬元台幣的經費,便可以省下來,對蓽路藍縷的創業團隊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項利多,沒有和聯電的良好關係,其他隊伍很難有同樣的待遇。
說起和聯電的這一段因緣,網發科技的邱弘緯說,聯電所舉辦第一屆校園 IC 設計大賽就是由他們奪得冠軍。聯電經理王為善說,與學界技術合作是聯電的政策之一,高頻無線通訊亦是聯電很重視的一個領域,網發在聯電投片已經有兩年,他們十分看好網發未來的潛力。有了經驗豐富的教授和聯電背書,網發參加創業競賽並得獎,簡直像設計師參加兒童繪畫比賽般輕而易舉。
另外,在眾多隊伍中,以大學生為主而得獎的團隊並不多,但得到第三名的崑山科技大學「印駭客」(以影像輸出設備為產品〉 的參賽學生卻清一色是大學生,這一群人同時也是去年的亞軍,甚至成立了崑明國際醫療器材科技公司。乍看之下,可能令許多找不到工作的人很懊惱,但是先別著急,了解崑山科大背後鼎力相助的企業與機構,就知道得獎與創業其來有自了。
企業支援、師長資源打造得獎光環
去年獲獎的十四名崑山科大大學生,是由機械系主任周煥銘和副教授張仲卿帶領,與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及長庚醫院外科合作,開發醫療用的影像輸出快速原型機,成大醫院協助做出模型後,長庚醫院更提供其兩個案例與全力配合,使得崑山科大在參加競賽時就已經有實例可發表,當然一舉得獎。
張仲卿教授也表示,製造模具的馬路科技公司在研發設備、經費和軟體上的協助甚巨,今年得獎的印駭客隊伍,也是由墨水製造商駿煌實業、卜峰化工廠等分工贊助。這些人脈資源是平時學校及教授們所累積,其他團隊難望其項背。
企業「撐腰」的團隊很多,甚至還有直接提供全部技術的案例,一組由江陵機電公司提供產品的思庫科技團隊,今年在工銀創業比賽中也得到了佳作獎。根據江陵副總經理張呈祥表示,因為他本身是政大科管所畢業,所以在科管所教授溫肇東力邀之下,與想參賽的學弟妹共組創業團隊。
張呈祥指出,這個團隊幫助江陵機電收集市場情報與規畫,給他們重新思考的角度,對企業來說,可以省下一些時間和精力,但這樣的團隊賣面子給昔日恩師的考量可能大於創業因素。
媒體雖然把參賽的大學生說得三頭六臂,但是仔細觀察其協力廠商與技術來源,便能知道這些團隊平時與廠商的網絡關係,及指導教授個人的人脈,與其成功大有關係。當然,企業的成敗本來就不是一小群人的功勞,實際的商業環境中,網絡關係亦時時主導著公司的興衰,但是已經擁有這些資源的學生,得獎或創業機率本來就比較大。
另外,崑山科大教授張仲卿、政大企研所孫豪志、劉智仁,以及政大科管所戴龍睿皆等多位教授表示,參賽過程中的學習才是最大的收穫,過多媒體將其形容得對創業野心勃勃,勢在必得,不免言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