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永續理念融入日常,低碳旅遊成為全球觀光趨勢。坐擁遼闊太平洋的臺灣花東沿岸,正迎來一場海上綠色革命。「花蓮帆船:永遠天晴」(Always Sunshine)由「主動脈」與夥伴共同創立,專注帆船航行體驗與海洋文化教育。帆船以風為動力,零燃油汙染,為海洋生態鋪展更長遠的未來。旅客搭乘「永遠天晴」號帆船出航,無論觀賞鯨豚、日出、夕陽、星空、壯麗清水斷崖,或是展開跳島旅行,皆能完全沉浸大自然,喚醒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的記憶。
從麻醉醫師到帆船探險家
「主動脈」在花蓮經營民宿「風眠會館」,由於鄰近太平洋,他從小開始便很熟悉花東沿岸的鯨魚種類,這些在海洋悠游的巨人,成為他與海洋深刻連結的象徵。他從小夢想駕駛帆船出海,追尋鯨魚的身影。有一次,他跟隨臺灣首位潛水攝影師金磊,前往東加王國跳島,幸運地遇見大翅鯨,甚至潛入水中與牠們共游。這段經歷讓他反思,臺灣島嶼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但我們真正深入瞭解過嗎?因此,「主動脈」決定卸下麻醉醫師袍,轉身投入帆船航行體驗,以及海洋文化教育。「主動脈」找來夥伴合資購買一艘單體帆船,並把她命名為「永遠天晴」。
「風眠會館」建築、群山與天空的倒影映照在水面,交織出魔幻氛圍
駕駛帆船隱含處世哲學
帆船前進的原理與飛機起飛的「白努利定律」相同。當帆面迎風時,會形成壓力差,讓船隻向風的反方向推進。帆船並非直接逆風行駛,而是以45度角的「Z字形」航行,跨越風向。這樣的航行方式使得帆船在逆風時,反而能比順風時更快速。
船艙空間有限,食物和水的準備必須精確控管,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航行過程,駕駛者必須隨時掌握風向和海流,同時準備應對暈船與烈日曝曬。這是一項極限運動,考驗著智慧與體能。學會駕駛帆船後,讓「主動脈」對海洋充滿敬畏,也讓他體悟到其中的處世哲理:「人唯獨身處逆境,才能激發潛力。」人生的挑戰和困難,實際上是我們成長和前行的動力。就像帆船在逆風中前進一樣,我們也能在生活的艱難面前,學會迎難而上。
旅客搭乘帆船出航,觀賞海豚,完全沉浸在大自然之中
期望在花東海域跟大翅鯨重逢
臺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態,但大多數人對於海洋的理解仍相當有限。「主動脈」指出,海洋教育應該從「認識」開始。因此「花蓮帆船:永遠天晴」的每趟航程,都不只是單純的觀光活動,而是一場深入的海洋課程。他和夥伴希望遊客不只是來拍照打卡,而是真正瞭解這片海洋的生命力。
花蓮海域是臺灣最重要的鯨豚觀察地之一,這裡可以觀察超過20種鯨豚,每年春夏交替之際,更是鯨豚活躍的高峰期。航程中,專業導覽員會為遊客解說各種鯨豚的習性、生態與保育現況,也提醒大家如何在不干擾生態的情況下,安全且尊重地欣賞這群海洋生物。
「看到海豚在船邊跳躍,真的會讓人打從心底感動。」「主動脈」說道,他希望透過這樣的體驗,讓更多人意識到海洋保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主動脈」隱隱期盼有一天能在花東海域看見大翅鯨的身影,這將是他對海洋深刻連結的又一個重要心願。
低碳旅遊近年來成為全球旅遊業的關鍵趨勢,而帆船正是最具代表性的低碳運輸方式之一。「帆船完全依賴風力航行,不需要燃油,也不會產生廢氣或噪音污染,是最環保的海上交通工具。」「主動脈」表示,在全球減碳趨勢下,這樣的旅遊方式不僅符合環保訴求,也讓旅客能夠以更貼近自然的方式探索花東海岸。
帆船在逆風中前進,我們也能學會在艱難面前,迎難而上
花蓮低碳旅遊的新生機
前陣子,花蓮曾受嚴重地震影響,但當地依然堅韌挺過困境,展現強大恢復力。這也讓「主動脈」更加堅信,花蓮低碳旅遊不受陸運限制,有持續發展的潛力。帆船還能減少陸運的碳排放,對環境的危害更低,提供乾淨環保的旅遊選項。
此外,帆船旅遊的深度體驗,能夠延長旅客在當地停留的時間,進一步帶動花東地區的觀光發展。「主動脈」強調:「我們希望讓來花東的旅客不只是停留一晚,而是願意花更多時間探索這座寶島的美。」未來,他將持續與當地旅遊業者合作,推動更多元的低碳旅遊行程,讓帆船成為花蓮旅遊的亮點。
「主動脈」也致力推廣青年帆船體驗營,讓青年學子在航行過程中訓練不畏逆境的強韌意志,從帆船航行中學會如何面對生活中各種挑戰。
歡迎關注花蓮帆船:永遠天晴官方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AJ17ixzF9/?mibextid=wwXI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