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阿布達比羅浮宮和 RICHARD MILLE 攜手揭幕 Art Here 2024

阿布達比羅浮宮和 RICHARD MILLE 攜手揭幕 Art Here 2024
阿布達比盧浮宮 Art Here 2024 於即日起到 12 月 15 日, 展示五件以「覺醒」為主題,入圍 RICHARD MILLE 藝術獎的藝術作品

阿布達比羅浮宮和瑞士高級製錶品牌 RICHARD MILLE 攜手揭幕第四屆阿布達比羅浮宮 Art Here 藝術展,此展覽將展出至 2024 年 12 月 15 日。此展覽著眼當代藝術作品,為海灣 GCC 國家和北非的新興和知名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平台。它代表著此博物館對文化對話和創新的貢獻,展出了形形色色的作品,體現該地區豐沛而充滿活力的當代藝術精神。

Art Here 2024 於阿布達比羅浮宮著名的穹頂下方,展示了入圍 2024 年 RICHARD MILLE 藝術獎(Richard Mille Art Prize)的五件雕塑和裝置藝術作品,其中包括來自阿聯酋、突尼西亞和埃及的傑出藝術家。展覽的主題探討了阿布達比羅浮宮三種官方語言所反映的三個關鍵概念: awakenings(英語覺醒)、overtures(法語開始)和 قافآ) 阿拉伯語地平線)。 

 

阿布達比羅浮宮館長 Manuel Rabaté 表示:「我們非常感謝與 RICHARD MILLE 的長期合作關係。在此場館展示阿拉伯地區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是我們的核心理念,Art Here 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與我們交流並與全球觀眾分享他們的觀點。由 Simon Njami 策展的第四屆 Art Here 在深度和成熟度上帶來了重大演變,這批出色的藝術家將接管穹頂下的博物館空間。」 

 

RICHARD MILLE 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執行長 Peter Harrison 評論道:「RICHARD MILLE 藝術獎的設立是為了發掘和賦權此地區一些最傑出的人才。今年,我們的公開徵集首次擴展到北非,為北非地區的藝術獎歷史開創了先例。如今,Art Here 已成為中東和北非地區最具活力、 發展最快的藝術獎項,目標年復一年地持續發展。Art Here 2024 證實了這個願景,策展人 Simon Njami 非凡的熱情和影響力支持了今年的發展,我向 Manuel Rabaté 館長和阿布達比表 示最深切的感謝,感謝他們對我們與阿布達比羅浮宮共同創建這個獎項和願景的信任和支持。」

 

藝術家圍繞著今年的主題概念和展出場域創作裝置藝術,反映了從無意識轉變到有意識的時刻。被打開和打開代表同一枚硬幣的兩面。開始意味著一個起點——所有可能性都存在的時刻,意 味著對前進方向的選擇和決定,代表著旅程的開展。

 

每位入圍藝術家都對這些時間概念做出了獨特的詮釋,將他們個人的視角融入時間和感知的相互作用中。他們的作品融入了時間的流動性,將其轉化為一種有形的體驗,邀請觀眾探索藝術 敘事中錯綜複雜的意識、開放性和視覺層面。場館中具有象徵意義的穹頂創造了陰影、反射和光線穿透的互動,將空間變成了迷人藝術體驗的一部分。

 

阿布達比羅浮宮科學策展和館藏管理總監 Guilhem André 表示:「今年的展覽顯著擴大了規模,除了海灣 GCC 國家外還納入了北非地區的當代藝術家。在客座策展人 Simon Njami 的專業指導下,評審團選出了這幾位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完美地展示了轉型、文化交流以及傳統與現代之間微妙關係的相互作用。」

 

Art Here 2024 展出五位入圍藝術家的作品:

 

法國-突尼西亞藝術家 Férielle Doulain-Zouari 的《耕耘土壤》(Tilling the Soil)是透過裝置、雕塑和編織對記憶和景觀進行多方探索。她的作品捕捉感官細節以及自然和人工領域之間的相互關係,揭示個人和環境元素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交集和演變。

 

阿聯酋藝術家 Lamya Gargash 的《亮相舞會》(Debutante Ball)將阿聯酋的沙子改造成 2 公尺高的沙灘球雕塑,透過沙子的象徵意義深刻探索阿拉伯特色和文化遺產。這件充滿活力的藝術作品挑戰陳規,鼓勵交流,體現阿拉伯文化的熱情和好客,利用互動藝術引起好奇並改變觀點。

 

埃及藝術家 Moataz Nasr 透過《天空的新娘》(The Brides of the Sky)探索勇敢和堅韌的主題,重新想像歷史建築的頂端結構,以此象徵女性在衝突時的勇氣。這個裝置連結了過去和現在, 反映了女性的力量,同時連結了物質和超脫物質的世界。

 

突尼西亞藝術家 Nicène Kossentini 的作品《風景》(Landscapes)是透過半透明蠟下緩慢變化的風景對「消逝」的詩意探索。這個裝置引領觀眾思考生活和環境中微妙、往往難以覺察的轉變,以一種「溫和的暴力」反思環境的脆弱和人類行為的影響。 

 

來自阿布達比的阿聯酋藝術家 Sarah Almehairi 呈現了《共同運動》(Shared Motion),透過展示阿拉伯語、波斯語、印度語和烏都語中的「風」一詞來探索靜止中的動態。透過這項作品, Almehairi 強調了語言、文化和歷史之間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為該地區的不斷演變提供了新的視角。

 

Art Here 2024 策展人 Simon Njami 補充道:「這次展覽代表著 RICHARD MILLE 藝術獎的新 開始。透過擴展徵集地區,我們同時擴大了美學衝突、對話和挑戰的可能性。此展覽旨在反映這個地區及其他地區實踐當代藝術的變化。這個計畫的一個特殊之處在於作品需要適合阿布達比羅浮宮的場域。所有專為這個獎項創作的作品都是為這個特定地點所製作的,因此將創造一個令觀眾著迷的整體氛圍。」

 

RICHARD MILLE 藝術獎的決賽入圍者由五位傑出的評審委員選出,由身兼外交部(MOFA)顧問、UAE Unlimited 董事長、藝術收藏家,以及龐畢度中心、大英博物館和沙加藝術基金會贊助人的 H.H. Sheikh Zayed bin Sultan bin Khalifa Al Nahyan 為首,連同阿布達比羅浮宮科學策展和館藏管理總監 Guilhem André 博士,Art Here 2024 客座策展人 Simon Njami,著名阿聯酋詩人、藝術家和屢獲殊榮的電影導演Nujoom Alghanem,以及阿布達比紐約大學美術館的創始館長兼首席策展人 Maya Allison。

 

評審委員共收到了來自參賽地區的 200 多件藝術作品,其中五件作品入圍。RICHARD MILLE 藝術獎得主將於 2024 年 12 月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公佈,並獲頒獎金 60,000 美元。

 

了解阿布達比羅浮宮 Art Here 2024 和 RICHARD MILLE 藝術獎的更多消息,請造訪 https://www.louvreabudhabi.ae/en/art-here-2024-proposal 

 

關於阿布達比羅浮宮

 

阿布達比羅浮宮是根據阿布達比和法國政府之間的一項特殊協議創建的。阿布達比羅浮宮由 Jean Nouvel 設計,於 2017 年 11 月在薩迪亞特島開幕。靈感來自傳統伊斯蘭建築,其巨大的穹頂營造出一絲絲的光線效果,成為一個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獨特社交空間。

 

阿布達比羅浮宮讚頌人類的創意,並引領觀眾以新的觀點看待人性。透過創新的策展方法,博物館致力於透過超脱文明、地理和時代的人類創造力故事建立理解跨文化的橋樑。博物館不斷增長的館藏在該地區是無與倫比的,涵蓋了數千年的人類歷史,包括史前工具、文物、宗教文本、經典畫作和當代藝術品。永久館藏以外,則有自 19 個合作的法國機構、地區和國際博物館輪流商借。

 

阿布達比羅浮宮是全球化新思維的試驗場,也是新一代文化領袖的支持者。其國際化的展覽、節目和兒童博物館是連結社區並為所有人提供娛樂的包容性平台。

 

 關於 RICHARD MILLE 品牌

 

 從 2001 年品牌創立伊始,RICHARD MILLE 的製錶理念始終致力於將腕錶從純粹計時工具的侷限中解放出來,透過將腕錶以設計、藝術和建築的標準看待來發展其視覺潛力。20幾年後的今天,RICHARD MILLE 腕錶已產出 100 多 款型號,每一款的設計和製作都秉承了 RICHARD MILLE 最初創作時的熱情、永不妥協的原則和富有遠見的美學。

 

 RICHARD MILLE 的腕錶是專為那些對瑞士高級製錶有著敏銳鑑賞力和熱愛的人士而設計的工藝傑作,充分利用了由錶殼和機芯構築出的 3D 空間,將這僅有幾公分的有限空間化為鐘錶創作的空白畫布。

 

 將製錶視作藝術的概念也體現在 RICHARD MILLE 與藝術領域的密切合作。RICHARD MILLE 與當代藝術和藝術家的合作關係包括贊助巴黎東京宮、當代藝術雙年展 Desert X、與編舞家 Benjamin Millepied 和作曲家 Thomas Roussel 的合作,以及收購 EI ditions Cercle d'Art 出版社,這家藝術書籍出版社是在畢卡索的支持下於 1950 年代創建的。

 

 

「聽起來超令人羨慕的吧!」採訪這天,許若瑋和《今周刊》約在臺虎位在台北市的酒吧──《啜飲室  大安》,她喝了一口經典啤酒IPA,用爽朗的語氣分享:「去年四月,我擔任美國World Beer Cup(世界啤酒大賽,簡稱WBC)評審,住在拉斯維加斯的威尼斯人酒店,每天睜開眼,就有上千款啤酒等著你喝。」

 

長年累積的啤酒專業、絕對味覺

 

這份看似人人稱羨的夢幻工作,其實靠的是許若瑋長年累積的啤酒專業,和靈敏的味覺

 

「她擁有釀製、品味啤酒的絕對味覺,是台灣精釀手藝的先驅!」與臺虎合作推出多款聯名啤酒的晶華酒店餐飲部協理孫尚志觀察,許若瑋因為具備豐富的釀酒經驗、天生靈敏的味蕾,因此能夠把許多天馬行空的風味,實踐成消費者喜歡的商品。

 

他以二○一七年,台北晶華酒店和臺虎聯名合作的「台灣在地烏龍精釀啤酒」為例解釋,茶和啤酒都是會發酵的原料,很難抓到平衡和穩定的風味。「但Winnie(許若瑋)卻有辦法想出萃取高山炭焙烏龍茶葉的清香,注入酒體中,」他回憶當時情形。

 

後來,這款啤酒也在一九年的世界啤酒大賽,獲得風味啤酒類草本香料組國家優勝獎(Country Winner),顯見許若瑋的釀酒能力確實受到國際肯定。

 

因為陸續創造出多款啤酒,在國際上獲肯定,許若瑋也被邀請,擔任美國WBC、英國World Beer Awards(世界啤酒大獎,簡稱WBA)、日本的IBC國際啤酒競賽(The International Beer Cup)等國際啤酒比賽的常任評審。

 

「我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跟釀啤酒一樣,製程必須非常乾淨,畢竟只要有一丁點疏忽,整桶就沒了。」許若瑋用釀酒來詮釋自己的性格,強調正是這種堅持,讓她有辦法勝任這份自由、彈性的工作,「懂得自我管理,才能決定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得到什麼樣的機會,」她說。

 

回顧許若瑋的職涯,一路走來,她也確實用行動實踐這份信念。

 

時間回到○七年,當時還在讀大學的許若瑋,在美式餐廳TGI FRIDAYS打工,經過朋友的引薦,加入準備插旗台灣的美式餐廳品牌吉比鮮釀(Gordon Biersch),並派赴美國受訓,學習釀酒技術

 

「每天都得搬幾十公斤的麥,才沒人管你是女生還是男生,」從最基礎的打掃、量測啤酒發酵的狀況、碾麥、洗桶槽開始做起,回憶起剛開始釀酒時的甘苦,她開朗的臉上沒有一絲不悅,對她而言,勞力活本來就是每個釀酒人必經過程。

 

儘管樣樣工作都達標,沒有任何釀酒經驗的許若瑋仍然面臨公司的質疑。

 

「美國同事、主管都覺得,這個女生到底哪來的自信可以勝任?」談起赴美受訓之初並不被看好,許若瑋不諱言,自己大學就讀中興大學昆蟲系,加上過去並沒有喝酒習慣,更遑論品酒,也難怪品牌總部對她沒信心。「在美國人的眼中,就像是廚師不愛吃一樣,不符合職業的條件,」她直言。

 

許若瑋(中)帶著團隊參訪日本大阪箕面啤酒, 互相交流技術。

許若瑋(中)帶著團隊參訪日本大阪箕面啤酒,互相交流技術。(圖/臺虎精釀提供)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花三個月喝啤酒  不服輸的拚勁獲認可

 

個性好強、不服輸的許若瑋深知,必須扭轉這個刻板印象,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多機會。

 

於是,她土法煉鋼,花了三個月,每天反覆喝著廠裡的數十種啤酒,以熟悉每款產品的風味,甚至因為喝酒沒辦法開車回家,常常睡在公司,「我就在公司餐廳和一個又一個同事聊天,順便了解消費者最喜歡哪些啤酒。」

 

而真正讓主管和同事對她刮目相看的,是許若瑋試到一支走味的啤酒。

 

「喝起來怪怪的、味道有點酸,結果發現是酒槽見底後,啤酒變質了。」她還原當時情形,指出正是那次經驗,讓主管、同事發現,她有掌握啤酒味道的能力,終於同意讓她接受完整的生產管理訓練。

 

成為了一名合格的釀酒師後,許若瑋並沒有因此自滿。她思考,若是自己能具備釀酒相關知識,就能整合理論和實務,強化產品研發能力。

 

一二年,她辭去工作,在金色三麥的支持下,赴德國柏林VLB啤酒釀造學院進修。

 

「每天都是背誦使用手冊、考試,進修半年的時間都水深火熱,」許若瑋說,自己並不是用功型學生,討厭考試的她,甚至還把大學當作醫學系念,想不到踏入職場後,仍然逃避不了這門功課。

 

儘管如此,從許若瑋自信的笑容中,還是可以看見她眼中的光芒,滿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一年後,她成功取得德國「釀酒大師」(Brew Master)執照,並到金色三麥擔任釀酒師,負責啤酒生產研發及員工教育訓練。其中,曾獲日本IBC國際啤酒大賽金牌、英國國際啤酒挑戰賽銀牌的蕎麥啤酒,都出自她的手筆。

 

因緣際會下,原計畫赴美工作的許若瑋,一五年加入臺虎擔任首席釀酒師,並在二二年,接下執行長一職。

 

許若瑋

(攝影/陳睿緯)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引領臺虎登上台灣精釀啤酒的巔峰

 

十年間,她帶領臺虎團隊推出上百款風味啤酒,不只屢屢在世界比賽中獲獎。更一舉將臺虎品牌推向全台各大零售通路、飯店,奠定台灣最大精釀啤酒品牌地位。

 

「其實最大的功勞並不在我。」回顧十年來臺虎的成長,許若瑋謙虛的說,自己報到前,臺虎團隊就規畫在新北汐止興建占地二三○○坪的酒廠。自己報到後,更是領著團隊從零開始打造,如今年產能可達六○○○噸。「如果沒有這個工廠,我不可能有能力把產品賣進小七,」她強調。

 

其實,和許多專業經理人一樣,許若瑋也有作為主管的煩惱。「我找不到接班人,」現年四十五歲的許若瑋坦言,在職涯這條路上,確實因為有許多貴人相助,她才能擁有不錯的機會。「像是Fridays總經理李宏智、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可能有機會去美國和德國學釀酒,」她的語氣滿是感謝。

 

「要先自律,才能自由!」許若瑋為這份工作下了註解。

 

許若瑋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延伸閱讀
大S猝逝/旅平險不是生病都賠,僅5家納法定傳染病!到日本保它「就醫200萬內免掏錢」達人完整解析
大S猝逝/旅平險不是生病都賠,僅5家納法定傳染病!到日本保它「就醫200萬內免掏錢」達人完整解析

2025-02-05

48歲大S徐熙媛流感重症猝逝!今年流感不一樣,重症及死亡創十年新高「死的都成年人」,哪些人是高危族群?重症4徵兆
48歲大S徐熙媛流感重症猝逝!今年流感不一樣,重症及死亡創十年新高「死的都成年人」,哪些人是高危族群?重症4徵兆

2025-02-03

大S流感猝逝…流感疫苗來不及接種怎麼辦?醫:可買2特效藥備著「4種症狀出現能先搶命」!
大S流感猝逝…流感疫苗來不及接種怎麼辦?醫:可買2特效藥備著「4種症狀出現能先搶命」!

2025-02-03

大S猝逝/「肺感覺被抓緊就快篩!」年輕人得流感3狀況致死率高…感染科醫揭致命點:免疫力強更要注意
大S猝逝/「肺感覺被抓緊就快篩!」年輕人得流感3狀況致死率高…感染科醫揭致命點:免疫力強更要注意

2025-02-03

大S徐熙媛過世享年48歲,醫:中年人流感重症機率「百分之一」…3併發症可能奪命,流感和感冒怎麼分
大S徐熙媛過世享年48歲,醫:中年人流感重症機率「百分之一」…3併發症可能奪命,流感和感冒怎麼分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