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十三歲的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得到一台相機,自此啟發了他的電影創作之路,庫柏力克用盡一生拍了十三部作品,每一部,看愈多次,愈好看。
有一種電影第一次看感覺很怪,你問自己:「我是在看什麼?」
第二次看,第三次看,愈看愈好看。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導演比你先跑了一大段!
他是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專拍這種電影,他只拍過十三部,部部是課堂教材。看他的電影,抓不住風格。前一部和後一部,沒有影子重疊。為什麼?他不拍重複類型,他就是要打破框架,包括自己定下的框架!他是如何做到的?從何起步?
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十三歲的庫柏力克得到一台相機,是爸爸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他小學成績太差,差到六年級退學,課業外也看不出天分。爸爸是紐約市的有錢醫師,有心培養兒子新興趣。他教兒子下西洋棋,鼓勵閱讀文學,送攝影記者等級的相機。果然讓他入迷,時間都花在下棋、閱讀、拍照。
興趣,成就了不凡
他成名後,說自己從下棋學會運用資源,分析該走的步驟,一步步達陣,用下棋的方式拍電影。他棋藝厲害,剛出道時,常去中央公園贏棋賺生活費。
上中學,作業抄同學的,但他超愛閱讀,妹妹回憶小時候,唯一印象是哥哥總拿著一本書。鄰居的孩子有自己的暗房,他相機掛胸前,沒事就泡在朋友家的暗房。他常逃課看電影,一周看八片。邊看邊挑毛病,想像自己要怎麼拍?
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二日,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過世。這天他在街上,拍到書報攤老闆傷心發呆,照片賣給《LOOK》雜誌,拿到二十五美元,十六歲進《LOOK》雜誌當攝影。
剛好總編輯有一堆講電影的書,全部都借來看,他常拍的不是單張照,是一組能講故事的照片。雜誌派他去拍拳擊賽,他想拍紀錄片,爸爸借他三九○○美元,完成後賣了四千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