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賈樟柯:我的電影生涯現在才剛開始!

賈樟柯:我的電影生涯現在才剛開始!
賈樟柯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 為他奪下不少國際獎項,也在國際影壇打開知名度。

2014-03-06 13:16

擅長描繪小人物生命經驗的賈樟柯,為新片《天注定》奔走十個月,還無法在中國上片,盜版卻已流傳開來。但他不改樂觀,認為不論等待多久,只要本片最終能播映,就是創作的最大價值。

如果你是一位來自中國內陸的重考生,學業乏善可陳,又成長在物資貧乏、訊息封閉的鄉間,你唯一的興趣是寫作,二十年後,你想像自己將成為怎樣的人?

答案是:國際知名大導演。

來自山西的賈樟柯,二十三歲才錄取大學,入學時,年齡比周遭同學大好幾歲。但在當上導演後,賈樟柯的電影頗受好評,三十六歲那年,更以《三峽好人》拿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而且,賈樟柯不是只懂得拍文藝片,他管理的電影公司,因為經營海外市場有成,至今每一檔影片發行,結算下來都是獲利。身兼導演和製片雙重身分,讓他走出一片天。看似落後起跑的人生,一旦直線加速,進度反而超前同儕。

在賈樟柯的電影裡,看不到知名演員,這點和多數導演大相逕庭,他多半以素人當主角,拍攝基層生活的樣貌;例如令賈樟柯聲譽鵲起的《三峽好人》,講述的就是三峽大壩工程期間,在四川奉節城內發生的故事。早期的《小武》和《站台》,則把故鄉當作背景,講述扒手和演員的故事。

因為賈樟柯的電影富有人文關懷,風格獨樹一幟,二○一三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將他列為「二十五位最值得關注的中國人」。一起入榜的,還包括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騰訊執行長馬化騰等知名政商人士。

 

天注定

改編自真實刑案的《天注定》,在中國何時得以上映,備受矚目。(圖片/佳映娛樂提供)


新片延宕又被盜版 生涯最大挫敗


然而賈樟柯的導演生涯,也在同一年遭遇重大挑戰。他所執導的《天注定》,雖然取得審查許可,但由於題材改編自多起真實社會事件,難免令人與中國時事聯想在一起,已經等待四個多月,仍無法在中國播放。「早在延安時期,話劇就是宣傳的重點,連老農都看戲。而且影視作品不需要教育程度,連文盲都看得懂,因此中共對電影、電視的控管,遠遠超過對文字的控管。」作家范疇觀察。

《天注定》哪裡敏感?原來這部電影的四個小故事,分別改編自中國歷年發生的胡文海案、周克華案、鄧玉嬌案,以及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其中,胡文海是聲稱為除貪官、槍殺十四人的死刑犯,周克華是專門槍擊受害者頭部、搶錢的悍匪,鄧玉嬌則是為了抵抗性侵害、失手殺死嫌犯的女服務生。

這三件發生在中國的知名刑案,賈樟柯以電影手法重新詮釋,無異於喚起民眾的記憶。「這是第一次,有人敢這麼直白地談這件事情(社會暴力),而且被允許了,只是還沒上映。」佳映娛樂總經理劉嘉明觀察。

新片上映遙遙無期,更糟的是,今年二月二十八日,賈樟柯發現電影盜版在網路流傳,他無奈表示,自己的電影公司將負起賠償責任,停建籌備中的北京文藝電影院,將資金拿來彌補其他投資人的損失。

回顧一三年,中國電影在多部本土大片支撐下,票房大為成長,全年累計金額高達二一五億人民幣(約新台幣一○六○億元)。以電影事業為主的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股價也比A股更加風光,堪稱是行業豐收的一年。在這場盛宴中,賈樟柯用鋼筆一筆一畫寫下劇本的作品被迫缺席,無法得到觀眾肯定,心情想必好不起來。

「這次的痛比較大(指電影被盜版)!」賈樟柯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雖然語調平穩,卻仍難掩苦澀和疲倦。

賈樟柯坦言,《天》片苦等院線上映的機會,卻被盜版「偷襲」,是他從影十七年來最大的挫敗。但是賈樟柯很快恢復了信心,他堅定說:「在這樣一個複雜環境裡,還是需要有些理想、堅持去推動它……不管等待一年或三年,電影最終能上映,都是種進步。」賈樟柯進一步強調:「這部電影有公映的價值!」

與賈樟柯多次合作的音樂人林強認為,賈樟柯「有豐富人文素養,和悲天憫人的胸懷」。但在流行拍攝古裝、時裝電影的中國,為何賈樟柯選擇與眾不同的路,訴說小人物的故事?這和賈樟柯的成長背景有關。

一九七○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末期,賈樟柯在山西汾陽出生,賈樟柯的父親被下放回老家,在村中擔任中文老師。從小生長在大雜院裡的賈樟柯,和農民、工人等民眾相處,培養出他對社會底層人群的感情和觀察力。

上了高中以後,賈樟柯只對文學創作感興趣,課業表現並不理想。當時中國剛剛走出文革動盪的陰霾,經濟開始改革,當原本貧窮的社會改革開放、走向追求財富,賈樟柯也不斷尋找接觸外界的管道。例如為了離開家鄉,他曾經苦學當時流行的霹靂舞,跟著藝術團在鄰近鄉村巡迴演出。

他回憶,在訊息封閉、物質貧乏的小縣城汾陽,年輕人只能透過兩種途徑改變命運,「一個是考大學,另一個是當兵。我不喜歡當兵,性格不適合受約束,所以選擇考大學。」

因為成績不算頂尖,賈樟柯選擇到省城太原,一邊學習繪畫、一邊報考門檻較低的美術系,然而第一年,他並沒有順利錄取大學。賈樟柯心想,如果再考不上,就到廣告公司上班,或是回老家教美術。


陳凱歌、侯孝賢啟發 專拍小人物故事


沒想到,一部陳凱歌的電影《黃土地》,讓賈樟柯深受感動,於是決定把導演當成終身的志向,也準備報考電影系。在學期間,賈樟柯偶然看到侯孝賢導演的《風櫃來的人》,這部描述澎湖青年的電影,對賈樟柯的藝術創作,又帶來一次巨大影響。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個人經驗的珍貴。」賈樟柯說:「大陸文化過去是紅色文化,我們接觸的藝術,很多都是傳奇式、宣教政治理念的作品。包括文學也是,個人意義非常少。」賈樟柯認為,在侯孝賢與楊德昌等人導演的台灣電影中,反而看到個人經驗和記憶的深刻描繪,賈樟柯認為,這正是台灣電影的核心價值,也確立他繼續觀察小人物的創作路線。

在《天注定》之後,賈樟柯的工作依舊滿檔,他正準備和香港導演杜琪峰合作,拍攝一部以清朝末年為題材的武俠電影。事前的道具、布景準備,和商業電影的運作模式,讓他覺得充滿挑戰。

「我自己覺得,我的電影生涯現在才剛開始!」已經從事電影十七年的賈樟柯,說話依舊充滿熱情,看起來,他並沒有被一時的挫折給絆倒。

 

賈樟柯

繼張藝謀之後,賈樟柯再次為中國拿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賈樟柯
出生:1970年
現職:西河星匯影業創辦人
學歷: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成績:《小武》、《站台》、《任逍遙》等。2006年《三峽好人》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兩隻小金雞怎誕生? 轉型起步是找出「直客」

 

緯穎從緯創眼花撩亂的轉投資事業內脫穎而出,主要是受惠於雲端服務商機崛起,經營資料中心有成,業務大爆發;緯軟創業團隊,成員多來自資策會與IBM,二○○○年時緯創才參與投資並重組經營團隊。兩隻金碧輝煌的小金雞一個從內部衍生,一個來自外部投資,成為緯創眾多轉投資中,率先浮上枱面的企業。

 

其中,規模與成長都很驚人的緯穎,更獲市場重視。今年前七個月,緯穎營收已達九八一億元,接近千億元規模,光是今年上半年就賺了近兩個資本額,能有如此亮麗的表現,主要來自於過去需要轉一手的客戶紛紛變成「直客」,譬如臉書、微軟等大廠,過去向惠普、戴爾買伺服器,但如今直接跳過品牌商,向製造廠緯創下單。這樣一來,緯穎做的是「客戶的客戶的生意」,難免衝擊到現有緯創客戶的利益,六年前,緯創決定將緯穎切割成為獨立公司。

 

「切割公司」這件事,對林憲銘來說,不僅經驗豐富,甚至可以說就是他四十年職場生涯中曾經面對的最大試鍊。二○○一年,宏碁品牌本業發展不順,轉投資又狀況連連,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決定展開世紀分割案,將原本由總經理林憲銘負責的品牌與製造一分為二,品牌歸宏碁王振堂主導,至於製造代工則歸緯創,由林憲銘負責。

 

宏碁神切割 兄弟明算帳 他壓力大到牙齒掉光

 

當時林憲銘壓力很大,因為分家後,宏碁親兄弟明算帳,開始大量分散訂單到其他公司,緯創未必分得到好處,必須想辦法尋找新客戶,才能填補空下來的產能。

 

有一次,林憲銘國中同學、蔚華科技及金麗科技前董事長陳有諒想約吃飯,結果林憲銘說他沒辦法去。「我的牙齒有問題,現在只能吃稀飯。」原來林憲銘為了事業,拚到身體出狀況,連牙齒都掉光了。

 

當時,林憲銘為了拉攏美國客戶,每個月至少飛美國一趟,每次都在周末搭晚班飛機,凌晨到美國,緊接著開始整天與客戶、員工開會的行程;開完後,他再搭晚班飛機回台灣,清晨回到台灣直接進公司上班;換言之,等於有三、四個晚上都無法在床上睡覺。這種拚搏的日子整整持續一年多,林憲銘身體承受不了,狀況百出,最嚴重的是,整排牙床、牙齒都壞掉,全部換上假牙,至今十多年來,他還要不時回診所補牙與保養。

 

不過,林憲銘的努力有了回報,緯創總算安度難關,一路披荊斬棘,如今已然茁壯成為年營收超過八千億元的大集團。十幾年來,當年分家後的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已經鞠躬下台,更早獨立出去的明基、友達董事長李焜耀,也因健康逐漸淡出;當年施振榮手下三名大將,只剩林憲銘仍然活躍,而且到現在,仍和施振榮保持良好互動,每年過年都到施振榮家裡拜年。

 

其實,個人電腦早在十多年前就走向成熟,但是要如何轉型,讓大船轉彎,是每一家電子大廠的必修課。林憲銘自己也很清楚,在內部不斷對主管強調:「投資未來一定是必要的,不冒險才是企業經營最大的風險。」這個觀念深植林憲銘心中,源自於施振榮不斷地耳提面命,尤其眼見宏碁發展過程中,幾番劇烈的浮沉歷歷在目,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宏碁在二○一一年解除執行長蘭奇職務,一三年王振堂請辭,引發經營團隊大改組,施振榮回憶,那時最令人不滿意的,是宏碁在個人電腦業務很好時,沒有把賺的錢留下來做長期投資,當個人電腦榮景不再,也已無力再投資新事業。「當時宏碁將獲利都分紅給主管和員工,犧牲公司必要的轉型,直到今天,宏碁都還在承擔當時的後果。」施振榮說。

 

各產業連結 押寶分散風險 新事業還需時間等待

 

看著兄弟登山所遭遇的困境,帶著緯創轉型的林憲銘自然是點滴在心頭,他透過轉投資,建立與各種產業的臍帶連結,分散押寶風險;除了往液晶電視、智慧手機等擴展,轉投資領域還觸及數位學習、資源回收及智慧醫院等新市場,轉投資公司更超過二百家。

 

與林憲銘共事三十多年的緯創稽核長林銘瑤說,所有新事業都需要時間。「大家看到斠面上的公司,但很多新事業都還在燒錢!」對林憲銘而言,小金雞固然閃耀,但諸多仍處於摸索學習的轉投資事業,才是他念茲在茲的。

 

林憲銘一直是個沉得住氣、能夠忍耐到最後的人。○九年,緯創經過多年沉潛,獲利開始出現明顯成長時,他曾對員工說過一段自己的心情:「或許,光明總是比你想像來得慢。但是,施先生(施振榮)給我的啟示,就是要比氣長,要忍才會贏!」他就好像是日本知名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夜鶯不啼,他便耐心地等到牠啼。

 

林憲銘不僅有德川家康般的耐性,緯創龐雜的轉投資,當然需要時間來換取績效,只是隨著緯創規模擴大後,內部管理更加複雜,林憲銘除了投注強大的耐力,更需要果敢決斷的能力。

 

今年三月,緯創內部發生重大違規事件,承接蘋果訂單的部門,發生資料與數據不確實的情況。事件一發生後,緯創立即停工調查,結果確實有主管錯用資料,林憲銘立即果斷地請八位相關人員離職,其中還包括廠長級主管。拜此明快地完成調查與處置,蘋果沒有再嚴厲追究。

 

一位和林憲銘共事多年的員工說,泛宏碁集團那麼多高階主管,林憲銘是少數沒有負評的人,而且他不只與高階主管來往,對基層員工也很關心,很捨得給員工薪水與紅利。「他有親和力,是比較真心對待員工的那種主管。」

 

林憲銘從小在台南長大,父親在亞洲航空公司工作,收入不錯,但祖父幫人家作保,遭人追債,導致家道中落,林憲銘很早就一肩扛起家中經濟重擔,儘管如此,他對錢財卻看得很開。

 

二○○四年緯創出現虧損時,他對員工說,公司不賺錢,他就不領薪水,結果整整一年不支薪,直到公司賺錢;他與從事教職的太太一直都是捐錢大戶,對許多慈善機構很大方,有一年,林憲銘太太在尾牙就提及,她已經把老公前一年的薪水和紅利都捐出去了,讓員工相當佩服。

 

林憲銘夫妻不僅自己捐錢做公益,緯創也成立人文基金會,每年從盈餘提撥一%到一.二五%,約四千餘萬元,作為基金會的經費。但是,近幾年緯創獲利不穩定,基金會經費不足時,全都是林憲銘自掏腰包補齊;例如一五年緯創稅後純益僅一三·三億元,照規定,提撥僅一千多萬元,不足的二千多萬元,林憲銘就全部認下來。

 

與林憲銘是國中同學、又曾為宏碁同事的陳有諒,覺得林憲銘有台南子弟勤勉苦幹的精神,這是企業要經營成功的基本條件。今年六月,林憲銘邀請他擔任獨董,從不同領域給予公司經營上的意見,原本已退居二線的陳有諒,看到老同學還在努力打拼,直呼不容易,認真帶著一堆資料回去研究。「緯創是很大的集團,營業額八千億元、轉投資兩百多家公司。我得花一些時間,才能把公司搞清楚啊!」

 

林憲銘圓滿交棒黃柏漙 傳承進行式 眾人關注

 

看著緯創這幾年的表現,施振榮除了直誇林憲銘做得很好,也提到宏碁當年分家時,很多人才分到緯創。「宏碁的DNA,在緯創是最深厚的;反觀宏碁的文化,則被蘭奇淡化掉了,現在需要一點一滴再重建起來。」

 

不過,施振榮也強調,宏碁如今已是第三代的陳俊聖當CEO、佳世達的陳其宏也是第三代,泛宏碁的傳承是現在進行式;今年施振榮辭去緯創董事,而六十六歲的林憲銘也把緯創CEO交給黃柏漙,專任董事長。「交棒是企業必走的路,面對產業變革的轉折點,交棒傳承是一定要的。」台灣科技業的傳承風起雲湧,緯創能不能走出更好的未來,想必科技圈都在看。

 

林憲銘

六十六歲的林憲銘已將緯創CEO位置交給總經理黃柏漙(左)。

 

緯創

▲點圖放大

 

林憲銘

出生:1952年

現職:緯創、緯穎、緯軟等公司董事長

經歷:宏碁電腦總經理、宏碁資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學歷: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學系

延伸閱讀
 尋訪寶山的花見小路  定點追桐花, 愜意漫漫行
尋訪寶山的花見小路 定點追桐花, 愜意漫漫行

2022-04-07

擁有最多螢火蟲品種!嘉義縣15處賞螢秘境大公開,還有花旗木最佳賞花期「就在此時」
擁有最多螢火蟲品種!嘉義縣15處賞螢秘境大公開,還有花旗木最佳賞花期「就在此時」

2023-05-02

跟著桐花達人  祕探全台五月雪
跟著桐花達人 祕探全台五月雪

2012-05-03

周遊龍潭,一「桐」穿梭古今 沿線追桐花, 賞遊一日行
周遊龍潭,一「桐」穿梭古今 沿線追桐花, 賞遊一日行

2022-04-07

2025螢火蟲季懶人包!全台12大賞螢地點(北部/中部/南部/東部),最佳賞螢時間、親子同遊生態導覽、注意事項
2025螢火蟲季懶人包!全台12大賞螢地點(北部/中部/南部/東部),最佳賞螢時間、親子同遊生態導覽、注意事項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