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一位生化碩士憑著幾本工具書就開啟製琴之路,去年拿下國際大獎,震撼琴界。他說,用自己的生命去體驗刻骨銘心,做出來的琴就有這樣的感覺,這就是一個製琴師該做的事。
按表操課 半路出師
按表操課 半路出師
一把普通小提琴大約一、兩萬元上下,而他的琴已經叫價四十萬元,成為全台最昂貴的本土手工琴。他從未正式拜師學藝,也非自小栽培,五年前開始,憑著幾本工具書按表操課就獲獎,讓琴界人士跌破眼鏡,簡直就是天生的製琴師,他是林殿威。
自小家裡經營木器工廠的林殿威說,父母因為工作繁忙無暇分身照顧,便「托嬰」給貝多芬,「他們把我放在嬰兒床裡,播貝多芬交響曲,我就不哭鬧了,從此貝多芬一到九號就陪著我長大。」
長大後的他在欣賞音樂時,仍藉由流洩出的音符,感受樂者的情緒,並探索音樂背後更深層的精神。
小提琴的結構包含了許多數學原理,而這也剛好是林殿威所擅長的。
理科背景 精工巧藝
理科背景 精工巧藝
他倚著頭,把耳朵貼近略具雛型的小提琴背板,用手指輕輕彈動它,「聽聽這個聲音,這就是在調音,感受它是不是震動得很快、反應速度好不好,背板哪裡要再薄一點,才能讓聲音更平均。」
無心插柳柳成蔭,製琴很重要的關鍵之一是上漆,上漆有很多不同步驟與程序,由於母親早年在日本人經營的塗料工廠上班,使他在耳濡目染下,對上漆有了鮮明的邏輯與概念。
在成長的路上,起初他選擇生技攻讀至碩士,直到二○○八年因命運的鎖鏈繼承家業,輾轉將他拉向了製琴之路。
理工背景非但沒讓他走冤枉路,反而為他鋪路,「我用科學的精神在製琴,琴的每個截面都運用到數學公式,用微積分算容積、截面的弧度是sin的曲線、琴頭是阿基米德螺線,裡面每個都是黃金比例,這些比例都隱藏在科學裡。」
巧遇貴人 灌注功力
巧遇貴人
這樣執抝的態度支持著他一路向前走,製琴比賽前,他因緣際會遇到貴人,奇美創辦人許文龍邀他前往奇美博物館參觀琴房,「我嚇死了,近四百年來上千把名琴、八百多位名師的作品齊聚一堂,隨便一把琴都幾百萬美金,而我可以真切地拿在手上。」
如同有數百位大師站在面前為他上課,作品會說話,他從每把小提琴的弧度與相對位置,理解了製琴師的想法與心血結晶。
那次體驗,彷彿瞬間為林殿威灌注了數十年功力。他發現那些製琴的木頭尚為樹時,已在山上生長了三、五百年,而一把名琴又已有三、五百年歷史,換句話說,成就一把好琴須經過千年歲月,裡頭蘊含了一個宇宙,好的製琴師會把木料完成為一把獨特的琴,被不同的人演奏、流露出不同的氣質,給予人們不同的想法,能豐富展現演奏者的情感。
「製琴師的工作,就是要盡力讓一塊木料變成一只完美的樂器,讓它去表現上天要告訴人們的事情。」林殿威說。
威廉提琴工作室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雲中街9巷12號
開放時間:周六、日
林殿威
1973年生,生化碩士,2005年繼承家中 木器產業、2008年開始研究小提琴製 作,2012年奪得國際製琴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