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音樂家與知名度 p.156

音樂家與知名度 p.156

音樂家的知名度反映一國的文化水準,我家越傭認得出一九八○年蕭邦大賽冠軍鄧泰山,對照台灣大學生令人吃驚又慚愧。

常有人問我,訪問過眾多演奏名家,親眼見到這些音樂明星後有何感想。說實話,我還真沒有想過他們的「名氣」。這次旅法韓國鋼琴大師白建宇(Kun-woo Paik)來台挑戰史上最艱深長大的布梭尼(鋼琴協奏曲),則讓我再一次思考名聲的意義,雖然我得感謝他的太太。
 
三年前,我在巴黎訪問白建宇後與其伉儷一同晚餐。才剛坐定,我就注意到對角一桌韓國人朝我們指指點點;我心想這八成是大鋼琴家被認出來了──果不其然,沒一會兒他們就派了一位小女孩來要簽名。
 
但出乎意料的則是,那女孩竟先向白夫人索簽名!回到波士頓,遇見新英格蘭音樂院教授汴和璟女士。當她知道我訪問了白建宇,第一反應竟是:
 
「你見到他太太了嗎?」
「有呀!怎麼了?」
「那是超級巨星啊!你有沒有向她要簽名?」
 
原來白夫人就是著名的尹靜姬(Jeong-hie Yun)女士。不僅在韓國地位崇高,作品常得國際大獎,更是英國、釜山、蒙特婁等著名影展評審。我其實問過她的職業,但白夫人非常客氣,只淡淡說了句:「我從事電影相關的研究。」她氣質出眾而端莊自然,毫無一般大牌架子,加上收藏逾八千部影片,讓我還真以為她是「電影學者」,完全無法把她和「明星」想到一起!
 
「我在巴黎第三大學念書時,也從來沒說自己是演員。」她笑著和我解釋。「在韓國,我覺得無法呼吸。」拍了三百多部電影的尹靜姬,無論到何處都會被認出來。「我關心藝術而非名聲。但不可諱言,許多演員的確只求知名度,我們要為這本末倒置負很大責任。」
 
對嚴謹認真的音樂家而言,名聲的確是一項困擾。「我們為音樂服務,而天下哪有僕人比主子出名的道理?」英國鋼琴家賀夫(Stephen Hough)就如此說。雖然聲望如日中天,他仍是音樂界最不忮不求的代表,而這也完全反映在他迷人至極且舉重若輕的台風上。「緊張不外乎是虛榮與我執的產物。如果能專注於音樂而非時時想著自己,那根本不會怯場。」
 
名聲常形成刻板印象。紀新(Evgeny Kissin)十二歲半就以演奏蕭邦鋼琴協奏曲成名,但很多人無視他已三十六歲的事實,對其第一印象還是「天才神童」。「我已經習慣了,」他倒看得坦然,「套句俄國人的說法,你也可以叫我『鍋子』,只是可別真的把我放到爐子裡。」
 
「我只能說,年少成名的好處,在於我可以用名聲為藝術貢獻,僅此而已。」
 
雖是音樂界的話題人物,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對名聲的看法卻不如外界想的功利。「在八○年代,我的經紀人中沒一位知道我演奏的價值和我繼承的學派,只知要販賣我的長相和青春。我在台灣、南韓、日本的首場音樂會,聽眾都主要是青春期的女孩,只想拿我的照片和簽名。我到澳洲演奏後,居然在該國被列為頂尖性感偶像。因此我幾乎都隔很久才再到這些國家,等待他們能看到我的藝術而非外表。」
 
畢竟,如果真要擁有名聲,音樂家希望自己能以藝術成就為人所知,而非虛榮外表或廣告宣傳。
 
不過,就一旁觀者而言,我不願譁眾取寵的投機者占據媒體,但樂見努力踏實的音樂家享有盛名。音樂家的知名度,其實也反映一國的文化水準。一九八○年蕭邦大賽冠軍,越南鋼琴家鄧泰山(Dang Thai Son)送我一本他的日文傳記,家中越傭見到封面竟大呼:「了不起的鋼琴家。」讓我吃驚又慚愧──台灣有多少大學生根本不識簡文彬,即使他是國家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
 
波蘭鋼琴巨擘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驚訝地發現他在東京街頭總被認出,根本與走在華沙無異,雖然他也對此知名度很不自在:「有一回我在華沙和姪女吃飯,餐廳老闆竟馬上說『齊瑪曼先生,我會為您特別安排一個隱密的房間』。」當他連忙解釋身旁妙齡女郎來歷後,只見老闆一副「很懂」的樣子說,「對啦,每個人的解釋都是『那是我姪女』。」
 
無論喜愛與否,傑出音樂家就像所有卓越人物一般,總得面對名聲這甜蜜的負荷。即使是尹靜姬,也都承認自己在某些時候還是希望被認出來:「至少當我走在香榭大道時;就不會有人要我幫他買LV包包了!」
 
 
焦元溥
一九七八年生於台北市。台大政治系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外交碩士。十五歲開始發表樂評,大學時差一點改學指揮。近年來遍訪國際知名音樂家,勤於筆耕,嘗試多樣貌發表。
 
 
白建宇錄音作品: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 (Decca 00289 475 6909)
佛瑞:鋼琴作品集(Decca 00289 470 2462)
蕭邦:鋼琴與管絃樂作品全集 (Decca 00289 475 1692)
 

 

品質更好、成本更省

突破封閉醫院體系

 

剛開始,台灣不織布市場尚小,加上許多業者仍使用下腳料等次級布打低價戰。因此兩人只能靠雙腿勤跑業務,先瞄準需要大量擦拭布的漆料行,提供試用以證明品質。

 

甚至,他們沒有挑訂單的權力,「為了存活,什麼單我們都接,先搶市占率。」趙敏足回憶創業初期情形:有客人要求減少擦拭布的掉屑率,他們就得設法找到合適原料;有客戶只下單特殊規格,就要添購設備,賺到一筆錢後,再接著繼續投資,如建置無塵室及取得當時還不盛行的SGS檢驗報告等,前後花了上百萬元。鉅瑋也因此奠定堅強的客製實力。

 

隨規模擴大,鉅瑋逐步開發美容、醫療等客戶。打通醫院的路,走來尤其困難,「醫療耗材的採購工作繁瑣,要單位更換沿襲已久的產品很不容易。」國泰醫院採購單位一位不具名員工直言。

 

鉅瑋是如何辦到的?其實,起初鉅瑋往往在資格審核時就遭淘汰,但碰壁後他們沒有放棄,進一步了解原因,才發現問題出在「規格不符」。

 

「醫院體系很封閉,不知道還有其他廠商可以選擇,之前買的規格就一直用下去,差兩公分它就不要。」趙敏足說。

 

知道癥結後,鉅瑋直接拜訪院方採購談判,除了向對方保證規格無虞,還承諾後續能透過整合規格節省成本,才讓對方同意重新評估資格。

 

於是,他們先投資七、八十萬元採買符合規格的相應設備,並靠著比別人更好的原料品質及完備的檢驗報告,終於獲得院方青睞,第一張訂單就是長庚醫院的特厚護理巾。

 

握有長庚這張成績單,要說服其他醫院也變得容易,隨量體愈來愈大,鉅瑋就開始整合醫院客戶較常使用的規格,據此提出公版產品,再說服醫院轉換,不僅提升生產效率,院方也能降低採購價並增加調度彈性。

 

如今,醫院從原先兩年一次標案,到現在幾乎與鉅瑋長期合作,醫療類和美容生技類產品就占鉅瑋六五%營收。

 

不只著眼醫療產業,他們也積極耕耘自有產品

 

鉅瑋不只是傳統的不織布加工廠,也設有生技研發 中心,負責配方開發。

鉅瑋不只是傳統的不織布加工廠,也設有生技研發中心,負責配方開發。(圖/鉅瑋實業提供)

 

投注生技研發

自有品牌營收超越代工

 

二○一四年,現年三十三歲的鉅瑋實業二代執行長顏瑋大學一畢業就回到家中工作,從採購、業務到銷售等基層職務做起。

 

兼具原料和品牌經驗的顏瑋思索,公司若要長久生存,不應只是被動滿足客戶需求,更要主動出擊,於是積極投入研發和品牌重塑。

 

在生產端上,鉅瑋逐步往生技方面靠攏。顏瑋認為,要為不織布加值,配方和可降解是重要關鍵,因此一四年起陸續花兩億元升級無塵室,及成立生技研發中心,藉由實驗、開發,推薦客戶適合的布料。

 

  • 可降解:泛指能夠透過環境中微生物(如真菌或細菌)作用,被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質,減少對地球的負擔。

 

而在品牌端,顏瑋則成立銷售中心,導正過往每出一個新品就創一個品牌的問題,將十五個品牌統合成現存的六大品牌,比如母嬰產品「妙妙熊」,醫療照護則為「護可潔」等。

 

這些產品過去都賣給醫院等機構,一般大眾對品牌認知度低,但顏瑋反向思考,認為賣進醫院、月子中心等於間接宣傳,有助於提升消費者的信賴度。因此,即使通路上架費昂貴,她仍決定先搶市再議價,此舉成功讓鉅瑋自有品牌的營收比重在二○年超越代工,目前更占營收七成。

 

不織布同業公會祕書長黃稚評觀察,「(鉅瑋)第一代懂很多,但怕人家學;二代更樂於改變、勇於創新,是業內很願意突破的廠商。」而面對中國市場的競爭,很多代工都交給對岸,鉅瑋等台廠勢必得有更大幅度的創新。

 

新冠疫情降溫後,因醫療耗材使用量衰退,鉅瑋業績下滑,未來如何繼續拓展觸角、降低風險,考驗著鉅瑋二代的經營智慧

 

鉅瑋實業

延伸閱讀
公開台積電工程師的一天 高工時、高強度、高壓力為何撐得住?「台積電之歌」一聽:馬上有PTSD
公開台積電工程師的一天 高工時、高強度、高壓力為何撐得住?「台積電之歌」一聽:馬上有PTSD

2025-03-25

川普對等關稅傳全球開徵20%!晶片還有機會豁免?台積電赴美等於外移?高雄廠今上樑掃質疑|今周重磅
川普對等關稅傳全球開徵20%!晶片還有機會豁免?台積電赴美等於外移?高雄廠今上樑掃質疑|今周重磅

2025-03-31

台股今年已跌10%,現在能歐印台積電、00919?折扣戰可能才開打,別讓荷包比股價先見底...艾蜜莉揭「致勝3招」
台股今年已跌10%,現在能歐印台積電、00919?折扣戰可能才開打,別讓荷包比股價先見底...艾蜜莉揭「致勝3招」

2025-03-28

台積電為何能掌握全球命脈?《日經商業》特輯剖析4關鍵!大讚鴻海:靈活應變地緣政治風險
台積電為何能掌握全球命脈?《日經商業》特輯剖析4關鍵!大讚鴻海:靈活應變地緣政治風險

2025-03-24

不該只信台積電會2千元、卻不信也可能破500…施昇輝:5個該破除的2330迷思「想賺錢它最保險」
不該只信台積電會2千元、卻不信也可能破500…施昇輝:5個該破除的2330迷思「想賺錢它最保險」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