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讀大學的年輕時代,曾經在校園與友人自導自演過一齣舞台劇《羅密歐與茱麗葉》,風靡當時文學院。這麼一部眾所皆知的莎士比亞著名愛情經典,能引起眾人的叫好,最大原因是我們把它改編成一齣爆笑劇中劇:觀眾到齊,演員趕不及到場,於是兩個掃地工友臨危受命交錯演出劇中十一位男女的角色,而且還故意在台上當眾換裝變易角色,前一刻還是對立劍客,下一刻馬上變成纏綿愛侶,等一下又變成神父修女,荒謬的自欺(欺騙另一位演員)欺人(欺騙台下觀眾)舞台邏輯與喜感,使得這齣學生作品小有口碑。
其實《今晚菜色如何,娘子?》也是經典老戲重新搬上舞台。大約在十年前左右,張艾嘉(唯一一次登上舞台演出)與鄧安寧、趙自強等演員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就演出過四場《今晚菜色如何,娘子?》,劇中充滿挑逗、欺騙、殺人、判等對立荒誕情境,可以說是台灣小劇場最早的黑色喜劇;至於今年的新版《今晚菜色如何,娘子?》,則在鄧安寧與陳立華的架構下,改編自《納粹混世軍》與清末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以對比的方式,將古代與現代兩個時空,錯落在同一個舞台上,塑造唐突的喜感,並延續原作的殘酷黑色。
就如前面所提到,角色多重扮演其實是《今晚菜色如何,娘子?》最大的商業賣點,尤其是這次演出的卡司都是有料的演員,除了鄧安寧、趙自強回鍋上場之外,替代張艾嘉的蕭艾一直是我很欣賞的舞台女星,再加上劉亮佐與林麗卿共五位演員,可以想見舞台上充滿即興式的猛爆能量||當然,這類型作品的趣味,也就在於因此而生的角色真假虛實間的跳躍(因為觀眾其實都心知肚明誰是誰),如何在充滿象徵的舞台八片屏風之間,觀察出古代、現代與夢境回憶三組時空差異,計算劇中人物與角色關係的必然邏輯,並察覺出誰演出哪些角色,以及演技的不同點,絕對是觀賞《今晚菜色如何,娘子?》最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