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是個兼具文化深度、廣度的國家,自文藝復興以降各藝術領域便奠下傲人的基礎。文學上佩托拉克的《十四行詩》、戲劇上但丁的《神曲》、建築上布魯內列斯基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繪畫上喬托留於聖方濟教堂的壁畫、雕塑上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音樂上維瓦第的《四季》,這些深具代表的文化圖騰,已成為全球藝文迷共同的感動,更為義大利靠著先人遺產賺進大筆觀光財。
不常接觸古典音樂的人排斥聽聲樂多數,主因在歌者唱什麼聽不懂,語言的確造成某種程度的隔閡,但音樂超語言的感動卻因此被忽略,好的聲樂演唱只要用心聆聽,使用何種語言其實是其次的問題。更何況聲樂還有不同屬性的曲類,除了歌劇中充滿戲劇張力的詠歎調,還有講究細膩內斂的藝術歌曲。如果,您聽不慣激昂煽情的詠歎調、也不喜歡正襟危坐的藝術歌曲,推薦您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動聽短歌,這張芭托莉《義大利現場演唱》就收錄二十四首這樣的小曲,其精緻短小的程度可見一斑。
一九九八年六月次女高音芭托莉,回到家鄉義大利舉辦兩場音樂會,這張唱片便由這兩場音樂會剪輯而成。前五首曲子由小型巴洛克古樂團伴奏,大鍵琴、古提琴的伴奏搭配芭托莉精緻的唱腔,重現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絕代風華。第二部分則由法國鋼琴家提鮑德特伴奏,芭托莉彷彿傑出的雕塑家,用嗓音熟練地捏塑音符,栩栩如生地建構歌曲中的血肉骨架,濃烈處揮灑自若、遊刃有餘,細膩處刻畫精細、巧奪天工,極高音域的弱音表現更是自然清晰,宛如氣球般不費吹灰之力地飄上雲端,令人嘆為觀止。精湛的演唱贏得現場觀眾極熱烈的掌聲與喝采,雖然唱詞對我們來說顯得陌生,但是優美動聽的旋律以及芭托莉豐富情感的詮釋,早已凌駕語言文化的一切障礙,直指人心地贏得藝術的桂冠。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聖殤圖(Pieta)我們無緣親手觸碰, 但是芭托莉彷彿被米開朗基羅親吻過的絕妙嗓音,讓躺在沙發裡品嘗著 Cappuccino 的我,同樣獲得心靈上的感動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