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二0五0淨零碳排的挑戰,永續旅遊已成為當前的流行旅遊方式。在臺灣各地積極推動永續的進程中,位於離島地區的金門自然也不落人後,不僅從食、住、行等與旅遊息息相關的三大層面上配合中央政府的淨零綠生活政策,更以「整潔金門,永續島嶼」為目標,為遊客打造屬於金門的美好永續旅遊體驗。
過去,觀光產業被視為「無煙囪工業」,但真的是這樣嗎?從旅遊中為了方便,使用一次性備品產生的垃圾,到海邊水上活動對海洋生物的侵擾,甚至是景點爆紅導致環境過度承載⋯⋯,這些看似不嚴重的個人舉動,長期下來可能對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提升在地環保意識 從三大層面建構環境友善措施
金門縣政府環保局長李廣榮表示,金門面積僅約一五0平方公里,且民生資源幾乎倚賴進口。因此,十多年前,縣府團隊便意識到,儘管單一旅客的行為對環境的影響有限,但長久累積下來,對金門整體環境仍會造成衝擊。
為了讓這片由戰地史蹟、閩南聚落、洋樓僑鄉與豐富生態交織而成的美好土地永續經營,金門縣政府根據在地特色,持續配合中央淨零綠生活的政策,透過輔導措施凝聚各界共識,從食、住、行三個與旅遊最為關聯的層面進行全面改善,讓永續旅遊不只是為了保護環境,更成為一種獨特的旅遊風格。
李廣榮回顧這十多年來的努力,在「食」的方面,金門縣持續鼓勵在地餐飲業者藉由落實垃圾分類、廚餘回收、採購環保標章產品、運用在地食材,以及員工教育訓練等方式,成為對環境友善的環保餐廳;在「住」的層面,則透過環保旅宿認證,鼓勵旅宿業者從落實不提供一次性盥洗備品、續住不更換床單等方式,讓永續理念落實到行動;在「行」的部分,則藉由橫向的跨局處合作,與工務處、建設處及觀光處等單位攜手建置高密度的綠色運具設施,讓遊客在金門不再為交通感到焦慮。
金門縣環保局長李廣榮表示,旅遊行為不外乎以食、住、行為主要訴求,而金門面積僅150平方公里,且民生資源幾乎依靠外援的蕞爾小島,因此,不論是低碳旅遊,抑或是對環境友善的任何措施,對於金門的永續發展都相當重要。
良金牧場選用金門在地自產自製的牛肉,打造美味的「現沖酒糟牛肉麵」,實現從產地到餐桌的一條龍永續餐飲服務。
喬安牧場除了盡可能選用在地的牛肉與豬肉做為食材,同時在內用服務上使用環保餐具,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凝聚各方力量 交出亮眼「永續」成績
在各界的努力下,截至今年四月底,金門已有四十九家環保餐廳和一百四十三家環保旅店,成為六都以外,環保旅宿比例最高的地區。此外,金門還與三家電動運具業者合作,提供三十七輛電動汽車、六百四十七輛電動機車和三百七十一輛電動自行車讓遊客租賃,同時結合自有空污基金及離島建設基金,每年為在地居民提供二百個補助名額,以鼓勵淘汰老舊機車並換購電動機車,讓金門電動機車數量從二0一八年底的一千六百四十二輛成長至二0二三年底的三千四百七十八輛,成果斐然。
「當然,要更有效地推廣電動運具就必須強化能源補充設施,才能真正舒緩民眾的里程焦慮。」李廣榮進一步補充,目前在縣內重要的觀光景點與公共場域停車場多設有充電站,並與廠商共同合作維運,因此無論民眾是駕駛電動機車、轎車或是公車,都不需要擔心電力不足的問題。
無論是駕駛電動汽車、機車甚或是公車,透過高密度的能源補充設施服務,在金門都不需要為里程問題焦慮。
啟動點線面的環境改造計畫 打造整潔、美麗、友善的金門
儘管目前看來金門在永續旅遊的方向上取得了亮眼的成果,李廣榮仍謙虛地表示:「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他引用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對永續旅遊的定義——「充分考量目前及未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影響後,落實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社區需求的觀光方式。」指出下一步金門要思考的,不只是永續旅遊對環境的保護,更要取得生態環境、社會環境和地方經濟等三方面的平衡。
因此,縣府團隊持續落實陳福海縣長「打造整潔、美麗、友善金門」的施政理念,從今年起致力以「整潔金門,永續島嶼」為目標,協同機關學校、鄉鎮公所、軍方和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國有財產署等中央單位,全面檢視亂丟垃圾、社區村落頹屋、公廁整潔改善甚至是海洋與空氣污染等環境整潔議題,啟動點線面的環境整體改造計畫,期望不只是保護金門的自然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同時也能形塑尊重當地社會文化的價值觀,並創造公平分配的經濟效益。
李廣榮舉例,對於四面環海的金門來說,海洋廢棄物污染是相當重要的議題。然而,全面盤點後發現,金門有八成的海洋廢棄物來自境外的廈門、漳州和泉州一帶,因此縣府除了根據四季的洋流流向,號召民眾一同參與淨灘活動,也期待未來在中央政府的協助下,與中國大陸沿海地區進行溝通,共同促進海洋環境的保護行動。
李廣榮坦言,要打造符合永續旅遊定義的環境並不容易,期望未來能持續藉由各界的通力協作,讓永續觀念落實在生活的每個層面,讓金門真正成為整潔永續的美麗島嶼。
(金門縣政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