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好吃的餐廳及人文風情,然而要如何創造更多的旅遊價值?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邀請,中小企業協會前理事長、「跟著董事長遊台灣」創辦人戴勝通,以及嘉義縣太平村村長嚴清雅上節目分享。
謝金河首先說他很認同戴勝通的一句話:「人生以玩樂為目」,並佩服他能夠在景點當中去尋找感動的力量。
戴勝通分享,他只帶著客人去他曾經拜訪過的地方旅行,去他走訪過的餐廳吃飯,並替每一個地方找到更多的價值,包括文化、藝術、音樂等。
嚴清雅則是在太平村打造一座太平雲梯,讓太平村成為熱門觀光景點。未來他還要在這這裡辦星光下婚禮、國際服裝秀,和戲劇學校做戶外劇場。
謝金河喜歡在全台各地旅遊及吃美食,他讚嘆戴勝通可以說服嚴清雅,在太平雲梯上辦晚宴,他笑道:「如果人生可以有這樣的一個難得的記憶,這不容易的;我第一次對太平雲梯很驚艷,就是村長找藝術家施力仁,將犀牛擺在橋上,變得很藝術。」
▲藝術家施力仁的犀牛作品。
戴勝通表示,他經營旅遊10年,寫了38本書,跑了將近1000民宿,自己用雙腳走過,所以能夠深入,「深入,才能夠找到要怎麼做。」
「全台我看過所有的村,最有特色的是太平村,9彎18拐的山路真的好痛苦,可以到了以後就不累了,因為風景很美;在1000多公尺的太平雲梯辦晚宴不是很棒?」於是,他向村長提案,得到了他的同意。
用心打造最美偏鄉
嚴清雅分享,大家出去旅遊都要找一個目的地,「很多人認為太平是偏鄉,克服彎道還有那麼長的山路,但到過太平村後會發現世界怎麼會有這麼美的地方,也看到我們這麼用心在做事。」
「三分地理、七分做。」他強調,村民將心愛的土地,透過政府的輔導、資源等挹注,「自助、人助、天助、神助,所以很多人都會感動,一個偏鄉可以翻轉,一定會有天地人的結合。」
「太平有最好的產品,茶、咖啡、高冷蔬菜,天候很涼快,當人心情好,食物就好吃,尤其我們創造每一處都是景點、特色,先從清淨家園開始,再做花園藝術品及文學化,成為一種在地的情懷。」
謝金河分享,他在過年時到太平村旅遊,看到老街有賣麥仔煎(麥煎粿),「小時候吃過,從來沒有再看過這個,我那天吃兩塊,小時候吃過的印象深刻的東西,在太平老街重新看到,感受到村長用心,能讓我們在老街上重新重溫舊夢,內心有很多感動。」
▲謝金河和太平村村長嚴清雅(右)。
合作社化經營
另外,嚴清雅用合作社的組織凝聚村民,他也成為太平村的靈魂和代言人。他指出,太平村有好的環境,但地處偏僻,又很保守,返鄉後,他從社區營造、公共利益開始,引進政府資源。
「太平雲梯的興建是指標,會帶來遊客,但我們要好好的管理、經營,把它變成產業;我很堅持用在地組織、在地營運、在地人才經營。」
他分享:「你想要做,工作會教你;想做就要認真做到好,人就這樣訓練出來。」在地有30個員工,當地人籌了200多股,盡量減少開支,給員工福利,股東給拿20%,其他當成存款準備金,50%放在太平村及周邊的福利。
「全村的保險、從出生結婚死亡、育兒津貼,助學金等都從這裡來;這裡的小孩念完國小就要到外面讀書,從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我準備30萬給他們當成助學金,栽培人才才是未來地方的希望。」
他自豪道:「去年只有6個畢業生,3個考上嘉義女中,破嘉義記錄。」
▲太平老街。
將旅遊變得優質
謝金河稱讚戴勝通將旅遊變得很優質,如將遊覽車改成4人座或8人座,「我們以前遊覽車都坐40個、50個人,現在變成像坐頭等艙,從這裡開始改變;我周遭的朋友很多人參加過董事長旅遊,價格高但是性價比很好。」
他問道:「如何用心經營高質化的旅遊業?」
戴勝通指出,做生意要賺錢,但若只是賺錢仍是空的,要能夠提升,「我做了這10年的旅遊業,想要做的是給台灣加分,如台中林家花園,有150年的景,但所有人都不去,我和第八代林董事長談,帶團帶到那裡吃飯、看表演,遊客穿著100年前的衣服在園裡體驗,現在很多人跟著我們走。」
另外,他還在各地找回特色,如原住民8部合音,讓遊客看蘭嶼快消失的頭髮舞,同時還將戶籍遷到馬祖大坵島。馬祖在他的經營下,遊客多了15倍。
旅遊要看質 不是量
解封後國內旅遊面臨國外旅遊的競爭,如何創造開啟台灣旅遊有一個新的價值時代?戴勝通表示,台灣旅遊,政府和業界應該要檢討,不能吸引便宜團來台灣,這對我們到底是加分還是減分?「遊客不是看要量,要看質。」
他坦言:「近一年到國外旅遊,所有業界大家的生意都很好,只有我生意不好,因為我不去搶低價;台灣不應是一直用價格來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