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屬於靈長類動物,從根源上來說,屬於雜食動物,大自然中的任何東西都會拿來嘗試一番,昆蟲也不例外。隨著人類文明發展,我們逐漸選擇好吃又有營養的肉類和蔬菜類,慢慢開始對昆蟲嗤之以鼻。但與此同時,又不得不與昆蟲競爭著空間與食物;於是,或是出於好奇心,或是出於無奈,有許多昆蟲逐漸被人們接受且端上餐桌。
中國傳統觀念中,民以食為天,昆蟲做為與人類接觸最密切的動物,「被吃」是牠們不可避免的命運。吃昆蟲不是簡單的事情,其中蘊含著科學發展的原理:實驗,糾正錯誤,掌握規律,得出結論。昆蟲的種類和數量非常多,最早的「昆蟲美食家」們是在不斷的驚喜與試錯中走過來,而他們逐漸在這個過程中掌握昆蟲美食的規律,了解不同昆蟲「能不能吃,好不好吃,怎麼吃」的難題,並巧妙地發揮昆蟲的營養價值,將其應用在餐桌之上,增添獨特的美味。當然,大部分人還是難以接受昆蟲入口,牠們只存在於少數老饕心中的美味。接下來我將呈上昆蟲大餐,愈往後愈離奇,你能堅持到哪一道菜呢?
蠶蛹
(圖片來源:《小蟲大哉問》)
剝開蠶繭,裡面便是一個蓄勢待發的蠶蛹。蠶繭可用於各式加工,而其中的蠶蛹則是製作點心的絕佳材料,或燒烤,或油炸,鹹鮮入味,酥脆的外皮包裹著軟綿的內餡,放入嘴中香酥可口,緊接著變成豆腐般的嫩滑,對喜歡的人來說是一份絕佳點心。蠶蛹有大小之分,南方多為桑蠶的蠶蛹,個頭較小,和花生差不多,東北地區則多為柞蠶的蠶蛹,個頭大,和葡萄一樣。桑蠶與柞蠶的蠶繭都可用於取絲紡織,有規模化的養殖,蠶蛹的獲取也非常便利,中國各地都能找到以蠶蛹為原料的食物。畢竟剝開蠶蛹上一環一環的紋路,其實就像一個大花生,沒有太多昆蟲的外形,又有獨特的口感和味道,算是最容易接受的蟲子食材,加上本身產量高,蠶蛹遂成為最常見的昆蟲美食。
蝗蟲
與人類幾千年的共處中,蝗蟲給人類帶來無數次饑荒,而人類迫不得已吃蝗蟲充饑。但就是在一次次對抗之中,逐漸發現各種絕妙的烹飪手段。從最簡單的火烤,到油炸、大火快炒,蝗蟲本身的蟲肉不多,烹飪脫水後所剩無幾,因此酥脆的表皮成為主角;烤熟的蝗蟲香脆可口,配以適當的調料,味道與口感比薯片好上數倍。俗話說「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但秋末的蝗蟲是最為肥美的時候,多了翅膀,個頭也大,品嘗起來更加過癮。蝗蟲也是一道遍及中國的昆蟲美食,外形稍有些嚇人,但至少算是比較常見,絕大多數人可以接受,加上現在有專門的蝗蟲養殖,衛生和產量能有所保障。
臭屁蟲
(圖片來源:《小蟲大哉問》)
半翅目異翅亞目的昆蟲統稱為椿象,身上長有分泌臭液的臭腺,受到攻擊時會釋放出來,因而得名臭屁蟲。大多數的椿象臭味非常難聞,而且一旦被噴到身上,持久不散。正是有了這個武器,椿象類幾乎所向披靡,青蛙吃了牠都會噁心得面目猙獰。或許有人就是喜歡,抑或人類發現香味的祕訣,臭屁蟲也被端上了餐桌。首先是兜蝽,俗名九香蟲,這個名字比臭屁蟲友好許多。新鮮的九香蟲確實有一定的臭味,但炒熟後,原本的臭味就會變成獨特的香味,加上本身酥脆的口感,宛如極香的炒瓜子,是絕好的下酒菜。然後是狄氏大田鱉,俗名桂花蟬,雖然名中有鱉有蟬,卻是一種水生的蝽類,而所謂的桂花味,實際上來源於牠的臭腺。桂花蟬體型較大,烹飪後香氣撲鼻,油炸是主流吃法,去除翅膀和腿後直接咀嚼,享受酥脆的口感和口中逐漸迸發的香味,這是昆蟲蛋白質和腺體分泌的多種味道混合,獨屬於昆蟲的美味。
爬沙蟲
(圖片來源:《小蟲大哉問》)
廣翅目齒蛉科昆蟲,幼蟲時身體細長,腹部每節兩側有成對的氣管鰓,整體形如蜈蚣,別名「水蜈蚣」;因喜好在水流湍急的河中石頭下生活,尤其是沙石多的地方,故稱「爬沙蟲」。成蟲齒蛉有一對顯著的大牙,長相凶猛,可以啃咬樹皮、吸食樹汁,也可以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爬沙蟲是一種對水質要求很高的昆蟲,因此數量稀少,成為不可多得的食物,安寧市甚至稱其為「土人參」,認為爬沙蟲有獨特的藥效。雲南和四川等地有吃爬沙蟲的習慣,烹飪前掐頭抽出腸子,避免吃入泥沙,進而油炸、爆炒、煮湯都可以。但爬沙蟲獵奇的外形和藥效可能高於牠的口味,去除內臟的蟲子,油炸過後只剩下酥脆的外皮,本質上來講和其他炸昆蟲類似,味道上可能還少了點風味的轉變。
蚊子肉餅
(圖片來源:《小蟲大哉問》)
非洲最大的湖泊是維多利亞湖,充沛的水資源帶來更多生命希望,但有時也會滋生大量蚊蟲。瑩蚊在這片水域中肆意生長,即便天敵很多,也抵擋不住牠們的繁殖速度。每當繁殖季節來臨,幾萬億隻瑩蚊從水中冒出,成群紛飛起舞,彷彿湖面煙霧。而活的煙霧不僅是鳥的豐盛大餐,湖邊的居民也十分喜愛。由於蚊子密度高得非比尋常,甚至不需要專門的捕捉工具,拿上鍋碗瓢盆,沾點水開始揮動,瑩蚊就不斷地被黏了上去,無數瑩蚊被聚集在一起,形成黝黑的肉餅,少油煎熟,便是可以媲美牛肉的蛋白質大餐。這一坨肉餅中含有50萬隻瑩蚊,如果不介意顏色和口感,營養價值甚至比牛肉還要高。
作者簡介
陳睿
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科院「dou知計畫」特聘科普專家;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科普部主任;中國石探記科學家團隊總負責人。多次為國內多所大學、中小學及博物館做專題系列科普講座,多次負責承辦國內外大型博物館展覽。參與科學考察數十次,曾率隊深入喜馬拉雅山脈、神農架、雅魯藏布大峽谷、秦嶺、橫斷山脈等地區,行程數十萬公里,記錄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世界。
蘇洽帆
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多次赴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深入雲貴川、西藏等自然保護區進行動植物考察;曾任廣東省博物館科普老師,動植物文化講師;北京多所中小學自然科學課程輔導教師。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 《小蟲大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