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在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公路上,乘著風,駛向五峰清泉,這個被群山環繞的幽靜之地,充滿大自然帶來的禮物,綠樹、紅櫻、白梅,加上暖暖泉水,盡展其迷人多彩。
從竹東沿著縣道122往山裡前進,車下行駛的路線又名「南清公路」——開鑿自日本時代,從海邊的「南寮」,一路切進內山的「清泉」。古老公路揭示了悠久的發展史,「清泉」之名意味著清澈的溫泉,日本時代則稱之為「井上溫泉」,是提供給隘勇線日警的溫泉療養所,有著舒緩疲憊、休養慢性病的功能。戰後,少帥張學良被「管束」於此、美國籍神父丁松青帶來天主信仰,以及傳奇作家三毛留下的足跡,更讓這個被群山環繞的泰雅部落,像是她交織著綠樹、山櫻與白梅的風景一樣,滿載著多彩的故事。
半山俯瞰部落的天主堂
清泉之旅可以從三毛的文字開始:「午後的秋陽將萬物都照懶了,長長的山路好似沒有盡頭,四周安靜到使人想闔上眼睛,安恬的睡上一場無夢的午覺。往清泉的那個午後,就有這一份奇幻的力。」
1980年代,三毛來訪清泉,將老友的手記出版。至此之後,來自遙遠國度的神父,在部落和山地朋友一起吃飛鼠、在運動會賽跑、建立聖堂的事蹟也讓更多人知曉。40多年過去,神父依然在天主堂服務,洗石子建築仍矗立在半山腰。走近,跟著親人貓咪的腳步自由穿梭教堂,天光穿透五彩的鑲嵌玻璃,和煦地打在木頭座椅上;入口和籃球場邊也有大幅的馬賽克壁畫,結合了泰雅族勇士精神與舊約故事。向下可以俯瞰部落全景,流淌的溪水、穿梭其上的四座吊橋,彼岸的桃山國小與溫泉池,眼前所見都是丁神父的一生牽掛。
原住民、張學良、三毛駐足的所在
清泉部落由上坪溪劃過,景點分布於溪水兩側,由4座吊橋連接,像是歡迎著旅人規劃屬於自己的動線,更特別的是,曾在此地留下足跡的人們,都有了專屬的展覽館,用各自的生命歷程展現了清泉的不同面貌。
從半山的教堂走下,先來到「原住民族館」,清泉是泰雅族與賽夏族的活動之地,館內陳列了原民的服飾與日常物品,保留了現代社會中難得見到的原民文化。若是冬日來到,兩旁盛開的山櫻花與館舍的日式建築相映,像是見證了不同族群的歷史交會。若想小歇一下,館外的「頭目廣場」,有著在地鮮果、小米酒、馬告香腸等風味小食,供旅人暫填肚子。
現代社會中難得見到的原民文化。
離開原住民族館,走過「一號吊橋」來到溪的另一頭,高架吊橋的彼岸在半山腰,正好接上「三毛夢屋」。那是三毛喜愛的紅磚平房,隱身於恬靜的部落中,她鍾情地稱為「安靜之家」。三毛過世後,這裡被改建為咖啡館,屋內蒐藏了她的著作、剪報、老照片等,院子則搭建了木桌椅,可停下來點杯咖啡和甜點,坐在作家隱居的宅院,體會她視清泉如夢境的感受。
走出三毛的夢境,斜坡下另一個被清泉所記憶的房子,是少帥張學良故居。「『攘外』還是『安內』?抗日或剿共,是歷史留下的難解謎題」入口展板說明了張學良被軟禁於此的來由,也是台灣島命運的分歧點。走入館內,文物、蠟像、檔案、聲音與影像,多元地呈現了歷史的複雜面。
未完待續….
浪漫台三線公路雜誌|電子書免費下載 https://supr.link/x6t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