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迷幻又炫目的夢幻森林,故事起點是自然落木搭建成一巨大種子,行經流光樹林的巨大洞窟及世界樹,一場由光影打造的夜之寓言故事即將隨著旅人的腳步展開。
「空山祭」今年再度登場,這個由在地藝術家、策展人與臺南市政府聯手打造的實驗性燈節,捨棄生肖喜慶與浮誇造型的傳統燈會,以獨特惡山地形與山林融合為靈感的燈節、揉入當地的傳說故事,讓4000人不到的偏僻山區,湧入16萬觀展人次、並獲台新藝術獎提名,一舉翻身成為全台最美的空靈系山林燈節。
「2021龍崎光節-空山祭」延續展覽獨樹一格的寓言式策展,以龍崎特殊的惡地地形及伏流水為靈感發展主題故事「惡地伏流」,呼應這兩年疫情發展的大環境「在等待中復甦」的意象,14件作品環環相扣,於作品及展覽中探討人與自身、與環境間的關係,敘說一個在變動與不安的時間中等待、蓄積並重新復甦的故事。
空山不空,「空山祭」將人帶到地方
台南龍崎區以往為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新港社人活動範圍,由於當地地質特殊加上河流侵蝕形成不少的「惡地地形」,全區大多屬於山坡地保育區、或自然保留區與地質公園,難以開發,當地以農業為主,人口外流及老化問題嚴峻。
城市的人認為龍崎是一座沒有人、沒有產業的「空山」,政府原本規劃將此作為垃圾掩埋場,而台南市政府與地方居民,也為如何活化地方、發展產業傷透腦筋。
3年前,台南市文化局在月津港燈節後發起一次革命的「實驗」,認為龍崎區的虎形山的地勢特殊、又沒有光害,在地又是充滿故事的地方,便以月津港燈節的策展概念延伸,找來7組藝術家以當地的議題構思故事,籌辦一場光與影的藝術季,希望把人帶進山裡,以藝術的方式說完當地的生態與文化、呈現「空山不空」的概念,也為活化地方的暖身。
第一屆「龍崎光節:看見空不空」,別於傳統燈節的喜慶生效與大型聲光效果,空山祭在地故事,加上無光害的山林環境,吸引了19萬觀光人潮。
圖說:「共生」中的螞蟻象徵在地居民、蜘蛛象徵家庭、鳥象徵社群之間的交流。
第二屆「2020龍崎光節 : 空山祭 : 大地迴生」關懷疫情沖擊下的特殊情境下,雖然許多人面臨分離與歸來,但在這個山林光節的藝術祭將會體會到更多關於遊子回鄉的溫馨和團圓意象。
來一趟燈節,看完一本在地的書
龍崎空山祭自第一屆的「看見空不空」、第二屆聚焦遊子回鄉的「大地迴生」,一路到今年的「惡地伏流」,皆以獨樹一格的寓言式策展聞名,策展人辛綺、陳雋中在展前「蹲」在龍崎,蒐集在地的故事與視角,最後會將文本發展為一個寓言故事,沿著展覽動線逛完一圈,就像與故事主角共同經歷一場冒險。
希望讓來者能在觀展時,體驗到絢麗的作品,也能感受到在地的故事,「走完一趟燈節,也讀完一本在地的書」。
《泛舟種子》與原民藝術家伊祐噶照合作,以當地自然落木搭建成一巨大種子作為故事起點,暗示將來的萌芽復甦。
《九號基地-爆破邊界》以高度超過5公尺的大型充氣裝置述說龍崎過去曾作為炸藥兵工廠的歷史,以此做為故事自我探尋旅程中內省的象徵。
《光洞》以竹材結構及螢光絢麗的鐘乳石搭建規模超越去年流光樹林的巨大洞窟,透過螢光幻化投影,色彩炫目。
《世界樹之泉》則首度於展覽中引進科技藝術的手法及元素,利用燈管、LED螢幕及投影,在自然樹林的陰影中創造出一片流動的夜光森林。
以藝術擾動地方 產業與人潮回流
由於虎形山當地以白堊土為主、並不適合栽植作物,當地以往栽植竹子、以竹編作為主要經濟命脈,雖然竹製品產業逐漸凋零,當地竹編藝師仍以扎實的編織手藝紀錄這項技藝。空山祭燈節的呈現手法,除了透過環保材質鋁線、大量螢光條呈現外,也結合在地的竹編藝師共同創作,將傳統竹編手藝融入當代藝術。
圖說:空山祭現地的光環境大量使用傳統竹編技藝。
這個實驗性的燈節如今已有「最美山林燈節」美譽,成功地讓城市裡的人走入山林、重新關注地方,並成功於2021年4月催生龍崎區281公頃自然保留區和地質公園。
空山祭活動期間在地商家收益不僅提高,居民的對龍崎的認同感與光榮感也隨之增加,而中央與地方政府投入建設龍崎的預算也逐年提升,有民間願意進駐長久乏人問津的虎聚崎市場,成功以藝術擾動地方。
燈節資訊:
展期:即日起至2022年2月28日,每週二及除夕(1/31)為休展日。
購票:龍崎區居民免費;關廟、歸仁、仁德居民亦享平日免費。65歲以上長者、6歲以下兒童、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及陪同者1名,出示相關證件同享免票入場。
交通:活動期間將進行交通管制,禁止遊客汽車出入。假日增開有紅幹線公車班次,「龍崎文衡殿-虎形山公園」有活動接駁車;文衡殿停車場則約有300車位,距離展場車程約10分鐘,接駁班次約每10-20分鐘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