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入住旅宿是為了旅行,在探索他鄉之際有地方落腳,隨著台灣人對住宿品質的期待拉高,各種不同風格的旅宿花樣百變,從景觀、空間到周邊服務,舒適地讓人進房就不想離開,不用再緊湊地趕行程走馬看花,待在旅宿放鬆放空,享受度假的悠閒感,這一次,出發旅行是為了在旅宿留一晚。
高山
木平台看山景 泡一回百年茶席
「有沒有聽到叫聲?那是飛鼠的聲音。」穿過仙湖農場中通往迎山客房的廊道,吳侃薔走在前頭領路,一邊細數沿途偶遇的樹植蟲獸,「你看山頭那邊一球一球、像花椰菜的樹,那都是龍眼樹。」五十二公頃的腹地,初估大約有四千棵果樹。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山裡長大的吳侃薔,是仙湖農場第六代接班人,從成年到成家,「討山」的人,一路和這片土地的生態共生,氣質自然也很像,阿里山支脈養育出親切、踏實的性格,經營旅宿,一把泥土滋養出的兩百年龍眼文化有沒有被了解,是他最傾心關注的事。
在台灣看到「農場」兩個字,刻板印象總覺得有點「土」。「當初念頭很單純,想做跟文化有關的事,後來卻變成網美喜歡的地方。」吳侃薔口中的網美地,是仙湖農場增建的迎山客房,簡約樸靜的房間,配上望山、俯瞰平原的無敵美景,不僅和土字沾不上邊,甚至成為一房難求的熱門住宿點。
兩百年龍眼世家傳人圓夢
吳家世代在這座海拔兩百多公尺的山中,以龍眼為財,作為養家經濟命脈已有兩百年之久,吳侃薔早把當地的龍眼文化給摸得熟透,進房前,他先帶著住客走過一樓九十公尺的小徑,隨步講述山村兩百年的文化。
吳侃薔說:「如果紅酒的好壞可以讓法國人來評論,那龍眼乾品質、風味的標準,就應該由台灣人來定義。」八月是台灣龍眼的產季,適逢午後雷陣雨的季節,先人倚山挖洞建灶,再蓋上屋頂造出「焙灶寮」烘龍眼乾,這種適時切地發展出的生產方式,讓台灣烘出屬於自己味道的桂圓乾。
由他和太太丁敬純打理的迎山客房,看似長於百年龍眼文化的基石上,聽其細究內涵,因果正好相反。吳侃薔說:「旅宿是一個橋樑,不是成果,希望能藉此引發大家對在地文化更多的討論關注,我的目的不是做一個因為龍眼文化長出來的旅宿,是希望藉此讓龍眼產業在未來能持續發展。」
舊時烘龍眼乾的時節,一家人會聚集在木平台上吃飯、睡覺,設計就以此為起點延續。為了更好的視野,他先將客房轉向十度,讓高山和平原納入眼界,陽台以竹管為天、木板為地,搭出平台意象,住客在這裡泡茶、聊天,能眺望山巒、雲海和村莊,與在地文化同框。
空間融入傳統焙灶寮結構
吳侃薔說:「忙碌的龍眼產季,就得用扁擔挑著兩個月的糧食,攜家帶眷住在焙灶寮。」過去,飲食、泡茶就用裝食物的木箱當桌面,現在他在木箱中放入茶包和茶具,再擺上草蓆和坐墊,旅客在客房的木平台就能體驗一場穿梭百年的茶席。
而房內床頭牆面勾勒出的線條,也正是焙灶寮的側面畫;進房通電的鑰匙盒,用木頭砌出寮的外貌;旅宿外觀陣列的柱子,取得也是舊時山坡在改成灶之後,以成排的柱子去支撐寮的結構意象。「設計花三年、施工兩年多,時間很長,所以反思會一直出現,愈到後面空間長得愈簡單。」吳侃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