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喜歡去日本,經常順道去奈良看梅花鹿,但台灣自己也有鹿啊!」用飛快的語速說著,屏東墾丁的鹿境梅花鹿生態園區負責人謝鎮州,像是在替「MIT」梅花鹿出頭叫屈。
不只為台灣梅花鹿叫屈,他說的,更是一趟用科學方法打造墾丁觀光財,同時一圓內心生態夢的過程。
走進六千坪的「鹿境」,園區有三十五位工作人員,伴著約四十隻梅花鹿,就在這裡安身立命。三十六歲的謝鎮州老家在台南,卻愛往墾丁跑,約莫八年前,在澳洲穀物公司工作的他趁著回台空檔,和一起去澳洲的夥伴郭承智到墾丁一遊,與在地土生土長、做旅遊導覽的舊識陳則夫碰面。老友相聚,聊著聊著,意外做起打造梅花鹿園的夢。
謝鎮州回憶當時老友說的故事:「則夫曾遇到遊客問想看梅花鹿,」當時,墾丁固然不缺「野蠻生長」的梅花鹿,但是卻沒有能讓遊客隨時接近的鹿園,「他只能拿五百元鈔票,指著印在上面的鹿給大家看。」碰巧,陳則夫從養鹿的叔叔手上接管了十七隻鹿,於是,開設一家供人親近體驗的鹿園,成了三人做夢的起點。
台灣製造本土鹿園
教導人與動物平和共處
狀似美夢,湊近一瞧,才發現「噩夢」的成分或許更高一些。「我養了二、三十年,鹿看到我,還是怕得跟看到鬼一樣,你還要奢望牠們能讓人摸?」陳則夫養鹿的叔叔潑下冷水,「但我們覺得既然有機會做不一樣的事,還是要想辦法試試看。」謝鎮州這麼說。
據統計,目前在墾丁的野生梅花鹿約有兩千多隻,但因為會啃食農作物,並不受寵,即使是人工飼養的鹿隻,沒有悉心照料、培養感情,脾氣也好不到哪裡去,「民間養鹿,多半是為了割鹿茸,」謝鎮州說,待養鹿人高齡退休,一群「沒人緣」的梅花鹿,「往往只能被野放或是賣給山產店。」
築起一座鹿園,不只是打造在地觀光財,三人更是想為小鹿蓋起一座庇護所。從一開始的三千坪園區、十七隻鹿,到現在有兩倍大的腹地和鹿隻量,謝鎮州說,首要關鍵就是讓彼此熟悉,取得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