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多山的島嶼,70%都是山林。近年,親山健行、山岳旅遊風氣正盛,一條條設計完善、風景多變的步道,領著我們前去探險;但百年前,先民為了彼此聯絡、運輸物資,徒手徒腳開闢山徑,只為循一條安全的路走。
與休閒遊憩性質的步道不同,古道是過去具有聚落聯繫與產業運送功能演變而來的路徑。樟之細路以臺三線為主幹,串聯舊有古道與郊山步道,而臺三線的前身,其實就是從清朝到日治時期,執政者為了維持社會和諧安定、阻隔族群紛爭,所劃定出來的分界。
族群紛爭 歷史劃下的人文界線
臺三線是一條有許多客家聚落與文化地景的公路,拍攝客家文化議題紀錄片的導演彭啟原指出,「以宏觀的歷史角度來看,臺三線確實是從三條線發展而來的,也就是土牛溝、隘勇線,以及古道運輸線。」
在清朝治理臺灣時期,因漢人與生番間的衝突屢屢爆發,清政府遂於1761年(乾隆26年)劃分疆界,沿山形與河流為界,並在平地開挖溝渠,阻隔生番與漢人及熟番來往,此界線便稱為「土牛溝」,也是最早的漢番界線。但當時為了拓墾土地、開發利用,占有優勢地位的熟番不斷向東開墾,於是土牛溝以東形成「保留區」,是界線的緩衝之地,留給在地的熟番頭家管理,以西則是「漢墾區」;而保留區的位置,也是客家人口數最多的地方。
昔日,楊梅以北的頭家屬於霄裡社(凱達格蘭族),楊梅以南的土地管理者則屬於竹塹社(道卡斯族)。但土牛溝僅是一個象徵性的界線,要讓兩邊族群不敢跨越雷池,便需要設隘,並聘請隘丁管理,以保衛地方。彭啟原分享,「因為設隘之地都是客家庄,當時客家先民流傳的《渡臺悲歌》裡寫道,『一日人工錢兩百,明知死路都敢行,走前來到頭斬去,變無頭鬼落陰間。』指這些客家隘丁明知守隘危險,但因錢賺得多,為了生活都敢去。」
商品外銷 循安全的山徑而走
土地有隘丁管理、守衛後,掌握土地經營權利的頭家招攬當地的客家居民擔任佃頭與佃農,以發展產業。在平原有水的地方,種植水稻作為糧食;沒水源的地方,布滿樟樹,則能焗腦、抽藤。
18世紀,國際間陸續拓展海上勢力,因樟腦能做為無煙火藥的安定劑,焗腦遂成為國防工業,許多國家便為了樟腦而來到臺灣貿易。到1870年代,臺灣北部樟樹採罄,因英國人將茶葉發展成臺灣的外銷商品,近山地區的龍潭、楊梅與大溪,便開始種植茶樹。
「你有了產業,就需要運輸道,才能把貨送出去交易買賣。」彭啟原指出,桃園過往倚賴大嵙崁溪(現稱大漢溪)航運,樟腦、茶葉都往三坑子(現稱三坑)或大溪運送,「像楊梅的茶葉會從保甲古道挑到銅鑼圈,再到龍潭,往三坑子集中,再往南的山區叫「大坪」(現稱大平),而三坑子與大坪都是當時的隘。」
過去漢番武裝衝突頻繁,進入山區就像是在冒生命危險,當隘確立後,隘跟隘之間會有聯絡通道,產業運輸也利用聯絡道路作為運輸道,挑夫才能安穩地運送物資。「設隘防番、隘隨墾設,日治時期的隘勇線也就是臺三線真正的前身,是山區丘陵地重要商品的運輸道路。」彭啟原說道。
紀錄片導演彭啟原分享,早期一擔茶一百斤,挑夫天還沒亮就出門上山、運送茶葉,因為走山路辛苦,汗流全身,挑夫會一邊挑一邊脫去衣服,快到三坑子再穿上,把茶交給茶商。可見人力挑擔之辛苦。
告別繁華 靜靜陳述過往
臺灣早期的貨物流通仰賴水運,位在大嵙崁溪上游的「龍潭第一街」三坑子,以及連接陸運與水運的大溪,因具有河運地利,於焉成為許多城鎮的貨物集散中心。路徑的開闢,便是基於生活所需或貿易之便,在山林間穿梭,連結起各地的交通。
「古道,是路徑安全以後才能發展產業,產業需要運輸,就利用既有的聯絡道路或補給路線,並就地取材整修路面,以減輕人力挑擔的負擔,於是就形成了產業道路。」彭啟原強調,唯有先釐清複雜的族群關係,才能理解臺三線古道群的發展脈絡。
隨著1925年桃園大圳通水,大漢溪的水量驟降,加上鐵公路運輸日漸發達,內陸航運趨於沒落,古道也卸下昔日重擔,淹沒在荒煙蔓草之中。雖然古道的繁盛已成為往事,但沿途的圓卵石階梯、邊坡駁坎與舊橋,就像一隻停止運轉的錶,提醒我們這條路上曾發生的種種歷史,等著我們前去探尋古道的前世今生與文化內涵。
本文轉載自《桃園客家》。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