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龍潭柯子崎古道,是過去關西往龍潭運茶的主要路徑。因為地形為長陡坡(坡的客語為「崎」),加上鄰近一帶長了許多野生高大的臺灣赤楊,客語稱之為「柯」,因而得名。
柯子崎古道的盡頭為銅鑼圈台地,古道路徑因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的設置而截斷,無法通行。早期,這段坡道每逢下雨總是泥濘難行,在地居民便鋪設石頭以利於行走。每年春天,柯子崎古道的石階會布滿青苔,遠遠看就像一顆一顆的綠珠子,綠意盎然。
材料就地取材 從石階看出當地地質型態
有別於一般水泥步道,古道修復會特別強調手作,以符合周遭環境與文史特色。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資深步道師李嘉智表示,手作步道是為了保存過去居民就地採用的材料,「古道工法承襲當地的歷史脈絡,就地取材的意義非亂墾亂挖,而是因地制宜,建造可融合周圍環境、減少生態擾動,又符合人體工學、獨具特色的路段。」
修復方式會依當地環境、地質與土壤型態,衍生出各種適地適性的工法。銅鑼圈的地質大致分為紅黃色黏土層與礫石層,自冰河時期至今已形成大約20至40公尺的礫石層,因此柯子崎古道石階以容易取得的礫石為主。李嘉智分享,但臺三線往東到中央山脈的古道,則是以砂岩塊石做成石階,「光是臺三線東邊與西邊的步道用料就不同,像柯子崎、石光古道是礫石,但到關刀山古道就變塊石了。」
兩小石夾一大石 「種」石頭的關鍵在「抬頭」
因運送物資需求而開闢的古道,階梯距離通常不會太大,以利挑扁擔的先民能輕鬆邁步,並讓肩上的扁擔搖晃規律且不至於太費力。
柯子崎古道工法的巧妙之處,在於每一石階的堆砌都是以一顆大石頭為基底,旁邊再以兩顆小石左右頂住。「一方面是穩固、防止滑落,另外也可藉此界定步道與水道之別。」李嘉智解釋,手作古道幾乎都要處理水路問題,尤其是坡道較陡的路段,會特別留意施作是否保有「人走人的路、水走水的路」,盡量不讓兩者交疊。
柯子崎古道的工法精巧,以兩顆小石頭在左右頂住中間大石,強化支撐。
在遇到水道彎曲或急流處時,為了避免水流的沖刷力道過大,則會施作「橫向導流」,也就是取一適當角度將石頭排列後,讓向下沖的水流能受阻礙而轉道,才不會形成小瀑布或讓步道因強力沖刷受到破壞。
石頭的鋪設也有訣竅,「我們通常不稱『擺』,而是『種』石頭。」李嘉智指出,種石頭是將弧面較平整的部分置於上方,較尖的部位往下種在土壤中,接著還要考量上下坡的安全性,調整石頭的斜切面以讓人平穩踩踏、不會滑倒,「關鍵就是要讓石頭抬頭。」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資深步道師李嘉智說明,「種」石頭要依照石頭的弧面判斷。
修復講求路感 位置清楚就不會迷途
客家聚落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伯公散居在田野、庄頭尾、古道間。早期,古道多以林間最壯碩的大樹作為伯公;隨著祭拜講求方便,多數已改在樹旁另立伯公廟。
重視歲時節令的客家人,在每年伯公生日會舉行「食伯公福」儀式。庄頭庄尾的居民會集合,相互幫忙修繕破損的古道,最後再一起「食伯公福」,具有祈福還願的意味。
如今,古道的修復工作在民間各有各的做法。李嘉智深切地說,修復古道的重點除了要保存古意,也應注重路感,「要能清楚找到路,知道每一步踩下去都是對的、穩的,才不會迷途。」
古道沿途有簡易的伯公小廟,讓行經的人祈求平安。
修復古道的材料與小幫手
古道石階的用料,通常是優先選用石頭,但在森林區及石頭採集不易處,也會運用颱風過後的風倒木,如柳杉作為橫木階梯,多數是依照取得的便利性來作為手作修復的材料。
修復常用的工具,則多以十字鎬、圓鍬、寬鋤、鶴嘴鋤為主,避免使用容易損壞古道的大型器械。
開客囉!
柯子崎 |
|
四縣腔 |
koˊ eˋ gia |
海陸腔 |
koˋ er giaˇ |
本文轉載自《桃園客家》。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