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肩負給水大任的水圳,現在搖身一變成為居民親近自然之所。走在圳旁,尋幽訪古,感受昔日客家豐厚人情。
走逛山仔頂相思仔步道 沉浸綠色廊道
「圳道現在已經變成平鎮最豐富的生活文化財了!」桃園市平鎮觀光文化導覽協會創辦人吳家勳說,位於石門大圳山仔頂段的相思仔步道長2公里,林相豐饒、平緩好走,沿途盡是無邊綠意。在平鎮台地上,山仔頂因地勢較高而得名,鄧氏是這裡的客家望族,《雨夜花》的詞曲創作者鄧雨賢,便出生在此。
「這裡是平鎮最有看頭的步道,不論林相、生態、水利設施或工法通通都有。」桃園市平鎮觀光文化導覽協會導覽員劉興家指著步道上的相思樹說,相思樹木質堅硬,先民用來當礦坑支柱或家具,也是製作木炭的上好原料。而一旁的光臘樹樹液是獨角仙最愛的美食,劉興家笑說:「到7、8月獨角仙繁殖的季節,可以看到樹上滿滿的獨角仙!」
水利設施和工法更是不能錯過的亮點。行走在玻璃鋪面的「過水橋」,可親眼看見大圳之水從腳下流過;途經水閘門,一旁有條小小的退水路,當大圳水量過多,就靠這條通道把水分流至下方的大坑缺溪。
平鎮虹吸工:特殊的倒虹吸式引水方式。
倒虹吸式一般利用在水利工程上。借助水位高低差,以U型結構體將處於高位的河水引至低位的河道。
平鎮虹吸工利用罕見的倒虹吸式將水引至對岸。
走到步道盡頭,當圳道為了跨越低平的大坑缺溪時,便興築管線,利用倒虹吸式將水引至虎頭岡山下,此工法在臺灣相當罕見。總長度超過500公尺的暗管,在入口處最為壯觀,原本平穩的水圳,忽然奔騰湧入。吳家勳形容:「就像老虎低鳴,驚心動魄。」短短步道,不僅述說著無盡的水圳故事,也讓水圳更貼近人們的生活。
走訪三七圳 尋新屋楊梅百年風華
發源於楊梅的社子溪,是新屋楊梅地區的母親之河。截取社子溪水、挖掘出的三七南圳,自笨港入海。笨港曾是新屋與中國往來的港口之一,百年前的笨港水深達3米,外海滿是載運貨物的船隻,頻繁往來黑水溝之間。據當地耆老回憶,他們幼時還曾經在此幫忙搬貨上岸,以賺取零用錢。
行經下康榔,轉入社子里東福路977巷,可看到一座橫跨南圳水道的三七圳橋,是現今路牌唯一可見「三七圳」的地方。沿著水路在社子里前行,當地葉劉家族的伯公廟矗立在田中央。客家先民拓墾時會於田頭、水尾、庄頭設立伯公廟,將伯公當作自家長輩,每日燒香祭拜,祈求閤家平安、五穀豐收。
光復圳圓井是桃園大圳及光復圳連結的水利系統。
向南至楊梅社子溪南側,設有拱橋造景的光復圳圓井是桃園大圳及光復圳連結的水利系統,為鄰近地區提供穩定灌溉水源。終點來到楊梅三七南圳上游,南圳呈現彎道狀,流經當地信仰中心泰祥宮。新屋庄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姜義溎表示,每年舉行八本簿祭典時,當值區域亦會以神轎邀請庄頭神明之一的泰祥宮五穀神農大帝,一同前往看平安戲。
三七圳的開拓,為南桃園的客家先民建立安居樂業的基礎。曾經的北圳雖已被其他水利建設取代,南圳的灌溉功能也漸漸降低,但沿著河水所流經的地景,仍能從中窺見先民辛勤開墾的歲月足跡。
姜義溎分享,三七圳橋是現今路牌唯一可見「三七圳」的地方。
悠遊三坑圳 探客家山居秘境
位於龍潭的三坑圳是少數由天然湧泉形成的自然水圳,因未列入公共陂圳管理,沒有興建現代化水利設施,百年來始終維持清新純淨的景色。而「鄰近的居民也不想要太多電氣化設施,希望盡量保持自然樣貌。」桃園市三界爺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曾新蔘說。
三坑圳的源頭來自清水坑溪及附近湧泉,全長約5公里,古道未經拓寬,特別有山居聚落的味道。以古道為分界線,一邊是溪流、一邊是聚落;溪流一側,客家先民順應天然坡度與溪水流勢,開發成一畦畦梯田,因溪水自然下流,形成「上流下接」的灌溉方式,荒野變良田。
三坑圳因未列入公共陂圳管理,百年來始終維持清新純淨的景色。
另一側為清水坑聚落,路邊到處可看到用石頭砌成的「駁崁」,將溪流開採的石頭聚集,疊砌成卵石護坡,成為延伸房屋建造的地基,堅固安全、維護生態。水圳附近地面或溝渠縫隙冒出天然湧泉,除了常有居民提著容器取水,也有用卵石砌成的洗衣池,成為當地特殊景觀。三坑圳旁的徐家老宅為典型的客家農舍,周邊有整排的濃密龍眼樹與橄欖樹,清風拂來,伴隨淙淙水聲,清幽美麗,是在地人才知道的私密景點。
本文轉載自《桃園客家》。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