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什麼時代了!油條、蛋餅皮,使用現成的或半成品不就好了嗎?」但這家店老闆想得不一樣。
位於中興新村光明市場的希谷早餐自1998年開業以來,只有2-3名人力小店,始終堅持每天手工現做豆漿、燒餅、油條、蛋餅,老闆黃希谷23年來親手撖麵糰,有著職人的由衷堅持。
不少常客大老遠開車來吃早餐,即使中興新村早因凍省廢省而沒落,希谷早餐早年店前繞圈排隊人潮雖已不復見,但依然是左鄰右舍、南來北往旅客心中無法被取代的「早餐聖殿」。
拜師學藝 不要辜負「希谷」這個名
黃希谷的職人堅持,源於父親對他的一份期許。
「抗日名將黃杰1962年接掌台灣省主席,父親擔任座車司機兼修車師傅,我出生時,黃杰寄望我未來向將軍黃少谷、文學家黃山谷(黃庭堅)學習,因而幫忙取名黃希谷。」
「但軍事、文學,都不是我的專長,我能做到的是不辜負這個好名字……,天不亮就起床,手工熬漿、揉麵糰,要把中式早餐做到最好!」年近60歲的黃希谷靦腆地說。
年輕時他曾北上跟著老師傅習藝,還獲賞識接手包子饅頭店事業,當時店內人氣滾滾,但他考量父親身體健康問題,決定把店頂出去,1997年回到中興新村,隔年選址光明市場附近開店,「賣完早餐後,走路3分鐘就能到家,和姊妹們一起照顧父親。」
對客人大方捨得 就是對自己生財
但開店並非一路順遂,921大地震後,希谷早餐熬過大半年慘淡經營,遊客消失了,幸好早餐是日常必需,鄉親們支持的反饋力量,讓生意得以撐下去。
「喝一杯香濃非基因改良豆漿」都是這些老客人展開美好一天的起床號,黃希谷遵循父親照顧社區理念,「免費提供再來一杯」、「自備容器者可獲加倍份量」他坦承:「這樣沒得賺!」
看著他用勺子撈起不鏽鋼鍋內熱豆漿表面,「一大片天然豆皮」看得出品質實在,5年前父親離世後,他依然堅持手作與豆漿優惠,相信口碑就是集客之道。
▲純正黃豆現煮熱豆漿,形成表面的豆皮層。
▲長形甜燒餅、圓形鹹燒餅,店內手工自製。
粉蔥、辣油、油酥… 每一個用料都堅持
黃希谷揉麵團做燒餅,燒餅上桌時,鼻子湊過去聞,並沒有濃郁香氣,有的是麵糰烤熟後透著溫暖、樸實的麥香,「大燒餅可夾油條、夾蛋,鹹燒餅帶蔥肉餡,甜燒餅包進紅豆,麵糊當場現攤現煎成餅皮,夾蛋就成蛋餅。」都是鎮店美味。
店內用料不馬虎,他抓起一把青蔥說:「這是粉蔥,質地嫩、蔥香氣息明顯,口感不遜三星蔥,比起一般使用的白蔥,細嚼能品出甘、辛夾雜的微妙滋味。」
黃媽媽站在熱油鍋後面,把兒子切成約10公分長的麵團放進鍋,再拿長長筷子鮮炸油條,「自己炸的油條,自己敢吃!」黃媽媽說,因為不添加明礬、硼砂讓它變膨鬆酥脆,所以總提醒客人趁熱吃(放冷會變軟韌)。一口咬下去,果然跟市售油條不同,油條中心扎實,完全沒有任何刺鼻化學氣味或重油味。
▲黃媽媽邱豐英下鍋炸油條。
黃希谷備料不怕麻煩:「辣油我自製,油酥我自熬,沒加防腐劑,保存期限短,要盡早用完,坊間現成香豬油省事、省成本,但我拒絕人工香料,找不到適用產品,乾脆全部自己動手。」
每天上午8時許店內人聲鼎沸,假日更是吸引不少外地客專程開車前來,就為了這裡的一碗鹹豆漿、一份燒餅油條。
中興新村眷村裡記憶中的希谷豆漿店,樸實無華昭告著「良心食材」,傳述「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信念,人來人往就是給黃希谷最大肯定,一頓早餐,讓賓客長年在生活裡,擁有一股感動、一個盼頭,就是小店的真價值。
【黃希谷小檔案】
年齡:1962年出生(59歲)
學歷:15歲就讀空軍機械學校,從軍至27歲退役
經歷:1989至1997年,台北接手師傅店面賣包子饅頭
1998年中興新村開店
【營運概況】
創業成本:約50萬元
月營收:約10萬元
利潤︰約20%
個人平均消費:約40-80元
註:以上數字作者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