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聚餐怎麼分帳最公平?聽到均分帳單,朋友就點高檔生蠔、龍蝦,平分帳單反而花更多錢,為何我們還要這樣做?

聚餐怎麼分帳最公平?聽到均分帳單,朋友就點高檔生蠔、龍蝦,平分帳單反而花更多錢,為何我們還要這樣做?

2025-04-11 08:49

為什麼分帳這麼容易出錯?當然,有兩種不同的算錢方式。

第一種是把所有金額加總,再用計算機除以總人數—但這會讓不喝酒的人,或是吃得少的人吃虧。

另一種方式,也可以每個人都根據自己點的內容,粗略估算該出多少錢,再加上一些共同點的飲料和服務費,把鈔票往桌上放。

 

聚餐拆單結帳,金額總是湊不齊…怎麼分帳不傷感情?

 

當收錢的人發現金額不對時,每個人只好不情願地再拿出一些湊齊。大家的心裡都頗有微詞,認為是其他人出的不夠多。

 

有時候,的確可能會有人刻意欺騙,不誠實地少給錢。不過,大多數情況都是意外,卻又一再發生。

 

隨著時間過去,假如這群人的收入不斷提高,也變得更慷慨,經驗法則會讓他們刻意多付一點,這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至少表面上如此。

 

不過他們心裡可能還是覺得自己吃虧了。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答案是某些人在估算時,似乎會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估算。

 

在加總時,這些短少的部分累積起來就相當可觀了。

 

經濟學家尤里.葛尼奇(Uri Gneezy)對金錢相關的心理學研究做了一些充滿創意的實驗。他想要研究賽局理論中的「食客困境」(unscrupulous diner’s dilemma)。

 

這樣的困境並非發生在用餐結束時,而是在點餐之前。

 

事先知道均分帳單 會貪心點最貴品項嗎?

 

有些人會認為,應該在點餐之前先決定該怎麼分攤,大家才會清楚自己的責任。

 

聽起來是個好主意,但假如決議是無論每個人點什麼,大家都要均分帳單的話,那麼貪婪的食客就能放肆享受了。

 

他們可以點生蠔、龍蝦,再配上(貴得毫無道理的)起司拼盤和白蘭地,因為那些滴酒不沾的素食者會分攤他們的帳單。

 

不過,真的每個人都會因為知道要均分帳單,而惡劣地改變點餐內容,選擇最貴的品項嗎?

 

外出用餐,怎麼結帳最公平?

▲外出用餐,怎麼結帳最公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尤里.葛尼奇的實驗證實,大家真的都會這麼做。他把學生分成6人一組,事先告訴他們帳單會如何計算,並讓他們出去吃晚餐。

 

事先知道要均分帳單 容易點高單價的餐點

 

當收到的指令是每個人得為自己點的東西付錢時,他們傾向選擇菜單上價格較合理的品項;然而,如果知道要平均分攤的話,菜單上比較昂貴的選擇似乎就多了點吸引力。

 

對某些人來說,「食客困境」似乎根本不是什麼困境。當然,如果每個人都點最貴的,就沒差了,雖然每個人都會付更多錢,但也會吃到更好的餐點。

 

不過,我們也知道,情況通常並非如此。研究中的學生彼此並不認識,但現實生活中會一起吃飯的通常都是好朋友。我們會希望朋友之間不要互相占便宜。

 

然而,想想算錢時總額經常不足的次數,那麼乍看之下雖然每個人都很老實,實際上「食客困境」卻還是發生了。

 

平分帳單容易花更多 為何我們還會這樣做?

 

葛尼奇想要知道,為什麼我們會同意平分帳單,他覺得一點道理也沒有。在他的研究中,他會事先詢問受試者想要各自結帳,還是一起分攤,而80%的受試者都只想為自己點的東西付錢。

 

那麼,為什麼大家在現實生活不這麼做呢?因為還有其他的成本,例如算錢、金額不足時的尷尬,以及最糟糕的,表現吝嗇造成的社交代價。

 

為何我們總是會均分帳單

▲為何我們總是會均分帳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如今,有愈來愈多應用程式能幫助我們記帳,也幫助我們算出最後大家該出多少錢,這些都會有幫助。

 

不過,再怎麼樣我們似乎都無法避免這個最尷尬的社交問題:紅酒是誰點的?

 

延伸閱讀:鴻海(2317)吞3根跌停又1根漲停,上上下下搞得我好亂...存股400張獲利吐光了怎麼辦?短中長線操作一次看

 

作者簡介_克勞蒂亞.哈蒙德(Claudia Hammond)

屢獲殊榮的英國廣播主持人、作家和心理學家。她透過廣播、電視、播客、公開活動或著作,致力於分享心理學和醫學研究如何幫助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

是英國知名學府薩塞克斯大學心理學系客座教授。她在世界各地進行心理學相關主題演講,並經常主持心理學、醫學和科學領域的公開活動。

她也為英國廣播公司「未來網」撰寫專欄,破解大眾的醫學迷思。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大腦喜歡這樣花錢,那樣理財:32條智取金錢的心理學法則,看見你的消費、投資和借貸的財務盲點

大腦喜歡這樣花錢,那樣理財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延伸閱讀
達方攻E-Bike商機,捷克越南電池廠下半年完工!自行車Q4庫存去化完畢,明年綠能營收增近5成
達方攻E-Bike商機,捷克越南電池廠下半年完工!自行車Q4庫存去化完畢,明年綠能營收增近5成

2024-03-06

槓上特斯拉!小米電動車「SU7」最低不到百萬,夏天過熱問題有解?雷軍這說…3大版本、性能一次看
槓上特斯拉!小米電動車「SU7」最低不到百萬,夏天過熱問題有解?雷軍這說…3大版本、性能一次看

2024-03-29

中國電動車殺遍全球,特斯拉砍價又裁員...無力抵擋滅頂!指馬斯克缺2特質,謝金河:江山易曇花一現
中國電動車殺遍全球,特斯拉砍價又裁員...無力抵擋滅頂!指馬斯克缺2特質,謝金河:江山易曇花一現

2024-04-23

體檢自行車道…65歲王國材踩鐵馬拚6天環島,怎麼辦到的?原來腳下E-Bike有玄機,還藏百億商機
體檢自行車道…65歲王國材踩鐵馬拚6天環島,怎麼辦到的?原來腳下E-Bike有玄機,還藏百億商機

2024-02-16

比亞迪銷量超越特斯拉、歐洲每5輛電動車就有1輛中國製...德國汽車教父沉重:已被逼到窘境
比亞迪銷量超越特斯拉、歐洲每5輛電動車就有1輛中國製...德國汽車教父沉重:已被逼到窘境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