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聯手大幅刪凍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行政院長卓榮泰周四(2/27)為此提出覆議,這次大刪凍具體造成哪些衝擊?
在二二八事件78周年前夕,台灣轉型正義工作已被大受衝擊。「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賠償金」被減列1億元,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經費也被大幅刪凍。
二二八基金會擔憂,其長期耕耘的民主、人權工作將大受衝擊,如以刪1/3業務費為例,等同不是讓全體業務營運至9月就停止,就是得關閉1/3館舍,方能維持全年運作。
而內政部被刪約30億元、凍約89.2億元,也衝擊居住(如租金補貼)、安全(如打詐)、轉型正義(二二八)等多面向,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
其中,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遭凍結約10%、41.47億元預算,該經費主要用於推動租金補貼。
國土署估算,目前每月租金補貼經費約31億元,若未能順利獲得解凍,這10%經費等於有逾7.5萬戶租屋家庭恐因此無法獲得租金補貼,也會讓該項經費提早至11月用罄。
藍白大幅刪凍總預算 內政部近120億元預算受衝擊
在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攜手合作下,大幅減列、凍結中央政府114年度總預算,減列2075億元、凍結1607億元,雙創歷史新高,且立法院送出的總預算條文,竟無最終減列加總數字,行政院2/27也對此提出覆議案。
然總預算遭大幅刪、凍的衝擊也開始一一浮現。以內政部為例預算遭刪約30億元、凍結89.2億元為例,影響層面涉及租金補貼、社宅、救災、治安、打詐等與國業務運作,後續恐持續影響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與國家發展。
刪預算衝擊一:二二八、轉型正義等人權工作大受打擊
在轉型正義工作方面,除了「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被減列1億元,二二八基金會今年度原編列3713萬元,但因內政部「業務費」被減列20%、媒宣費遭刪,致該基金會今年度委辦費編列數降至2541.6萬元,另被凍結660萬元,因此至今年6月可運用數額僅剩1881.6萬元(包含資本門250萬元)。
二二八基金會執行長藍士博表示,這次大幅刪凍預算,可謂立法權侵害行政權,也是特定立委對人權教育、推廣工作的不認同,所採取之不理性手段。他直言如此監督預算的方式與過程太過粗糙,且也有部分機關明顯受到立法院的言論審查式干預。
藍士博坦言,若是刪1/3業務費,等同文化部或該基金會在營運的相關人權、轉型正義館舍9月就得關門,若要全年營運,就得關閉1/3的館舍,「任何有基本成本概念者」,都清楚如此刪法,就是要讓該機關或業務無法運作。
追尋歷史真相 二二八基金會主動找出受難者
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指出,該會主要工作為被害者賠償、回復名譽等,近年也透過清查檔案,與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國史館等單位合作追尋歷史真相後,以利後續找出已年邁或亡故、家屬不知情、無合法繼承人申請等樣態的受難者,主動協助其申請賠償或回復名譽。
此外,薛化元表示,基金會也積極與國際進行人權研究交流,包括與韓國的光州518民主化運動、濟州四三事件,以及與日本北海道大學、立命館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行相關學術研討會,或在包含美國、德國、韓國與台灣等國內外地區推動展覽、追思會或出版品等工作。
內政部2/27指出,自2023年1月政府設立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基金會,截至今年2月,該基金會已受理5912件賠償或名譽回復申請、核准4955件,賠償金額總計約58億元;其中包含生命或人身自由案核准2036件、財產所有權被剝奪返還案核准22件,名譽回復證書申請案通過2897件。
刪預算衝擊二:租金補貼恐提早截止受理
國土署曾在2/8說明,該署國土管理業務預算遭凍10%、約41.47億元,該經費主要是推動減輕弱勢租屋族群居住負擔之租金補貼等相關工作。然據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近日受理及核定戶數推估,每月租金補貼經費約31億元,若未能順利獲得解凍,預估自11月經費將用罄。
國土署直言,今年度擴大租金補貼75萬戶即將達標,依此申請趨勢,若預算未如期解凍,目前接受租金補貼核定戶,在11月恐面臨補貼期間無法如期銜接情況;此外,經費運用與民眾申請速度有關,其受影響起始月份也有可能遇到不可預期狀況,經費也可能提早用盡。
國土署表示,政府透過租金補貼政策,照顧全國近60萬戶租屋民眾,讓年輕人、新婚、育兒及弱勢家庭得以減輕居住負擔。此外,依據民眾居住選擇不同,中央也對購屋者提供包括購置住宅貸款、4000億元優惠購屋等專案利息補貼;參與包租代管者,亦有提供修繕補助等支出,重申預算凍結對於居住支持影響層面甚廣。
國土署也向立法院喊話表示,盼支持相關預算,讓預算能夠順利解凍,避免影響相關住宅政策推動,一同繼續為台灣居住正義來努力。
刪預算衝擊三:衝擊治安、反詐費用「形同向詐團投降」
在安全受衝擊方面,以國人關注的防治詐騙業務為例,如警政署業務費遭凍30%約9億元,反詐騙宣導則被刪除或凍結共1.2億元,讓內政部直呼削減相關經費,無異於削弱執法與宣導反詐騙的能力,「等同向詐騙集團投降」。
有知情官員直言,近年詐騙犯罪以電信(電話)、網路詐騙佔大宗,其中又以「假投資」、「解除分期付款」及「假網拍」三種手法居多。因近年社會重視防治詐騙,因此今年度編列反詐宣導經費共2.3億元,其中減列4000萬元、凍結8000萬元。
知情官員表示,該筆經費是用於網路、電視的反詐宣導,目前確定可動支經費約1.1億元,業務雖仍可執行,但反詐宣導成效難免會打折扣,如在電視播放反詐廣告的頻率、時段、時長,以及在網路投放的宣傳密度,都勢必會受影響。
內政部也直言,此次警政署業務費遭凍30%約9億元,反詐騙宣導經費被刪凍1.2億元,都將直接衝擊掃黑、肅槍、緝毒及打詐等核心任務的執行,然詐騙集團日益猖獗,削減相關經費無異於削弱執法與宣導反詐騙能力,「等同向詐騙集團投降」,讓民眾財產安全遭受更大風險。
相關新聞:
總預算刪減影響/交通部遭刪凍逾170億,民眾哪些權益受損?領牌考照、搭公車、公路養護...衝擊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