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民生電價凍漲、工業用電漲14%下周決定?卓榮泰口風緊:只想不要再增加國人生活負擔

民生電價凍漲、工業用電漲14%下周決定?卓榮泰口風緊:只想不要再增加國人生活負擔
▲對於電價將如何調整,行政院長卓榮泰口風緊,稱應由審議會決定。今周刊攝影資料庫

鄭鴻達

政治社會

行政院提供、今周刊攝影資料庫、鄭鴻達攝影

2024-09-27 17:36

媒體報導傳10月電價即將審議,可能方案包括「民生住宅」電價凍漲,但工業電價約調14%。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五(9/27)在立法院答詢時口風仍緊,僅強調應讓電價審議會討論,不宜在這講太多。

國民黨立委呂玉玲接著問,審議會中政府機關代表有8席,所以政府的態度非常關鍵,而報載台電也有提出上述建議因此追問卓揆態度為何?卓揆坦言台電到現在只是有提出一些分析,但結論還是由電價審議會決定。

不過卓揆重申,他已在立法院說過,民生電價的穩定關係到整體物價與民生需要,「我希望不要再增加國人民生、生活的負擔,我只能表達我希望這個樣子。」 但最後再次強調電價仍應交由審議會討論。

電價審議會下周一開會 傳民生用電凍漲、工業漲14%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在9月底開會討論10月起的電價,目前確定壓線在9/30(一)開會討論。有媒體報導指出,因立法院尚未同意追加給台電的1000億元預算,因此內部最新方案維持「民生住宅」電價不調,但工業電價約調14%,盼能穩定國內物價、兼顧台電財務不再惡化。

 

立委追問對電價調整態度 卓揆:盼不要再增國人民生生活負擔

 

卓揆周五赴立法院備詢,呂玉玲詢問指出,台電增資、補償迄今已累計5000億元,電價費率審議會也即將在下周一召開,她了解該審議會有17位代表,其中有8席是政府代表、3席來自工商業與消費者,6席為專家學者,因此政府態度、卓揆的指示就是關鍵。

 

卓揆強調,電價費率審議會的外部代表席次已明顯超過政府的內部代表,所以應讓他們去討論。

 

他說,他已在立法院說過,民生電價的穩定關係到整體物價與民生需要,因此「我希望不要再增加國人民生、生活的負擔,我只能表達我希望這個樣子。」 但他強調仍應交由電價審議會討論。

 

行政院長卓榮泰

▲行政院長卓榮泰(中)前往立法院接受質詢。行政院提供

 

藍委呂玉玲質疑政府「能源政策錯誤」 卓揆:發展綠電才能銜接世界潮流

 

呂玉玲追問,決策者對電價說漲就漲,也說上漲是因為跟著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但基載電力火力發電佔比8成,這就代表能源政策、能源配比有問題,應改善其他替代能源問題、以降低發電成本。

 

卓揆說明台灣的科學園區以及許多來台灣的國際大廠都要用綠電,這是國際趨勢,若台灣沒有全力發展綠電,會與如此世界潮流銜接不上,「所以我們的能源政策沒有問題」;呂反駁表示她並非不贊成發展綠電,但火力發電仍占8成,能源配比仍值得討論。

 

頻被追問對電價凍漲態度 卓榮泰:不宜在開會前說他決定如何

 

呂玉玲追問卓揆是否贊成「民生電價凍漲、工業用電漲14%」?卓揆重申應尊重電價費率審議會的機制,「不能在電價費率審議會開會之前,就說我決定怎麼樣,這個絕對不宜啊!」

 

卓揆說明,政府既要幫台電做好電網韌性的安全,也要能照顧民生及反映成本,因此政府能做的,就是將其過去負擔的政策補助的任務,移轉到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減輕台電政策任務的負擔。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立法院接受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質詢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立法院接受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質詢。鄭鴻達攝影

 

呂玉玲要求卓揆正視能源議題,不應讓下一代去承擔。卓揆強調,經濟部長郭智輝講過,希望兩年內能夠看到台電朝財務健全方向走,這不是口號,而是要一步一步踏實地去做到的。

 

呂玉玲追問,人民已受不了電價問題,且節約用電不應只是口號;卓揆表示,他會與民眾一起節約用電,明年也有提供節能家電補助,鼓勵民眾更換節能家電,這些都是一一步地在做,絕非僅是口號。

 

相關新聞:

台電千億補貼沒到位…10月電價恐漲14%?為何4月已漲11%電費,今年累虧還是將逾5千億

 

自○八年以來,全球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加上川普政府上任後的減稅措施,受益最大的自然是高成長、高評價的科技巨頭,六大尖牙股自一○年以來至疫情前(近十年)的時間,總市值成長超過十倍,遠遠勝過標普五百指數的一九五%。相對地,自一○年以來,小型股(羅素兩千指數)的報酬率僅一六○%,新興市場(MSCI新興市場指數)十年來報酬率更只有八.八%。

 

然而,去年十月底,輝瑞公告疫苗解盲成功後,全球資本市場產生變化。

 

首先,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自○.七七%上升至超過一.一%,反映市場對於未來解封後,全球通膨預期升高,原來的強勢族群——全球電商巨頭市值至今三個月僅原地踏步,代表美國小型股的羅素兩千指數近兩個半月則大漲三八%,超過疫情前的高點達二六%,創下歷史新高;MSCI新興市場指數亦上漲二○%,遠遠超過同期的科技巨頭及標普五百指數(十五%)。

 

過去經濟蕭條自底部反彈,率先領漲的通常是小型股與原物料,而此次疫情不同於過往的蕭條,皆因泡沫破裂影響經濟需求,反而是由實體經濟的封城導致需求緊縮。

 

去年三月,股市因央行寬鬆落底後,首先反彈的是以服務收入為主的大型科技公司,而在疫苗利多消息後,受疫情影響的需求將可能反轉向上,伴隨而來的通膨預期隨之拉升小型股、原物料及新興市場股市的價格。去年十月至今,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與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分別大漲九六%與三四%,可看出市場對解封後,商品與原物料的需求預期增加。

 

二,後疫情商品需求爆發,通膨預期增溫,創造中國亮眼經濟數據:

 

疫情至今逾一年來,以歐、美、日為首的全球三大央行,總計已放出超過八兆美元,除了無限QE外,政府亦大幅擴張財政以因應危機。美國去年財政赤字達近三.二兆美元,占其一九年GDP超過十四%,若加計拜登預計執行的一.九兆美元刺激,美國近一年支出將接近GDP的二五%;同一時間,美國聯準會亦自債券市場購債達二.四兆美元,美國現階段等同於直接印鈔,投入實體經濟救市。

 

不同於歐美政府的撒錢救市動作,中國選擇維持較高的利率,並且優先控制疫情,重啟工廠的運作。在各國仍封城的狀態下,中國已在二○年四月逐步復工,趕上歐美疫情惡化下產生的遠距(筆電、視訊設備)與防疫(口罩、醫療設備)等需求。

 

全球疫情在去年夏天稍微緩解後,又在十一月陸續爆發二次疫情,如今全球除了新興亞洲國家(中國、亞洲四小龍)控制得宜,多數國家仍將希望寄託於疫苗的普及。

 

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影響力將會大幅增加,二○年中國GDP達十五.七兆美元,相較美國衰退後的二十.七億美元,兩者經濟實力的差距縮小幅度,為史上最快的一次。

 

統計至去年十一月底,外資流入中國市場的金額達一二九五億美元,重新成為全球資金流入金額最高的國家。去年十月底以來,中國需求占全球近五成的金屬銅價格漲幅達十八%,此外,中國需求占全球六七%的大豆價格,亦上漲二八%,顯示中國景氣已領先全球開始擴張。

 

中國上證五十指數自去年十月底上漲十七.五%,突破一五年以來的新高,主要領漲族群就是金融股與內需企業(貴州茅台、伊利集團);組成主要為中國銀行業的恆生指數上漲二一%,表現遠遠勝過同期歐美大型銀行。

 

直到現今,中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仍有三.一五%,且自疫情爆發以來,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僅擴增不到一兆美元,遠遠低於另外三大經濟體。未來,通膨若是明顯上升,中國將更有餘裕以緩慢升息、緊縮等方式因應,除了原物料、新興市場與小型股受惠通膨增溫之外,中國概念的銀行、內需公司亦將明顯受惠。

延伸閱讀
台電千億補貼沒到位…10月電價恐漲14%?為何4月已漲11%電費,今年累虧還是將逾5千億
台電千億補貼沒到位…10月電價恐漲14%?為何4月已漲11%電費,今年累虧還是將逾5千億

2024-09-26

歐洲負電價愈來愈頻繁,綠電跌破零元、法國被迫關閉核電廠!但為何居民無感,照繳電費?
歐洲負電價愈來愈頻繁,綠電跌破零元、法國被迫關閉核電廠!但為何居民無感,照繳電費?

2024-08-28

明年總預算案拍板!歲入歲出逾3兆,撥補勞保1300億、台電千億,健保也有…10月電價還會漲?
明年總預算案拍板!歲入歲出逾3兆,撥補勞保1300億、台電千億,健保也有…10月電價還會漲?

2024-08-22

10月電價又要漲?台電拚全年損益兩平 但政府一條件沒到位「漲幅恐約10%」⋯為何7月單月能賺錢有這4原因
10月電價又要漲?台電拚全年損益兩平 但政府一條件沒到位「漲幅恐約10%」⋯為何7月單月能賺錢有這4原因

2024-08-11

緬甸強震/有台人受困倒塌旅館!夫妻赴緬遇規模8.2地震「妻待救援」…外交部曝當地情況
緬甸強震/有台人受困倒塌旅館!夫妻赴緬遇規模8.2地震「妻待救援」…外交部曝當地情況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