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賣菜的教會與種菜的牧師

賣菜的教會與種菜的牧師
部落的山蘇產量與品質都好,平均一個月至少可採收兩次,是主要野菜之一。

吳寶春

生活消費

攝影/ 林韋言

1435期

2024-06-19 14:53

儘管屏東是我的家鄉,但今天開車前往部落的路,還真是頭一遭踏上。遊走在蜿蜒但順暢的寬路中,綿延柔美的山稜線條讓我的心情逐漸放鬆,二十分鐘後,終於抵達目的地——獅子鄉的新路部落。

我不是第一次造訪部落,也不是沒嘗過野菜,但是部落發展有機野菜的歷程很吸引我。

 

從活動中心走出來迎接的,是部落的女牧師黃惠梅,來自台東太麻里金崙部落的她落腳新路已經十四年,她表示,當初派駐至此時,想讓部落住民有向心力與凝聚力,經過溝通觀察後,將當時已廢耕二十多年的部落梯田復耕,邀請教會的教友一起耕作,以有機為目標,提供種植野菜給癌友,加入的教友有二十多人。部落依山群聚,開墾的梯田相對零散,但恰好能區隔種植的品種以及防治病蟲害,兩年後,產銷班正式成立。

 

凝聚且擴大的部落力量

 

「我很記得這一天,大家回到祖先的梯田開始耕種。參加的人愈來愈多,我們會開班會,跟大家說明這一季要種的菜,但不會勉強大家要種什麼。產銷班成立後,政府有資材供應、有正式管理,我們的優勢就是身邊的自然環境,也藉此鼓勵部落青年返鄉,跟著部落老人一起務農,當時最高產量可達八、九百公斤。」黃惠梅眼神閃亮地說。

 

有了凝聚力,她開始以新路部落為主力,進一步把周邊部落拉進來一起種有機,包含伊屯、丹路和南世等排灣族部落。人一多,種植種類就可以更多樣,除了部落常吃的野菜如排灣族會食用的青葙子、紫背草,也有平地人熟悉的山芹菜、昭和草、苦苣、假酸漿葉、野莧、馬齒莧和牛皮菜、紅鳳菜、山蘇,以及白菜與高麗菜等常見蔬菜。

延伸閱讀

旱地裡的鐵人農夫

2024-05-22

物盡其用的真諦

2024-04-24

牛蒡田邊的老大

2024-03-27

漁三代的永續改革路

2024-02-27

工程師與極品鰻魚

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