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你敢當「呷蟲王者」?荔枝椿象炸來吃遭民眾檢舉...林業署解釋來龍去脈!台灣能吃的昆蟲只有這4種

你敢當「呷蟲王者」?荔枝椿象炸來吃遭民眾檢舉...林業署解釋來龍去脈!台灣能吃的昆蟲只有這4種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將舉辦2梯次「呷蟲王者」課程,帶領學員認識移除入侵種昆蟲作為料理食材。

黃明惠 整理

生活消費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提供

2024-05-10 17:30

00:00/00:00
x1

荔枝椿象屬外來入侵害蟲,俗稱臭屁蟲、臭椿象或荔椿,不僅影響龍眼、荔枝枯萎落果,常見行道樹種臺灣欒樹和造林樹種無患子也都深受其害。然而,你能想像「炸荔枝椿象」的景象嗎?

林業署舉辦「呷蟲王者」活動油炸荔枝椿象,怎料遭到民眾檢舉,原因在於荔枝椿象非法定食用昆蟲,食藥署與嘉縣衛生局也派人前往關切宣導,林業署嘉義分署副分署長則回應,當天活動沒有人吃荔枝椿象。

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週五(5/10)表示,國人沒有食用荔枝椿象的歷史經驗,其食用安全性也未經確認,呼籲民眾應避免食用。此外,林金富也說,會糾正這樣的錯誤行為,若把荔枝椿象當作「食材」販售,最高可依食安法開罰2億。

 

林業署嘉義分署所屬的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官網公告活動資訊,於113年4月27日及5月11日推出2梯次「呷蟲王者」課程活動,活動將昆蟲轉化成創意料理,帶領學員瞭解如何利用昆蟲生長繁殖快速的特性,緩解人口膨脹與氣候變遷造成糧食生產危機。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也說明舉辦課程的用意在於,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研究指出人類可食用的昆蟲在全球超過1900種,而昆蟲具有生長繁殖快速的特性,生長期短且蛋白質含量高,一旦人口膨脹或氣候急遽變遷,乾旱、自然災害、戰爭、疾病等等因素導致糧食生產危機時,昆蟲就是一個很好的食物來源,建議可利用昆蟲作為食品和飼料以因應氣候變遷。

 

荔枝椿象料理荔枝椿象炸來吃害蟲臭屁蟲

▲將荔枝椿象害蟲高溫酥炸料理。 (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提供)



相較於肉牛、肉豬和肉雞等傳統的肉類生產方式,昆蟲飼養過程需要的飼料量較低,以蟋蟀為例,同樣生長一公斤的重量,其所需飼料僅需肉牛的五分之一。這些優勢使得昆蟲成為解決全球糧食危機及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方案之一。


學員體驗「呷蟲王者」:經過料理後沒那麼可怕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響應糧農組織食用昆蟲永續環境的主張,特別推出「呷蟲王者」課程,帶領學員尋找荔枝椿象,學習如何辨識及移除,瞭解食用昆蟲對環境的幫助、昆蟲的料理方式與體驗烹調後的荔枝椿象等。

 

先前體驗過的學員表示「經過料理後其實沒那麼可怕」、「想不到昆蟲也能做成可以入口的料理」、「沒想到還可以透過磨成粉加工,蠻有趣的」,透過課程介紹體驗讓大家漸漸可接受食用昆蟲。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指出,雖然國內未有食用昆蟲的飲食習慣,但食用昆蟲在全球飲食文化中是非常普遍的,全球近十億人口都有食蟲的文化,在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都有椿象料理。

 

「呷蟲王者」課程主要是在向大眾說明食用昆蟲的營養及環境永續價值,鼓勵人們克服對食蟲的心理障礙。

 

荔枝椿象炸來吃料理害蟲臭屁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舉辦昆蟲料理,捕捉荔枝椿象轉化成創意料理。(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提供)

 

林業署嘉義分署副分署長:僅入菜發想

 

「呷蟲王者」活動希望透過帶領學員認識荔枝椿象特性,並將荔枝椿象做成創意料理,此舉卻引發民眾疑慮,向食藥署陳情。

 

中央社報導,嘉義縣衛生局長表示有民眾陳情食藥署,指林業署活動有違法嫌疑,食藥署轉衛生局協助調查。也說明當天派員到現場關切是擔心荔枝椿象被炸來吃,不過經查後當日未提供食用。

 

林業署嘉義分署副分署長李定忠也說明,「呷蟲王者」活動初期規劃及行銷雖以荔枝椿象移除後入菜來發想,但課程前皆依法規調整內容,教導學員改以烹飪蜂蛹為主。

 

此外,課程僅示範油炸荔枝椿象的方法,但也再次提醒非法規規範內的昆蟲不能食用,所以沒有吃油炸荔枝椿象情況發生。

 

食藥署:國內僅4種可食用昆蟲食材

 

事實上,依據食藥署公告台灣可食用昆蟲及昆蟲來源製取之原料,「昆蟲及其來源製取之原料」包括花粉、紅蚯蚓、蜂王乳(漿)、蜂蛹、蜂蜜、蜂膠、蜂膠樹脂、蜂蠟、 擬黑多刺蟻、蠶蛹及蠶絲蛋白,共11種品項可供作食品原料使用;昆蟲種類則是紅蚯蚓、蜂蛹、擬黑多刺蟻、蠶蛹等4種。

 

台灣食用蟲種類 

遇到「臭屁蟲」千萬別徒手抓

 

根據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網站資訊指出,荔枝椿象喜好在荔枝、龍眼或欒樹等無患子科植物的花穗或枝梢吸食危害,導致落花、落果,並造成嫩枝及幼果枯萎或果皮黑化等徵狀,當氣溫回升時,越冬成蟲即開始活動。

 

2-5齡若蟲體型為長方形,呈橙紅色至淡橙色,外圍具有黑色框線;成蟲期腹面為白色,背面呈褐色。受干擾時有假死行為,同時分泌臭液,並掉落於地,但很快又往樹上爬;族群密度高時,常造成枝葉生長遲緩、花穗萎縮或脫落、甚至整個植株枯死,嚴重影響荔枝產量與品質。

 

此外,荔枝椿象也會傳播荔枝或龍眼鬼叟病(Longan witch’s broom),其危害的傷口也有利荔枝露疫病菌感染。

 

荔枝椿象炸來吃害蟲臭屁蟲

▲荔枝椿象會造成農業危害。(圖/shutterstock)

 

提醒民眾遇到荔枝椿象切忌徒手抓蟲,因該蟲受驚擾時,常噴射出具腐蝕性臭液用以自衛,如觸及人體皮膚或眼睛,可造成灼傷般的潰爛,相當疼痛,另要小心其自樹上掉落時不慎接觸,以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


如何防治荔枝椿象?

 

  • 化學防治
     

    由於成蟲越冬後會大量消耗體內脂肪,對藥劑的敏感度較高,加上氣候冷涼,行動較為遲緩,故此時期為化學防治最佳時期,防治用藥可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 。籲請農友於荔枝開花前注意防治此蟲害,除可提升結果率外,並降低對授粉昆蟲-蜜蜂的危害。
 

  • 生物防治
     

    荔枝與龍眼開花期間,應停止藥劑防治,藉此提高蜜蜂授粉,同時適值荔枝椿象產卵期,可配合釋放平腹小蜂,減少荔枝椿象族群數量。
 

  • 整合防治

     荔枝與龍眼果實發育期,可配合荔枝細蛾防治藥劑,藉此撲殺荔枝椿象。
 

  • 物理防治
     

     結果期間,適值荔枝椿象發育至若蟲期,因若蟲不具飛行能力, 可透過輕拍其棲息部位,讓若蟲掉落地上,此時可在植株樹幹基部塗黏膠,就 可阻隔若蟲攀爬樹幹到樹梢。

 

時間回到一○年八月,三位各有全職工作的大男孩把辛苦開發的Whoscall丟上了Google Play平台;未料隔年十一月,施密特來台演說,被問到Google有什麼方式對抗蘋果手機的應用商店時,「施密特舉了兩個例子,其中一個就是Whoscall。」走著瞧天使投資人、過去擔任中經合創投副董事長的李鎮樟回憶,正是那次施密特的點名,讓走著瞧推出的來電辨識服務Whoscall瞬間獲得國際重視,「我就鼓勵他們,出來創業。」

 

走著瞧2022年關鍵成績單

 

旗下Whoscall全球暴紅

三人決定專攻來電辨識、收掉其他產品

 

於是在一二年四月,三人把過去開發的交友、買房App等其他產品收掉,成立公司專注在Whoscall這個主打來電辨識的項目上。「我們要創造一個服務,只要可以解決巨大的痛點,賺錢只是時間問題。」郭建甫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明了最初儘管商業模式仍未確立,但仍決定全心投入創業的主因。

 

他表示,成立公司之前、還沒有任何宣傳活動的情況下,「用戶已經有幾十萬人,黏著度非常高。」郭建甫回憶,這讓他們注意到Whoscall滿足了消費者的一個重要需求,也就是想要知道來電者是誰、對於安全感的需求。

 

有需求,就有用戶與流量,這時只要放上廣告,就可以換取收益。用這個最傳統的獲利模式為基礎,走著瞧團隊持續尋找可能的新應用,而關鍵的布局,就在一三年到來。

 

當時,已故中研院資訊科學家、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創辦人陳昇瑋,也開始用起了Whoscall的服務,但卻發現有個功能上的缺陷,也就是基於用戶檢舉以及Google搜尋而來所建立的詐騙電話資料庫,會無法偵測到尚未回報的詐騙電話

 

這位台灣AI頂尖專家,於是成為走著瞧首度納入AI魂的關鍵要角,當時陳昇瑋透過擔任公司顧問,協助走著瞧團隊,藉由既有資料研發AI模型。

 

「我們合作的,是針對推銷、詐騙電話的偵測模型。」宋政桓舉例,由於Whoscall設有「電話號碼搜尋」功能,而透過AI訓練,則能從短時間被用戶大量搜尋的號碼中,揪出「尚未被舉報、但極可能有問題」的詐騙嫌疑號碼,「這個功能我們在一年內完成上線,讓Whoscall可以在(詐騙電話)回報量還不夠多的時候,提早反映給用戶。」

 

對走著瞧而言,一三年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打底,如今能跨足到亞洲與南美市場發展,該年度被LINE母公司NAVER收購,也是重要關鍵。

 

—走著瞧發展大事紀

 

被LINE母公司收購又買回

跨國結緣讓它進軍泰國更順遂

 

時任NAVER子公司CampMobile執行長、現任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Amorepacific Group)數位長朴鍾晚接受採訪時,解釋了當時NAVER決定投資走著瞧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來電辨識這個獨特服務,也深深感受到團隊的熱情,「(郭建甫)在發言的時候,眼神是發亮的。」

 

被NAVER併購後,走著瞧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海外擴張,並且透過併購策略,將詐騙電話資料庫的規模快速放大,而當時首先看上的,是在同樣面臨嚴重詐騙的香港,一家從一○年開始做詐騙電話辨識服務的「小熊來電」,透過收購對方,不但讓走著瞧成為亞洲最大的來電辨識服務企業,也奠定後來與香港電訊合作的基礎。

 

看似順風順水的事業發展,在三位創辦人眼中,卻逐漸感受到與NAVER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公司內部營運的逐漸混亂,「一五年員工流動率很高,每個月都有人離開……。」郭建甫解釋了一九年決定自NAVER手中買回股權的原因。

 

不過,即使合作畫下句點,但他至今仍感念這場跨國結緣所帶來的養分,一來,目前走著瞧負責海外營運的關鍵人物、營運長朱滿宇,就是從NAVER招募過來;再者,「我們現在在泰國會這麼順利,有一個要素是LINE。在泰國,LINE真的很強。」郭建甫說。

 

一九年,決定要把公司收購回來的三位創辦人,先是找上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幫忙,李鴻基則表示,「其實要感謝國泰有眼識英雄,才讓Gogolook展開非常不同的人生。」他所說的,是一九年起成功募集了國泰私募股權基金、穩懋半導體等資金,並親自飛往首爾與NAVER投資長對談,終於把走著瞧買回台灣。

 

走著瞧營收項目分析

 

金融業上門求防詐

它用AI幫銀行找出潛在風險客戶

 

對於走著瞧的信心,李鴻基看中的不僅僅是Whoscall在消費市場的地位,還有從一八年起,走著瞧團隊開始往金融市場發展的潛力。

 

「那一年,忽然有很多銀行來問我們,能不能也幫銀行防詐騙。」郭建甫回憶一八年,當銀行業者來敲門的當下,走著瞧團隊不僅還沒有任何做企業客戶的經驗,甚至對自家服務能幫上對方什麼忙,也全無想像。

 

只是,一八年國內對洗錢防制的規範開始趨嚴,而銀行業者若要確認客戶是否為不法業者,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從電話和電子郵件下手。「最初,我們是用詐騙電話的資料庫,協助銀行用來防範洗錢。」宋政桓表示,隨著雙方的合作緊密,走著瞧也開始把AI模型導入對金融業者的服務,「用AI協助金融客戶,判斷他們的客戶有沒有潛在風險,包含洗錢。」

 

與銀行業者的合作,讓走著瞧注意到自家防詐資料庫與AI技術,能夠協助金融業者在接觸潛在客戶時,以替代性數據了解是否存在詐騙風險。東南亞最大戶外廣告公司VGI子公司、泰國Rabbit集團執行長維克托(Victor Topoyossakul)解釋,對於缺乏銀行紀錄的使用者而言,走著瞧的技術服務能夠抓出潛在風險,在合乎法規前提下,透過號碼查詢紀錄,「如果有個人接到很多討債人員的電話,那就會是個問題。」他指出,走著瞧透過AI建立的風險評估機制,「是我從未見過的。」

 

「金融領域是一個成功的嘗試,此外我們也在思考從廣告走到訂閱制。」郭建甫說的,是創業時就不斷思考,希望能將Whoscall變成電信加值服務的想法,二二年在海外,走著瞧終於敲開了擴大訂閱服務的機會。

 

走著瞧

郭建甫(右)指出,過去只是把App上架、給全球用戶使用,但現在走著瞧要做真正的全球化事業,用國外的人才做當地的生意。(攝影/唐紹航)

 

訂閱制服務海外吃得開

營收貢獻已逼近廣告收入

 

機會源自於和海外警政單位合作,「走著瞧常常跟海外政府單位,做防制詐騙的宣傳。」一七年投資走著瞧、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仲琪解釋,國外客戶對於使用訂閱服務較為熟悉,這成為走著瞧走向訂閱制服務的關鍵。

 

起點,則是疫情下詐騙激增的泰國。當時走著瞧注意到,泰國民眾由於不堪詐騙氾濫,紛紛在推特(Twitter)上自主宣導多使用Whoscall,便決定前進泰國,與VGI合作反詐騙廣告活動。據維克托回憶,在二一年底與郭建甫見面討論合作時,「這裡已有很多數位創作者、意見領袖,都很喜歡Whoscall。」

 

合作的重點,是Rabbit集團旗下的借貸服務Rabbit cash。接著在二二年,走著瞧憑藉在廣告以及與泰國警方的合作,取得了泰國最大電信集團True Corp這個重要客戶,替Whoscall走進電信服務、訂閱制模式踩穩步伐。

 

元大投顧研究報告指出,走著瞧二○年訂閱服務的營收占比為二一%,但在二二年已經提升到三八%,接近廣告收入的四○%。相較之下,另一家國際級同業、市值達十億美元的Truecaller,至今仍以App廣告收入為主要獲利來源。

 

從一九年到二二年,走著瞧營收有著年複合成長率四五%的表現,元大投顧研究報告指出,走著瞧在前期以較高的營業費用布局市場,在海外發展規模化之後,能將虧損進一步收斂。

 

「我們很專注在自己的題目上面。」宋政桓受訪時強調,儘管不同領域都有業者想要投入防詐騙服務,但走著瞧經過多年的深耕,從數據資料庫、AI偵查技術到延伸的多項防詐騙服務,是公司在該領域最大的競爭優勢。

 

專注,更是走著瞧團隊成功的心法。李仲琪舉例,一九年走著瞧曾經發展過硬體設備,也就是市話版Whoscall「象卡來」,「但我跟他們說,走著瞧的專長在軟體,不是硬體。」在經過短時間嘗試後,走著瞧也很快收掉這個產品線,回歸到最核心的軟體服務上。

 

「剛創業的時候,有次募資會議結束,在車水馬龍的路上我跟Jeff(郭建甫)說,我夢到『走著瞧』這三個字,順利掛牌成功。」鄭勝丰當時不經意的對談,成了三人拍板公司名稱的源起,初步踏入資本市場後,團隊也更有把這三個字用力推向國際的底氣了。

 

走著瞧

延伸閱讀
景氣燈號亮紅燈=投資亮紅燈?滿手ETF要先賣?歷史數據會說話:還有賺頭至少X成「讓子彈飛一會兒」
景氣燈號亮紅燈=投資亮紅燈?滿手ETF要先賣?歷史數據會說話:還有賺頭至少X成「讓子彈飛一會兒」

2024-08-01

景氣燈號亮黃紅燈,我該在這時候賣0050嗎?藍燈進、紅燈出...達人點出「景氣燈號投資法」最大盲點
景氣燈號亮黃紅燈,我該在這時候賣0050嗎?藍燈進、紅燈出...達人點出「景氣燈號投資法」最大盲點

2024-05-28

睽違30個月,景氣燈號亮紅燈!股市怎麼操作?達人分享看燈號買賣「18年只進出5次照樣賺」
睽違30個月,景氣燈號亮紅燈!股市怎麼操作?達人分享看燈號買賣「18年只進出5次照樣賺」

2024-07-29

只花5年就月領10萬股息!他48歲提早退休:我都靠這5檔ETF、依景氣燈號買賣致富
只花5年就月領10萬股息!他48歲提早退休:我都靠這5檔ETF、依景氣燈號買賣致富

2023-12-12

景氣燈號亮紅燈,賣掉0050好時機!他靠1檔0050,年賺1151萬秘訣:0050波段投資這樣做,大賺30%
景氣燈號亮紅燈,賣掉0050好時機!他靠1檔0050,年賺1151萬秘訣:0050波段投資這樣做,大賺30%

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