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羽球經典品牌「VICTOR」勝利創辦人陳登立辭世,享壽89歲,該公司在臉書上發布消息,陳登立於上周四(1/4)在家屬陪伴下安詳離世。
VICTOR勝利體育提到,陳登立曾說,「這50多年來,我把我的全部都奉獻給了羽球,我非常快樂且滿足。」
從熱愛羽球到成立品牌,陳登立一生皆致力於推動羽球發展,如今,勝利羽球已是全球第二大羽球運動品牌,也是丹麥國家羽球隊以及台灣女單選手戴資穎的主要贊助商,多次贊助世界羽聯所舉辦的羽球大型賽事。
VICTOR不僅是陳登立最大的驕傲,更是送給羽壇最美好的禮物。
擔任味全創辦人黃烈火祕書,看見羽球商機
以「VICTOR」品牌聞名全球羽壇的勝利羽球,是華人圈最暢銷的羽球運動品牌,但鮮少人知道,這居然是個發跡台灣的本土品牌。
一個來自於台灣的中小企業,何以能在世界名牌的夾殺下,建立自己的品牌王國?又何以在中國羽球製造商山頭林立的紅海市場,穩居龍頭?
陳登立1935年出生於彰化,畢業於成功大學工業生產管理系,在擔任味全創辦人黃烈火祕書期間,因為看到羽球的商機,進而投入羽球市場,1968年創辦「勝利羽球社」。
他憑藉在成功大學所學的工業生產管理專業知識,解剖各種高檔、中低檔的羽球,研究重量、長度、羽毛插入的深度、角度等基本結構,模擬做出成品,並建立一套標準的生產流程,再提供給羽球選手試打。
經過日以繼夜不斷地改良,終於研究出符合世界級比賽水準的羽球。甫上市立刻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並在2年後銷售量超越了當時的領導品牌,成為台灣市佔率第一的羽球品牌。
聊成功祕訣:牌子照起工(按部就班)而已!
今周刊曾於2008年專訪陳登立,他當時維持一貫低調作風,雲淡風輕地說:「嘸啦!就品質、通路、牌子照起工(按部就班)而已!」一語道破勝利羽球的「平凡致勝術」。
陳登立並非出身企業家族,甚至家裡連生意也沒做過,只憑著自己土法煉鋼,一步一步成就今日的羽球事業。
成大工商管理系畢業後,陳登立曾在味全公司創辦人黃烈火身旁擔任機要祕書,有回和公司同仁到YMCA(台灣基督教青年會)打羽球,他發覺,當時尚在台灣萌芽的羽球,一打羽毛球居然就要價90元(當時公務員月薪約300元),這讓他眼睛為之一亮,心想有朝一日或許可以靠著小東西發財。
從五人的家庭代工廠開始
陳登立劍及履及,憑著在銀行擔任專員的太太一筆優渥的低利貸款,以及從鹿港老家帶來的嫁妝,籌足3萬元買了幾台機器,就在台北市的住處成立勝利羽球社,從員工5人的家庭代工廠做起。
自創業之初,陳登立就有了標準化的概念,在剛開始生產羽球時,陳登立看著當時台灣最大的品牌「LUCKY」所製造的羽球,不但毛片參差不齊,球頭上的塑膠還不時脫落,他心想難怪LUCKY永遠只能是個代工廠。
於是對羽球一竅不通的他,就瘋狂地到各地採購羽球,然後像實驗室解剖青蛙般,詳細分析羽球的結構,如羽片比例、重量、寬度等,再一一記錄下來,反複試驗。就這樣土法煉鋼了一年,製造出了第一顆球。
除了標準化,實用化更是製造技術升級主因
除了標準化,「實用化」更是勝利羽球製造技術升級的主因。陳登立回憶,每回工廠一做出新球,就拿到羽球俱樂部給球友試用,只要球員一有意見後,他便拿回修改,舉凡羽毛穿插的深度、球頭膠水的用量等等,就這樣數十年如一日不厭其煩地改進,勝利總是能因應使用者的需求,製造出最適用的產品。
陳登立每遇有新品仍會拿給旗下贊助的名將、球館以及周邊的球友試用,一旦球員對產品Say No!他就寧缺勿濫,情願銷毀。
勝利從創業開始,不但品項擴充迅速,產品技術升級也十分快速,如1980年開始跨足球拍製作,3年後就產出了全球首支全碳纖維球拍;其中頂級羽球售價更高達每打500元,是市面次級品牌的3倍多。
在穩紮穩打的步伐下,勝利的名聲不脛而走,1970年日本YONEX就找上門來,尋求勝利代工。在訂單的挹注下,勝利快速擴廠,搬出家庭工廠,輾轉擴充,在南港設立了新廠。
捨棄代工朝品牌路線邁進
不過,在業績急速膨脹之際,陳登立卻深知:「企業要永續經營,就得要有自有品牌!」於是在1988年,勝利斷然拒絕了YONEX的訂單,開始以「勝利牌」打入國際市場,成為百分之百的純品牌製造商。
2008年今周刊專訪陳登立時,他年逾70歲,為了將品牌推展到西藏,在登山時罹患了高山症,導致不良於行,因此陸續將事業交棒給長子陳庶元和次子陳庶榮。
拍照時,陳登立用顫抖的雙手握緊球拍,臉上激越的豪情格外堅定。即使老兵已老,當今的華人羽球天王,還是想告訴我們,他想做「世界第一」!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