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絡的國際書市中,台灣作品是否有參戰的可能?知名版權經紀人譚光磊認為,現在歐美國家正在瘋日韓療癒系小說,加上台灣成為國際焦點,現在正是亞洲文學的好時代。
獨立書店「現流冊店」11月4日舉行出版業主題座談,由作家吳曉樂主持,邀請知名圖書版權經紀人譚光磊,分享近年國際版權市場的主要趨勢,並對台灣作品外譯提出建議。
疫情戰亂太痛苦 甜甜浪漫系、日韓療癒系小說在歐美爆紅
譚光磊分享,現在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一類是甜甜浪漫系,另一是日韓療癒系小說。因為疫情、戰爭為現實世界帶來太多苦痛,而這兩種類型的書系或許某種程度上成了民眾逃避現實的窗口。不管是經典的愛情喜劇、或是「奇幻皮愛情骨」的「浪漫奇幻(Romantasy)」,都成為近年歐美最熱門的類型小說。
另外爆紅的日韓療癒系小說,則有三個關鍵字:「貓」、「書店」、「咖啡」。熱門的暢銷書多半以一家店為故事舞台,結合奇幻魔法、療癒、貓,例如日系的《在咖啡冷掉之前》、《守護書的貓》、《時光照相館》,韓系的《歡迎光臨夢境百貨》、《不便利的便利店》。這類書系紅到英國的大型出版集團競相購買版權。
譚光磊說,日韓療癒系小說之所以爆紅,一方面是這幾年有華人版權代理商在歐美國家把日韓書系重新炒紅,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現在在出版業工作、或成為讀者的歐洲年輕世代,是看日本動漫長大,他們對日韓文化的接受度非常高。雖然這類療癒系小說過去歐洲也有人在寫,但現在看亞洲人的作品,歐洲讀者就覺得很有新鮮感。
台灣近年國際知名大增 《成為怪物以前》、《鬼地方》售出多國版權
在這樣的國際趨勢下,譚光磊認為現在是亞洲文學的好時代,隨著日韓文學爆紅,加上在地緣政治下台灣成為國際焦點。他相信這個浪潮會讓更多人喜歡亞洲文學,進而去學亞洲語言,當各國的譯者變多了,各國出版社要審亞洲的書就會更容易。
而台灣近年最重要的外譯小說,最為人所知的是蕭瑋萱的《成為怪物以前》以及陳思宏的《鬼地方》。前者不但賣出了德國、波蘭、越南、泰國等國版權,更是台灣第一本入選坎城影展「Shoot the Book!」推薦選書的作品,也正在開發華語電視劇;後者已售出11種語言的版權,英文版於去年10月推出後,入選紐約時報秋季書單,法文版推出後,也登上法國大報《世界報》的文學評論版。
台灣作品如何突圍?類型文學較有機會、建議寫短不要長
綜觀國際市場變化,譚光磊指出,犯罪、推理、科幻等類型文學是比較容易進入國際市場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在讀者熟悉的框架內講好屬於台灣的故事,例如《成為怪物以前》講述的是謀殺案,但當故事舞台發生在台北的萬華,兇手穿著花襯衫、夾腳拖去吃花生湯,外國讀者就會有興趣。
譚光磊另外一個建議是,寫短不要長。因為現在是注意力稀缺的時代,短影音流行,太厚的書讀者看不下去,加上烏克蘭戰爭爆發、紙價大漲,出版社對價格很敏感,字數少的書翻譯費用較低,也因此更容易得到投資。
吳曉樂也補充,類型文學有一定的架構,讓讀者和作者形成某種默契,知道故事本身要滿足某些預期,例如羅曼史故事要有兩個人相愛、推理小說要有解謎。當這類文學作品翻譯到國外,也比較能讓讀者接受。相較之下,純文學作品要外譯,面臨的考驗就比較多一些。
愈在地、真的「越國際」? 引人入勝的故事還是決戰關鍵
與會現場有人提問,「越在地、越國際」的說法是否正確?譚光磊解釋,「愈在地、越國際」這句話其實只講一半。它成立的前提在於,故事本身必須是好看的,要能引起普世的共鳴。在這個前提之下,當這個故事發生在台灣,一個對外國讀者來說非常獨特的文化裡,才會有加分的效果。
譚光磊說,有些時候作家太想強調本土特色,卻沒有把故事說好,像是一本歷史小說放入了許多資料的考證,一篇序章就有大量專有名詞對讀者疲勞轟炸,不要說是外國讀者,本地的讀者都看不下去。
《魷魚遊戲》在「地獄朝鮮」講述生存遊戲 韓國文化元素成為在地特色
2021年在全球爆紅的韓劇《魷魚遊戲》則是較成功的案例。譚光磊說明,《魷魚遊戲》本質上是類似《大逃殺》、《飢餓遊戲》的逃殺、生存遊戲類故事,但當這個故事放在貧富差距懸殊、階級分明的「地獄朝鮮」底下,又結合了韓國傳統的童玩、在地小吃,就會變成影集鮮明的特色。
吳曉樂也補充,她常常遇到年輕的創作者來詢問,如何賣出影視版權,或是當作家是不是應該積極社交、認識一些內容平台的主事者。但她認為這是很危險的想法,因為對一個創作者而言,「說一個好故事」還是最重要的。
「即使我們有這麼大量的出版品,可是我們必須很殘酷地說,品質穩定的、好的內容,還是稀缺的。」吳曉樂說:「你只要先把你的故事給說好,其實後面的事情自然會發發生,而不是現在先去汲汲營營,去想我要有後面這些東西。」
「其實你只要內容顧好了,你真的是立於不敗之地。」吳曉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