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鄉務農的動機,不少是父母自覺年邁,希望子女繼承衣缽,三代同堂的江家則不同。江豐澤自小父母就在外打拚,不曾下過田,他的童年盡是跟阿公下田、幫忙或趁機摸魚,以及祖孫倆一起鑽進田裡,聞著青草氣息的回憶。
年輕的他說:「雖然大學畢業後是在城市工作,但一直很想念阿公留下來的那片田,經常想回去田裡工作」、「看我名字就知道,天生就是適合種田的啦!」江豐澤笑說。
最早,江家阿公在自家三分多的田裡種稻跟茭白筍,鄰近大都種相同的作物,收成時難免會互相獻寶,看看誰最會種,比拚下來,阿公的茭白筍總是最厲害,有一年還種出三十多公分長的茭白筍,大家都來請教方法,讓阿公驕傲了好些年,直到某天,阿公不小心摔倒骨折,無法再下田了,也因此江家的田休耕了六、七年。
休耕期間,已成年的江豐澤在田間劃了一小塊區域讓自己練習身手,請阿公在田埂上指揮、當面傳授改進,第一年的收成如何?「我只怕茭白筍被我種死,有收成就不錯了。」他哈哈大笑說。漸漸地他愈來愈上手,想回家務農的心也愈來愈強烈,於是十年前,他正式辭掉工作,帶著妻小回到家鄉,與父母三代同堂地生活著。
說來也是機緣,田裡休耕期間,國內正推動有機耕種,在妻子鼓勵下,他們申請了有機認證,由於多年休耕,土壤復原狀態良好,隔年便獲得資格,正式種植讓阿公驕傲的茭白筍。
肥胖的茭白筍 引來天敵
茭白筍的天敵不少,除了蟲,更嚴重的是鼠患與鳥害。「像是說好了一樣,每年雙十節後孕筍期一開始,白天紅冠水雉、白腹秧雞就會出現;夜晚鳥看不見,就輪到老鼠出沒,老鼠會游泳,游到筍叢裡從中間開始吃,鳥就從外圍開始吃,合作無間。」
他們想盡各種方法,也曾用網圍過,沒想到水雉竟潛下水鑽入網中,照樣痛快大吃,用競選人旗幟嚇阻過,但趕走一批,另一批又來。「到最後,就只好更勤快地採收。」江豐澤苦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