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9月起推出「電子書借閱無上限」及「優化圖書採購」政策,盼能鼓勵數位閱讀、保障出版社獲利。出版業者雖肯定政策用意良善,但強調電子書市場僅占紙本書市場約6%,此次接受補助的電子書又僅有5萬多種,因此對政策成效持保留態度。
文化部在今年9月起推動「電子書借閱無上限」政策,若公共圖書館以優化圖書採購為前提,保障出版社能獲得定價7折以上的採購金額,文化部將加碼補助,每次借閱將支付作者及出版社9元、電子書平台業者3元
為擴大電子書借閱計次,文化部更加碼投入1億元,全數用於計次點數使用。文化部長史哲在9月5日的記者會上樂觀表示,「相信1億元不會用不完,反而要擔心可能很快就會用完」。
截至目前,除了台北市因圖書採購方式不符資格未加入,各縣市公共圖書館都已取消電子書借閱上限。
出版業者:電子書市場僅占紙本書市場約6% 期待擴大補助
但對於文化部的樂觀,出版業界抱持不同看法。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政岷認為,這項政策鼓勵圖書館公共借閱、電子閱讀,是好的方向。但電子書只佔紙本書市場約6%,這次補助的「計次電子書」又只佔電子書市場不到20%,期盼文化部政策能對紙本書、書店大衆市場、出版產業健全投入更多資源。
特別在紙本書上,目前台灣僅有2間圖書館試辦「公共出借」,也就是讀者每借一本書,文化部就提供作者與出版社微薄補助。但試辦至今因館數太少、申請手續過於繁雜,導致效果不彰。趙政岷表示,希望政策更全面涵蓋紙本書、書店市場、作者創作等出版產業各環節。
針對電子書的採購方式,中華民國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吳政鴻解釋,目前電子書在圖書館的銷售模式分為「買斷」、「計次借閱」兩種。買斷是以紙本書3到5倍價格購入,計次借閱則是類似「出租」的模式,每借一次給12元,其中9元給出版商、3元給出版社。而此次文化部的加碼補助,則是針對「計次借閱」的電子書。
1億元可借約833萬冊 業者憂衝擊電子書零售市場
吳政鴻分析,按照一本書支付12元來算,1億元的預算約可借閱833萬冊。他擔憂如此龐大的數量恐將衝擊電子書的B2C零售市場。尤其近年越來越多電子書平台開張,才重新做起零售市場,公共圖書館這時卻大幅增加計次電子書的出借量,必然會對電子書的B2C平台業者造成打擊。「讀者可以免費到圖書館平台借書,為何還要到B2C平台購書?」
吳政鴻也認為,市面上流通的電子書共有20多萬種,目前參加計次方案的電子書僅5萬多種,讀者能借到的電子書有限,文化部加碼補助只讓這5萬多種書受益,似乎不太公允。
再者,文化部補助模式是9元給出版社、3元給電子書平台,但「作者」身為創作的核心,能否從文化部的補助中受益,也是需要再審慎評估之處。
文化部「優化圖書採購」保障出版業利潤 立意良善但有諸多待解問題
另一方面,為改善現行圖書館普遍壓低採購金額,以52折購書的現象,文化部推動「優化圖書採購」政策,保障出版社獲得定價7折。對此,吳政鴻雖肯定其用意良善,但他也分析,此政策勢必影響公共圖書館現行採購流程與模式,其中仍存在諸多待解決的問題。
舉例來說,部份出版漫畫、教科書、專業書籍的出版社,本身的出貨折扣已高於7折,如果圖書館僅以7折採購,勢必會壓低價格。
其次,許多中小型出版社都是交由總經銷代為出貨。當出版社和圖書館中間多了「經銷商」,圖書館若以7折向總經銷採購,又如何保障出版社獲得7折?
還有,部分圖書標案是同時涵蓋中文、英文、視聽和電子書,這部分又該如何釐清?
出版業者:採購政策應考量供貨商的合理服務費
吳政鴻強調,公共圖書館的採購不會只有單純買書,絕大多數都會包含分類編目、加工、安全磁條、圖書運送等行政庶務。當文化部考慮到圖書館應有合理折扣時,也應一併考量供貨商的合理服務費,才能達到雙贏。
趙政岷則指出,圖書館作為公共資源,一本書給許多人看,國外因此有以定價1.5甚至數倍的購買價格慣例。台灣雖然沒有如此,但也不應該以低於市場促銷價格購買,如此看來7折已經很低。
趙政岷強調,目前中央與地方的圖書館圖書採購預算都太低,未來加大預算、慎選書籍,應是圖書館做為推動大衆閱讀應有的社會功能與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