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人類發明飛機,滿足翱翔天際之夢,經歷大戰與民航崛起,遍布全球的空中交通與旅行,漸成為人們的日常,在飛行員的航行需求之下,飛行錶更成為其手腕上的必備工具, 而發展至今,雖然它的實質功能已被進步的空中科技取代,但擁有歷史和機能美學的飛行錶,卻變成錶迷心中永恆的經典品味,深藏於小小構造裡的每個設計細節,都有值得深究的意義。
專家說飛行錶歷史 破解五大設計祕密
探究「腕錶」的大觀園,除了出席正式場合時佩戴的正裝錶外,還有在日常休閒活動中可佩戴的各款運動錶,而運動錶中又以飛行錶最具有豐富人文底蘊與設計美學故事。
第一只為飛行設計的腕錶
飛行錶歷史可追溯到百年前之久,收藏與研究腕錶歷史已超過四十年的台灣元老級腕錶專家曾士昕指出,人類鐘錶歷史上第一只專為飛行而設計的腕錶,是一九○四年時,法國珠寶商人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為傳奇飛行員「巴西航空之父」山度士(Alberto Santos-Dumont)所製作。
當時在巴黎的一場派對上,山度士向卡地亞抱怨,自己駕駛飛機時,要把懷錶從口袋裡拿出來看時間十分困難,希望好友能協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卡地亞與鐘錶大師艾德蒙.耶格(Edmond Jaeger)合作,想到了用牛皮帶和扣環將懷錶綁在手上的解決之道,讓他在飛行時也能輕易讀取時間,這種綁在手上的懷錶成了首只為飛行設計的錶,而以山度士命名、幾何方形的「Santos de Cartier腕錶」,更成為卡地亞的經典之作,這是飛行錶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時間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各國空軍戰火交鋒之下,軍用飛行錶需求大增,造就了飛行錶發展的第二階段,其設計外型也在這時期有了現代飛行錶的雛形。「軍用製錶有嚴謹的制式規格,也從此奠定了飛行錶的五個主要設計特色與功用。」曾士昕說。
軍規飛行錶奠定五大設計
德國有朗格(A. Lange & Söhne)、朗坤(LACO )、萬國錶(IWC)等腕錶品牌,供應德國空軍所需的制式飛行錶。法國空軍使用的飛行錶則由寶璣(BREGUET)、真力時(Zenith)製造。
這個階段的代表錶款,有德國空軍手上名為Beobachtungs-Uhren的大型飛行腕錶,以特大錶盤和夜光指針,獲得當時飛官們歡迎。這款錶的設計體現了現代飛行錶的首要特色「大錶徑」。為了讓飛行員在晃動的機艙裡也能清楚辨別時間,四十二至五十五釐米的大錶徑,成為軍用飛行錶最顯著的設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