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仁俐落地走入芋頭田中,俐落地挖開芋頭欉,刷刷刷地迅速去掉周圍的土後,指著芋頭身上的紋路對我說︰「芋頭是這樣,每給一次養分,便會長高長胖一些,並在身上留下環痕,環距愈大,表示吃到的水分跟養分的次數時間愈久。」他的芋頭田葉子又油又大、芋梗粗壯,一眼望去給人自信滿滿、身強體壯的感覺。
自小愛深究問題的張希仁,有著不喜受拘束的個性,高中原先考上屏東中學,卻因為要與家人輪替照顧重病、住在高雄的父親,轉到高雄市區念高職,畢業後便入社會工作,做過電話銷售、鐵工、家具工廠等,為了觀察最末端的消費者,有計畫性地到市場去賣包包。
什麼叫有計畫性?「這樣我才會知道,以後賣農產品面對客人時,如何做有效推廣。」他說。原來過去家中的農產品都讓盤商收購,但產地端與消費端的巨額價差讓他忿忿不平。
「有一天,我的農產品要直接賣給消費者。」他這麼想著。
沒人看好友善耕作 他做給大家看
出外闖蕩十年後的他,回到家鄉幫母親種玉蘭花,他一面學習務農、一面想辦法增產,但隨之而來的疫情,讓這原本就是黃昏產業的行業宣告終結。「那時沒有人願意搖下車窗買花,街上也沒人,完全沒銷路。」結束玉蘭花生產的期間,張希仁去農業大學進修專業,攻讀碩士,一方面補足自己在專業上的不足,另方面重拾過去喜歡探究問題追根究柢的興趣。
「然後想辦法找出一個農產品,能轉換更多現金又能提升農業品質。」他笑著推了推分不清是油汙還是霧氣的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