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澳洲打工度假隨隨便便都年薪百萬?他公開自己農場打工15個月薪資結構:高薪終究是用時間堆出來的

澳洲打工度假隨隨便便都年薪百萬?他公開自己農場打工15個月薪資結構:高薪終究是用時間堆出來的
▲作者木村白哉

木村白哉

生活消費

四塊玉文創提供

2023-06-03 20:30

作者木村白哉(Patrick)高職讀電子、大學轉工管、碩班學企管、替代役背法條,退伍後跑去澳洲務農,他表示,從澳洲開始的第二人生,開拓了思想與視野,讓自己有了從台灣以外的角度看世界,也有嶄新的觀點看台灣。

重返台灣社會,目前在機車廠擔任產品管理師,負責新產品的從零到一,以及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興趣是在下班閒暇之餘,閱讀文章與書籍,偶爾寫個文章累積自己的作品集,目前正在努力學習經營個人品牌。

 

隨著疫情在澳洲逐漸蔓延開來,我的打工度假之旅也到了尾聲。原定的紐西蘭環島計畫被迫延期,更沒想到離澳的班機被取消,被迫提前一週匆匆忙忙離開。

 

少賺1週錢,還多花機票錢,採果的最後一天也來不及跟主管與同事好好道別,撇開許多同事都是背包客不談,畢竟回台還能見到面,但是主管都是當地人,一旦離開澳洲,下次見面已經不知要到何年何月。無法跟澳洲的一切好好道別,增添一處遺憾。 

 

言歸正傳,這篇將自己在農場工作1年3個月的薪資做一個總整理。

 

1 年 3 個月的薪資結構分析

 

不分什麼上半年、下半年的工作期,直接揭曉我在農場所有工作期間的薪資結構。 

 

▧ 1年3個月下來共賺了稅後:澳幣53676.79元。 

▧共工作64週,平均週薪:澳幣838.7元。 

 

雖沒有到週週破千,以我每週「 至少 」賺澳幣750元、存澳幣500元的 目標來看,每週平均多澳幣80元的錢能運用,1年3個月下來就多了澳幣 5120元,也是筆不小的數目;若以法定基本薪資澳幣786.83元相比,我的平均週薪比法定週薪多了約澳幣50元左右,相當於2個小時左右的薪資。

 

64 週以來的薪資結構組成(澳幣)

 

▧稅後收入:53676.79元。

▧總工作時數:2127.56小時。

▧基本薪資:42706.50元。

▧採果績效:10266.42元。

▧包裝績效:249.69元。

 

(圖片來源:《澳洲打工度假開啟的第二人生》)

 

即便今年旺季的採果速度比去年快,從上圖可看出基本薪資仍占8成比重,所以不論是採果還是包裝,數據證實基本薪資才是重點,績效反倒是其次。但這不代表能完全不考慮賺績效獎金,畢竟現實情形是屬於動態博弈。

 

拆解每週的薪資結構組成(澳幣)

 

▧ 1年下來的平均週薪:838.7元。

 

每週薪資結構組成(澳幣)

 

▧平均工作時數:33.24小時。     

▧採果績效:160.41元。

▧基本薪資:667.29元。         

▧包裝績效:3.90元。

 

每週工作時數平均下來只有33小時,平均週薪卻比每週標準工時38小時下的法定底薪786.83元還高,換算下來等於每小時的稅後薪資達25.23元( 或稅前29.68元 )!跟2019年臨時工(Casual )最低每小時稅後20.71元( 或稅前24.36元 )相比,高出4.5元。另外,跟包裝幾乎只能靠時薪比起來,自己 在採果的時間價值也相對較高。總結來說:採果雖累,但值得!

 

延伸閱讀:

從國中打工開始學理財!這個台灣女孩如何隻身日本,從留學月賺18萬到工作2年多存下500萬?

 

(圖片來源:《澳洲打工度假開啟的第二人生》)

 

各時期薪資差異比

 

相對於上半年是準備進入旺季時入職( 春天→夏天 ),然後再準備轉淡季時離開( 夏天→冬 天 ),下半年回鍋後又做了9個月, 完整經歷一次春夏秋冬,這次從淡季待到旺季準備結束( 冬天→春天→夏天→秋天 )。淡季最慘的時候早上7點半上班,10點打休息鐘就下班了, 那時候的薪資1週只有澳幣400元左右。

 

因此回鍋後的平均週薪有過澳幣800元,甚至只跟上半年差了澳幣45元, 現在回想起來,只能說非常不簡單,幾乎都是靠旺季把平均拉高。旺季賺得多也累得多,自身體會到靠天吃飯的行業,掙錢是多麼不容易。

 

終究是用時間堆出來的年薪百萬

 

想要用1年的時間賺到百萬,並非不可能,你不需要週週破千,只需要大概每週平均澳幣840元左右,持續52週即可( 或是週薪稅前澳幣977元左 右 );你也不一定要找到一個四季穩定的工作,像我就是靠拚一波旺季來補淡季的低薪,只是你要運氣很好,能一下飛機就能找到工作,才能「 剛好 」 用1年的時間「 賺 」到「 至少 」「 稅前 」百萬。 不然就會像我一樣,雖然在農場工作1年3個月,但實際上來澳洲的時間卻已經過了1年7個月,表面上看似賺了稅後百萬,說穿了也是用時間堆出來的,並沒有什麼好值得炫耀。 

 

從澳洲落地一直到離澳的1年7個月,共賺了澳幣53,676.79元( 或稅前澳幣63,156.27元 ),換算下來平均1個月也才賺澳幣2825元左右( 或稅前澳幣3324元 )。以當時2020年3月的台澳外匯約1:18來看,相當於每個月收入台幣50,850元( 或稅前澳幣59,832元 )而已。 

 

但在台灣想擁有一個月50,000元的薪水,你必須有點本事外,可能還得放棄生活品質;反觀在澳洲,這只是基本薪資,且能兼顧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本以為身體最健康的時候會是在服役期間,想不到在澳洲務農的生活作息,反而讓我的身體狀態處於人生最巔峰!早睡早起,上班練身體,把我原先在台灣作息不正常、不運動導致的慢性疾病與走樣身材調整到最佳狀態。 

 

跳脫台灣的舒適圈吧!花個1 ~ 2年的時間來體驗澳洲人的活法,順便 幫自己的人生喘口氣,思索未來的可能性,不見得是一個多壞的選擇。至少這1年多的時間,除了存了筆小錢外,我活得比在台灣還健康快樂。

 

作者簡介_人生PM-木村白哉(Patrick) 
 
高職讀電子、大學轉工管、碩班學企管、替代役背法條,退伍後跑去澳洲務農,旅澳回台後從事動力機械相關產業。是一位擁有開源節流思維、「不務正業」什麼都略懂一點的斜槓少年,時常被會計系老婆抱怨比她還要「會計」(計較)。未來想成為一位專業於「資源整合」、可應用於不同產業的「通用型專才」。

本文摘自四塊玉文創出版《澳洲打工度假開啟的第二人生

 

每次股市大跌,我都想聽聽張錫的看法,這些年張錫被封為「台股多頭總司令」,因為他是第一位喊台股上兩萬點的人。張錫喊出二○二一年台股上兩萬點時,加權指數最高到一八六一九點,後來美國升息力道加大,台股下修到一二六二九點,那年台積電股價跌到三七○元,很多投資人都回頭批評他。不過,張錫仍不改其志,認為台股基本面非常好,回檔不用擔心,堅信台積電股價有上千元的機會,這次在大肅殺中,我第一時間想到他會向投資人說什麼?

 

張錫指出台股擁有三大支柱,第一大柱是「AI+半導體供應鏈」,從二三年ChatGPT帶起的生成式AI旋風,科技產業的漲勢從去年延燒到台北國際電腦展,是未來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期的全球趨勢。台灣是供應鏈的核心,從晶圓代工、IC設計、電源、散熱、印刷電路板(PCB)到伺服器代工,都掌握獨家優勢,坐擁「AI軍火庫」,台廠已經滿手訂單。

 

第二大柱是「金融業」,今年上半年十四家金控公司大賺三三七四億元,股市交易熱絡,金控業獲利增強,這些金控股每股稅後純益(EPS)高,其中多檔也被指數股票型基金(ETF)選入成分股。富邦金市值一度逾一.三兆元,截至八月十九日還有一.二七兆;國泰金市值逾一兆,如今是一.○一兆元;中信金市值搶進第三大,也有六七六九億元。這些年靠著證券業務,元大金股價表現出類拔萃,市值也來到四○七七億元。金控業獲利蒸蒸日上,帶給台股更大的活力。

 

第三大柱是「ETF」,目前投資人九二二萬人,規模逾二兆元,每月定時定額的投資逾一○○億元。這些年改變台股最大的力量是ETF,前三大本土ETF資產規模都在三千億元附近或以上,像元大○○五○規模截至八月十四日達三八七三.九億元,元大○○五六也有三○二二億元,國泰○○八七八有三一二三億元。元大○○九四○掀起搶購潮,連和尚也跑來開戶,發行不久卻跌到八.七六元,市場譁然,不過迄今規模仍有一六九二億元。

 

台灣投資人湧入ETF,給投信帶來活水,並逐漸取代外資成為穩定市場的力量。例如,外資在八月二日賣超九四四.三億元,五日又賣超六八七.七四億元,過去散戶看到外資大賣超,一定是恐慌到連夜竄逃,這次有了ETF安定人心,市場並未出現大逃殺跌勢,而且全球股市也在八月五日大跌後,慢慢修復跌勢。

 

台股加權指數從一九六六二點拉升到二二一五五點,彈升十二.七%;跌最重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從四二九○點拉升到五二六六點,那斯達克一○○指數從一七四三五點彈升到一九七六六點;而造成跌勢的震央日本,日經指數從三一一五六點彈升到三八○六二點,印證了股市跌深就是最大利多,尤其是市場出現大逃殺氣氛之際,卻是另一次逢低進場的機會。

 

這次領先帶動全球股市下跌的半導體或AI相關個股,也出現鮮明的彈升,例如黃仁勳的輝達(NVIDIA),股價從分割後的一四○.七六下殺到九○.六九美元,跌了三五.六%,這次反彈到一二三.二四美元,從最低點又彈升了三二.五%,是帶領半導體股反彈的急先鋒。

 

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從一九三.四七殺到一三三.五七美元,下跌逾三○%,最近又拉升到一七五.四四美元,彈升三一.四%,已收復半壁江山;超微(AMD)從一二一.八二反彈到一五五.二八美元;艾司摩爾(ASML)從一一一○.○九跌到七六七.四一美元,最近來到九三三.一五美元;伺服器族群最慘的是美超微(Supermicro),從一二二九急殺到四七八.五六美元,跌了六一.一%,最近強升到六三九.七三美元。

 

從這些AI相關股可看出科技股是這波股災修正的核心,日本升息則是全球股市回檔的觸發因素,所引發的蝴蝶效應,造成日本很多金融機構股價重挫,包括三菱UFJ、瑞穗控股、住友三井及野村、大和證券等,這個巨大波動也逼得日銀出面安定人心,承諾在金融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將暫緩升息腳步,日圓從一六一.七五日圓兌一美元,拉升到一四一.六六日圓,也暫告一段落。

 

然而,日本金融市場大震盪,卻意外觸發日本政壇大地震,在日股大跌後一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放棄爭取自民黨總裁職位,等於宣示放棄出任日本首相。而民調最高的石破茂在岸田宣布不連任之際,正巧在台灣訪問,並拜會賴清德總統及蔡英文前總統。過去石破茂有親中的標記,這次來訪,有為親中立場洗白的作用,中國也在第一時間,向石破茂訪台發出嚴厲警告。

 

日本似乎是這次地緣震盪的核心,不過,接下來的焦點仍是美國總統大選。川普(Donald Trump)與賀錦麗(Kamala Harris)辯論會預計九月十日登場,將會是決定勝負的一場關鍵論戰,看起來賀錦麗正在翻轉拜登(Joe Biden)的頹勢。最近烏克蘭大軍攻進俄羅斯邊境的庫斯克州,伊朗揚言要報復以色列,卻按兵不發,孟加拉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倉卒下台遁逃印度,泰國總理換人,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去世,由蘇林接任。國際政治的巨大變化,跟股市的巨大波動,都令人眼花撩亂!

延伸閱讀
從國中打工開始學理財!這個台灣女孩如何隻身日本,從留學月賺18萬到工作2年多存下500萬?
從國中打工開始學理財!這個台灣女孩如何隻身日本,從留學月賺18萬到工作2年多存下500萬?

2022-07-28

人人稱羨的外派人生,說到底仍是打工仔!一罐啤酒教我的事:工作只是手段,不該本末倒置
人人稱羨的外派人生,說到底仍是打工仔!一罐啤酒教我的事:工作只是手段,不該本末倒置

2021-11-19

打工遊學是浪費青春!他擔任管理職超過20年:錢沒存、英文沒學、回台還削官減薪...這3種辭呈我不會慰留
打工遊學是浪費青春!他擔任管理職超過20年:錢沒存、英文沒學、回台還削官減薪...這3種辭呈我不會慰留

2021-10-01

一句法文都不會,高職夜校生26歲勇闖法國打工:我學歷差也月賺6萬,台灣人要相信自己沒這麼便宜
一句法文都不會,高職夜校生26歲勇闖法國打工:我學歷差也月賺6萬,台灣人要相信自己沒這麼便宜

2020-07-20

大一想打工,卻連應徵工讀生包三明治都被打槍!在美國讀書,我才驚覺的「人生差距」
大一想打工,卻連應徵工讀生包三明治都被打槍!在美國讀書,我才驚覺的「人生差距」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