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豐」創辦人楊秉彝周六(3/25)傳出逝世消息,享耆壽96歲。鼎泰豐證實,創辦人楊秉彜於日前安詳辭世,家屬盼低調辦理治喪事宜,感謝各界關心。
楊秉彝創立鼎泰豐,靠著「黃金18摺」的絕活將小籠包推上國際餐飲,1995年交棒兒子楊紀華經營。楊
秉彝出生於1927年的中國山西省。1948年的夏天21歲的他在國共內戰時期,毅然決然地坐上「花蓮號」,從上海漂洋過海地來到了臺灣闖蕩,並找到了臺灣的舅舅。
在舅媽的協助之下,楊秉彜得到他在臺灣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恆泰豐」擔任送貨員。兩年後,由於工作勤快,為人忠厚老實,老闆便開始讓他負責看帳和管理店內進出貨的工作。
28歲時他與同樣在「恆泰豐」工作的賴盆妹結婚,婚後繼續在油行工作了3、4年,直到有一天,老闆因為轉投資失誤,使得「恆泰豐」受到牽累,一蹶不振,最後油行被迫解散,夫妻倆只好不捨地離開,此時的楊秉彜已經31歲。
楊秉彝決定自行創業,成立零售食用油的「鼎泰豐油行」,取名自起供應商「鼎美油行」和老東家「恆泰豐油行」,因為罐裝食用油的普及,鼎泰豐生意日淡,在1972年開始轉型兼販賣小籠包。
當時,楊秉彜夫婦接受「復興園」唐老闆的建議,把原本賣油的店面改成一半賣油,一半賣小籠包。而「鼎泰豐」的小籠包在毫無宣傳之下,憑著真材實料,客人吃過皆讚不絕口,吃過的客人一個帶一個地上門,生意極佳。
就這樣「鼎泰豐」結束掉油行的營運,正式經營起小籠包與麵點的生意,而「鼎泰豐」成為國際品牌的傳奇故事也就此展開。
今周刊2018年曾報導,這間60年前信義路上的油行,如今已是挺進亞、美、大洋洲15個國家已開出175家分店,其中台灣只有12家,有超過9成的分店都在海外,包括日本26家、新加坡24家、印尼14家、美國13家、馬來西亞12家、澳洲10家、中國37家,韓國、泰國、香港、澳門、阿聯酋、菲律賓、英國則各開了2-5家,難以企及的翻桌率意味著可觀的營業額。
鼎泰豐長紅60多年,靠的不僅僅是一抹親切的微笑,而是每個環節毫不鬆懈的細心把關,以精益求精的學習精神,透過高度專業紀律,造就了「鼎泰豐」的國際品牌地位。
看今周刊完整報導:鼎泰豐的隱形聖經
敦厚起家/父子一個樣,惜福造就如今盛名
「其實父子倆也許理念有些不同,但個性一個樣!」鼎泰豐裡的「一號」員工、也是曾經服侍過楊家父子兩代,看盡鼎泰豐三十多年來每一步痕跡的羅綸標說,一分為二的歷史說法固然沒錯,但羅綸標看這對父子倆,卻是「一樣的厚道,也同樣無法把一般商業規則放進腦袋,鼎泰豐能有今天,恐怕是市場上的異數。」
最早,楊秉彝因為處世敦厚,在鼎泰豐還是一家油行時代,就深獲老闆賞識提拔,楊秉彝不敢忘記老闆的提攜之情,即使在油行關門之後,決定自行創業,還是把油行名字「恆泰豐」改成「鼎泰豐」,提醒自己記住這份舊情。
到了楊紀華手上,鼎泰豐在國內知名度慢慢打開,開始有資深員工出去開店、或者被同行挖角,甚至離職員工就在鼎泰豐附近打著「鼎泰豐師傅出來開的店」做生意。楊紀華不但不生氣,甚至還登門去吃,吃完還告訴他「哪裡做得不夠好」,楊紀華說,如果在鼎泰豐學到的一些功夫,可以讓員工一家溫飽,有什麼不好?「惜情」的特性,在父子倆身上都聞得到。
事實上,鼎泰豐在老老闆楊秉彝手上,就不斷有人上門來談開分店的事,只是楊秉彝當時只是一心一意,想好好地把一家店做到最好,沒有多想其他;過去每天都是他的太太賴盆妹和楊紀華在廚房忙進忙出,他老人家不下廚,在店裡,他整天滿臉笑容和客人打招呼;交棒之後,他還是天天到店裡,如今只要和一些資深員工聊天,員工們喊他一聲「老爺好」,老人家就非常高興。
看今周刊完整報導:21公克的小籠包締造60億餐飲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