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對斷捨離的印象還停留在扔東西上,認為斷捨離就是「統統扔掉」。這樣的理解其實比較狹隘。
捨,是斷捨離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對外物的捨棄。這一步相對來講比較容易操作,因為對還沒有內在清理基礎的人來說,從物品開始清理比較直觀易懂。
關於捨,日本斷捨離創始者山下英子有一個「七-五-一法則」─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能放滿7成;看得見的收納空間,只能放5成;給別人看的收納空間,只能放1成。
即:平時不給人看的衣櫥、鞋櫃、抽屜等,只能放七成滿;看得見的書櫃、櫥櫃等,只能用五成空間放東西,其他都得空出來;公共空間,比如餐廳、客廳、辦公桌這些地方,最好只用一成空間放東西。
也許有人會說,那麼多空間不塞滿利用豈不是浪費?其實,不置滿的空間就像藝術創作中的「留白」,那才是其價值的體現。
想像你買了一間90坪的大房子,裡面填滿了各種傢俱、飾品、雜物,你只能站在所剩無幾的空間裡,或者這90坪隔出了30個密密麻麻的房間,這樣的空間感,你喜歡嗎?所以我們需要空間,空間代表好的能量場。這些空間就需要我們按照「七-五-一法則」一步一步清理得來。
清理外在空間,直至賞心悅目
第一,清理客廳、餐廳
把在客廳、餐廳堆積的東西清理乾淨或者收起來。清理要遵循公共空間的法則,即公共空間不要放置私人物品,不要放置長期不用的物品。
長期不看的雜誌、小孩子的玩具、看了一半的書、吃了半包的薯條,為什麼要堆在客廳裡呢?有時候,客廳甚至變成了堆快遞、紙箱的地方。每樣東西都該有它的去處,快遞要及時拆開、處理,垃圾要及時分類清理掉。客廳可以有寵物,但也不應該把寵物用品都堆在客廳裡。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住飯店?因為飯店潔淨、清爽,裝飾恰到好處,沒有多餘的東西。把你的客廳裡所有多餘的東西都清理出去,掃清地板,擦淨牆角,拭淨玻璃,讓你的客廳像飯店裡一樣清爽、漂亮。
餐廳也是如此,清理掉那些長期不用的東西和私人物品,讓它看起來是個乾淨、清爽、讓人有食欲的地方吧!
第二,清理廚房
廚房裡最容易堆積過期、變質的東西。
一位朋友的媽媽退休後沒事就去逛超市,遇到打折優惠就購買,囤積了一大堆雞蛋、米、油鹽醬醋等。老年人對這些食材的消耗本來就慢,到了年底,她家的櫥櫃裡、架子上,甚至灶臺邊,都擺滿了瓶瓶罐罐和塑膠袋,有的東西不僅過期變質,上面還落滿了灰塵、積滿了油漬,甚至還有蟑螂在上面產卵,油膩骯髒的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她的廚房裡還儲備了很多不常用,甚至一次都沒用過的餐具和廚具。
這其實是個很普遍的現象,我們日常用到的餐具和廚具並不多,廚房裡囤積的東西,60%以上是為接待客人準備的,然而客人來訪的次數總是屈指可數,所以大部分餐具、廚具、調味品等,都被堆在一邊,極少被「臨幸」。
有些人喜歡用各種烹飪設備,買各種新奇的優酪乳機、豆漿機、麵包機、榨汁機、烤箱、攪拌機等,它們的確偶爾能夠幫上忙,但也占用了很大的空間,這就導致廚房看上去總是很擁擠、不美觀。廚房是烹飪食物的地方,吃到嘴裡的東西,必須要有一個乾淨整潔的「生產地」。
第三,清理書桌
許多人的書桌,電腦、書、雜物堆得滿滿當當,每次去桌前辦公時,心情就跌到谷底,看書、查資料、做PPT的效率也莫名地低。倘若你也有這樣的狀況,可以嘗試做斷捨離,把書桌上所有不常用的東西、不實用的擺設都清理掉,只留下一臺電腦、一只水杯和一架書。
整理前的書桌讓人覺得擁堵、氣悶,斷捨離後則讓人覺得舒服、愉悅,坐在它前面辦公,工作起來很舒服,效率也會提高。
第四,清理床鋪
有些人喜歡在床上隨意扔睡衣睡褲,甚至是髒衣服,床鋪永遠像剛有人在上面睡了一覺一樣凌亂不堪。有人喜歡在枕頭底下堆東西,充電器、髮圈、藥品、零錢等等,這些物品又髒又對身體有害。還有人的床頭櫃上擺滿了書籍、遙控器、營養品、小禮物、桌曆、照片、鬧鐘等雜物,很難有一塊空地用來安置真正用得上的物品。
床鋪是人安睡的空間,關係著第2天的能量。床上只應該有舒適的寢具,床頭櫃上可以只放一盞檯燈,每天睡覺前也可以把手機放在這裡。保持臥室的空白,因為空白可以降低精神熵,它的有序和簡潔會讓你覺得舒服。
第五,清理陽臺
由於居住條件的限制,陽臺是最容易堆積雜物的地方,很多家庭中,雜物、洗晾的衣物、破損的物品等基本都會放在這裡。許多人還喜歡在陽臺上放置洗衣機、兒童玩具等,使陽臺凌亂不堪,影響家庭的美觀、舒適。
對你的陽臺進行澈底的清理,把不要的、破損的物品扔掉,其餘物品也歸置到原位,你可以在陽臺上擺放一些植物。之後你會發現,你很愛待在陽臺上賞月觀星。
清理你對物品的執著和不捨
除了清理這些外在的空間以外,還需要配套地清理你的一些觀點。因為,這些觀點不清理掉,你的物品是扔不掉的。
以前的教育觀念是不能浪費。杯子又沒有破,還可以用,為什麼要扔掉?各種還能用,但是不喜歡也不想用的東西丟掉了是不是太可惜?其實,「有沒有用」這個概念需要重新審視。你喝過的礦泉水瓶有沒有用呢?當然有用啊,可以剪一剪拿來澆花,可以儲存糧食;但是扔掉它,讓需要的人撿去回收換錢,維持生活,更有用。
有人常常吃剩菜、剩飯,覺得食物寧可倒在肚子裡,也不能倒在垃圾桶裡,絕不能浪費。其實,這些所謂不浪費的食物,吃多了以後都變成你身上的脂肪,殘羹冷炙把你的身體搞垮,更要花錢看病。是人的健康重要,還是一堆剩菜重要?相信聰明的人心裡都已經有了一個正確的答案。
當你秉持著「有用的東西不能浪費」的觀點時,還會產生一種現象:你走在路上,會發現有用的東西很多─別人扔掉的衣服、袋子、瓶瓶罐罐、螺絲釘、塑膠、金屬片……你不光不扔自己的東西,還要基於不能浪費的觀念,讓家裡增加很多幾乎用不到的物品。我們好不容易買了套房子,卻把房子經營得跟垃圾堆一樣,這難道是一種節約嗎?這才是最大的浪費,因為你的空間能量全被那些最不值錢的東西破壞了。
這麼做是因為片面地理解浪費和節約,我記得有個同學和我說過:「老人愛撿、囤廢品這件事,我覺得只要不影響家裡的居住空間與體驗,是很值得提倡的。我現在對社區裡撿廢紙箱的老人都會高看三分。也許他們是出於物資匱乏在撿,但是廢品回收、重複利用這件事,對地球來說是功德,也是斷捨離理念的精髓。我覺得別墅車庫裡放廢舊紙箱板,也是一道別樣的風景呢。」
他說得有道理嗎?當然有道理,如果他覺得廢品回收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的話。
難道我們不往家裡搬廢品,這個社會上就沒有人回收廢品了嗎?當然不是。我們不去把各種紙箱、瓶瓶罐罐撿回來,不代表我們不環保,因為我們只需要做好垃圾分類,分類後的廢舊物品會進入回收環節,不會浪費。我們可以把廢舊物品整理好,送給做資源回收的人,這些廢品換來的錢雖然不多,但可能正是對方需要的。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不是更好嗎?
作者簡介_盧熠翎
知名心理學作家,張德芬空間合夥人兼CEO。美國 NLP University NLP國際導師、系統排列導師、科學催眠師、心理諮詢師。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練習不想要》